五音不全的我最喜歡哼唱英語歌!不是我崇洋媚外,中國的歌曲我也很喜歡,但是聽的最多的還是英文歌,具體為什么一個英語至今沒有考過四六級的我也說不清楚。也許只是簡單的喜歡吧!
張家輝在激戰里訓練時候的背景樂《Sound Of Silence》是所有版本里最喜歡的沒有之一,此時此刻我也是在單曲循環這個曲子。每當累的時候我就會帶上耳機單曲循環,整個世界只有我和從耳機里流淌出來的這首歌曲,仿佛流進了血液沖淡了所有的疲憊。
言歸正傳,我喜歡聽英文歌,也許是因為我喜歡英語,我自己說出來都覺得好別扭。我現在的英語水平很差,或者說一直都不太好。記憶里我的英語水平也好過,而且相對來說還很優秀。我上小學那會兒還沒有開設英語課,最早的英語課是從初中一年級開始的。和現在的幼兒園都開始學英語算是夠晚的了,而且那個時候學習英語的資源也并不像現在那么豐富(這或許是我當時沒有足夠的激情去探索更多學習資源的原因,呵,誰在乎)。那個時候只有課本,練習冊,對那個時間學校發的只有這些,我對其他的資料一無所知,直到有次去英語老師那里問問題發現了一種叫做《書蟲》的系列叢書,才知道英文的故事也很有趣。老師很大方的借我去看,那個時候會的單詞還很少,多數時間是翻著英語詞典勉強能看懂,估計那是我學習英語最投入的時候。
小升初考試后,在我們隔壁村一個英語老師來的暑假英語培訓班里度過了一個暑假,那個暑假像往常的暑假一樣歡樂,那個老師叫我們從26個英文字母開始,沒有什么難度加上老師的講課方式很輕松,學習英語的興趣也就多多少少有了一些。除了上下午的聽課,老師還給我們用錄音機給我們播放英文歌曲,我記憶里第一首英文歌曲是《my heart will go on》教室里很涼快,趴在課桌上,小手拖著下巴就這樣能聽一下午的英文歌,那個時候雖然不知道歌里唱的什么,就知道很開心。學的很簡單,也很用心一個暑假把初一的內容學習了一大半。心里很有成就感,同時對英語的興趣包括英語歌曲的興趣是那個時候養成的。
初一剛開始,摸底考試,我的英語得了滿分,那個時候還挺驕傲的,心里美滋滋的。聽課的時候很積極英語老師也特別喜歡我,我也能按時主動的完成老師留的作業。那時候覺得英語學著好輕松,成績一直在年級里都很不錯。初一下半年,原來的英語老師生孩子另一個剛畢業的女老師給我們代課,女老師很時尚,英語口語非常的棒,一次上課她在講語法,我自認為自己懂,就經常在她還沒講完就接她的話往下說,當時自己也沒意識到這會造成多么嚴重的后果。有一次在她剛說完一個問題后我就,接著問題說了下去,說完老師極不耐煩的朝著我說了一句不懂就別瞎說,你會你來講。我的臉一下子紅到了脖子根,就像一個巴掌重重的打在我的臉上?,F在想來自己當時心靈好脆弱,好可笑。從那時開始上課我就不敢回答問題,也不敢發炎,好像也不怎么認真聽英語課。
慢慢的英語課就不再是我的優勢科目,等到初二英語課已經開始拖整體成績的后腿。我用自己的壓歲錢買了步步高錄音機,那個時候,英語學習機很火的,我想自我拯救。有一次打擊從天而降,我在家里聽課文的磁帶,媽媽做好了飯,叫我吃飯,帶著耳機的我沒有聽到,媽媽叫了幾次不見我來吃飯,打掉了我的耳機說我假正經。當時我挺生氣,從哪以后在家里就很少聽聽力。英語學習也只是為了考試,沒有付出太多的努力,直到高考英語也僅僅是勉強及格。
到了大學沒有了緊張的學習氛圍,英語課也經常逃課,或者睡覺,校園里英語角的晨讀也沒堅持去多少次,考了兩次四級最終都以失敗告終,最終失去了去再考的信心。在大學里僅存對英語的喜愛也轉移到了看美劇和聽流行英文歌曲。
工作了英語的使用機會不多,也就沒想著去學習,看到社會上好多培訓機構的線上培訓,上了一次試聽課后發現自己正常的交流都很吃力,就不再去了。如今看到讀研究生的同學能夠流利的和外交老師交流,羨慕的口水都就下來。更不必說,他們能夠輕松的全英文閱讀。自己覺得是不是放棄的太徹底了!
最喜歡人們常說的那句話,學什么都不怕晚,我內心隱隱約約的在做這個決定,趁自己還能支配自己時間把英語學習撿起來,當然這個開始會很艱難,過程也許會更艱難。如果不開始,三年,五年后,還是不會。
現在各種及時翻譯工具很多,話說已經很方便,再學英語作用不大,但是自己覺得,兒時的那個興趣,那個能讓我激情澎湃的時刻需要從新找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