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跡課程學員練習手冊
2018年1月1日是2018年的開始,也許是巧合,正好今天是我做奇跡課程練習手冊第二遍的開始,都是開始,把今天就賦予一個開始的意義吧!
2019年4月15日,第三遍練習手冊開始
2020年4月25日,第四遍練習手冊開始
1、現在,緩緩地環顧周遭一圈,試著將這個觀念運用在你所看到的每一件事物上:
這張桌子不具任何意義。
這把椅子不具任何意義。
這只手不具任何意義。
這只腳不具任何意義。
這只筆不具任何意義。
2、然后,把視線由身邊慢慢移向遠處,把這觀念運用到更廣的范圍內:
那扇門不具任何意義。
那具身體不具任何意義。
那盞燈不具任何意義。
那個標志不具任何意義。
那個影子不具任何意義。
3、請注意,上述的句子并無先后次序之別,不要對取材對象賦予差別待遇。練習的目的即在于此。你只須把上述句子套用于目光所及之物。從觀念的運用這一角度來講,這一物與那一物并無任何差別。
4、最前面三課的練習,一天不要超過兩次,早晚各一次最好。每次盡量不要超過一分鐘,除非這讓你覺得過于倉促。輕松自在的感覺十分重要。
我的感悟:
只要賦予任何一個物件意義,名稱也是意義的代名詞,就會對這個物件有期待,并賦予它使命感;人的身體和身份更是如此,所以對待不認識的人會沒有那么多期盼,因為我們沒有賦予他身份的意義!
理解這段話的意思,我還做不到,尤其是一個物品功能喪失時,我的受害、挫敗感就很深,我要為這個物品負責,我就很難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