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3.20?日出日落06:16-18:24?雷雨大風?11-15攝氏度?美廬家中
2019年目標: 堅持早睡早起,養成朝五晚十的作息;塑形燃脂,減肥目標15kg,體重65kg;鍛煉身體,每天運動60分鐘或跑步8km;完善打卡,根據學習興趣完成日常打卡;晨間日記,每日日更1500字。
昨日完成:早睡早起時間:05:05-22:50,小打卡第48天;體重:67.2kg;運動:55分鐘,跑步6.96公里,咕咚打卡第56天;晨間日記小打卡47天,日更1265字;完成其他各項小打卡;晨間冥想第6天;喜馬拉雅《司馬騰時間管理日更》;完成各項指定工作內容;21天訓練營第二天課程學習做筆記做思維導圖分享至簡書、知乎、博客、頭條;
待辦清單: 早起群框架設計及群成員要求(自主 學習);365日歷墻的設計;買中國地圖;目標的細化及重新制定;
今日計劃:完成各項小打卡;喜馬拉雅《司馬騰時間管理》日更;晨間日更1500字;堅持晨間運動;參加21天訓練營第三天的學習,并設計21天計劃儀式感;了解抖音和快手短視頻編輯推送,嘗試使用;
昨天是21天訓練營開營的第二天,主講運動管理,從運動的惰性根源講起,引出如何開始簡單的運動方式,人僅憑意志做到自律很難,這時候需要有可視化的工具實施監測身體的數據以及打卡軟件做到向公眾承諾,或者說完成后的一種自我滿足感的炫耀,最后以如何制定切身可行的運動習慣并持續精進作為總結。
說實話,自己是微習慣養成的受益者,不論是運動還是早起或者日更,剛開始做某件事情的時候確實不能定太高的目標,所謂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種偉大的抱負,對于我們這種常人來說不切實際更會讓人嘲笑。雖然說作為一個獨立人格的個體,我們不應該去在意那些無意于我們的人的態度和言語,但是畢竟現在還做不到入定,別人的評價多少還是能夠影響自己的狀態的。
說回正題,微運動習慣的養成要感謝咕咚,剛開始我的晨跑是從“21分鐘迎新跑”訓練開始的,第一次的21分鐘確實痛苦難熬,自大學畢業之后六七年間,基本毫無運動,還沒跑一公里就已經汗流浹背,大腦缺氧,大口大口的喘氣,后期幾乎處于快走的狀態,也沒有跑起來。第二天起床后,渾身酸痛,感覺走路都會牽扯到身體的各個關節的疼痛感,然后給自己找了個理由,說每周日休息不運動,躲過了第二天的晨跑。當天下午去洗澡,讓搓澡師傅給我捶背按摩一番,才好了很多。第三天的早上想起昨天自己給自己找理由的內疚,還有媳婦的半開玩笑的諷刺,一早起來繼續跑步,而這一次感覺和第一完全不一樣,雖然很累很喘也出汗,但是跑完之后肌肉不在酸痛,似乎已經適應了。
接下來的日子就是順其自然的堅持了,從21分鐘跑2公里,到三公里,到四公里;逐漸我完成了21天迎新跑的訓練,開始自己的跑步之旅。每天早起帶上耳機,簡單的熱身,聽著司馬騰老師的時間管理喜馬拉雅音頻,跑起步來能量滿滿。尤其是前段時間,經過持續二十幾天的陰雨天后,那天早起晨跑遠遠的看著太陽初升,音頻里開始放著“年輕的戰場”,那種感覺至今還有所觸動,當時真的是感覺生活美好,生命值得。到昨天的運動,已經可以堅持每天跑步6-7公里,時間約40分鐘,加上運動后的拉伸動作,每天堅持運動一小時左右,感謝自己56天的堅持!
之前都沒有在意自己的體型,即使大大的啤酒肚,一副四十多歲油膩中年的樣子也毫不在意,自從開始跑步鍛煉之后,每天早上跑步結束洗澡的時候看到大腹便便的樣子,竟然都有點嫌棄自己了。于是,在20天前的某一時刻,偶然間看到了小打卡里面一個“60天小蠻腰”的打卡訓練,然后決定加入其中。第一次的打卡至今記憶猶新,20個仰臥起坐相對來說毫無壓了,但是20秒的平板支撐卻沒有完成,媳婦在旁邊笑話我說我不行,我懟回去說你行你來,結果她堅持了37秒,那種啪啪打臉的感覺記憶猶新。也是這個動因,讓我一直堅持,每天一點點的提升,從20秒的平板支撐到現在210秒,同時仰臥起坐也從20個提升到110個,接下來還有40天的小蠻腰之路,自己給自己加油,打氣!
共勉,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