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咱們都聽說過“投資自己才是最好的投資”這樣的觀點。閣主對前輩們這樣的諄諄教導一向秉持著不反對不支持的態度,一句話或者一個觀點要放在相應的語境中去理解才會體會到它的意境。畢竟不是對方,沒經歷過對方所經歷的事情,所以無從回答,也無從判斷,不過看得多了,聽得多了,只是覺得如果大家都這樣說的話,會去想這件事,但必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進行體會與運用,生搬硬套大多數情況下會出問題。
工作這幾年,說說自己對這個觀點的感受。閣主比較持有贊成的意見,問題的關鍵不是同不同意這個觀點,問題的關鍵在于同意這個觀點之后應該怎樣做,也就是如何投資自己。
最近閣主更文稍慢,一是因為自己有新的目標,時間和精力正處于調整的狀態中,以前每周2~3次更新,變成現在的一周一更。內容也從最初的教大家怎樣設計文件,到開源項目給大家真是的sketch源文件,到現在的去進行更深層次的職業與人生目標的思索。一方面是自己在不斷成長,二是體會到那句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技術層次的東西最好教,網上也從來都不缺,而真正思想方面的轉變才是一個人境遇上轉變的開始,網上卻很少能找到職場人士觀念不斷變化的真實記錄,于是也是現階段閣主能為大伙做的最有價值的事。
設計師該怎樣投資自己呢?依照閣主的觀念,分為時間精力和金錢兩大方面。
時間與精力的投入
咱們的時間一般花在這幾個方面,工作、家庭、社交、娛樂愛好這幾個方面。有個觀點首先需要澄清的是,花了時間就必須花精力這樣效率才會高。比方說在上班,但一天就這樣混過去沒有花精力,其實效率極低,時間的利用率沒有上去,所以閣主的觀點就是時間精力是一體的,不可分割。再來看看怎樣分配時間。
該拒絕就拒絕,找對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別追求什么都做好,也別追求做老好人討別人歡心,哪怕這個人是你領導。領導看中的其實也是你最重要的工作能力,工作能力上去了,其它的一些小節領導反而會包涵,工作能力不行其它都是白搭。家庭,閣主經驗有限只說說大的原則,遵從自己的內心,平衡好情況之后選擇自己最舒服的狀態,自己不開心受傷害的更多。
社交,一般公司周末同事們會約著一起吃個飯,活動活動什么的。閣主以前也經常去,最近發現,去的人多大家的精力分散,反而沒有起到交流溝通的目的,去的人少,氣氛也沒有培養起來略顯尷尬,所以后來閣主發現,除非活動組織的是自己的興趣所在才為著興趣而去,而不會為了聚會而聚會。別擔心別人會說你不合群什么的,其實大家都很忙沒有過多的精力放在你身上,哪怕是說一句“來吧”,可能也就是客氣一下,自己也沒有多想,放心,缺了誰大家都會玩得很開心。娛樂愛好是自己學會放松的時間,無論喜歡什么,打游戲、下廚、插花等等,都會讓自己的心靈有所緩和,值得自己花時間在上面~
時間上總的原則的是,將時間花在對自己有利的事情上,其他的都不算事兒~
金錢的投入
閣主不崇尚百分百的節約和百分百的花銷,有個度就行。比方說一個月到手10000塊的話,一半是要儲蓄的,還有5000,可能房租會用掉1000~3000+不等的檔次,然后剩下的是各種開銷。閣主明白在帝都這樣的一線城市,一個月花銷包含房租在內5000元是很緊張的。在這緊張的情況下,閣主建議大家分出幾個部分,一是買書投資自己的大腦,什么樣的書閣主之前也寫過類似書目的推薦,有專業的也有專業外的。二是對自己好一點,在自己在意的事情上別太摳,這樣讓自己苦哈哈的,會影響幸福感,整個人的風水都不對。女生給自己買點好的護膚品,男生買點健身裝備,都是很好的投資。如果錢不夠用,說明自己掙錢能力還沒跟上來,也不要動儲蓄中的5000,而是想辦法去掙外快,至少在大城市工作只要稍微動點腦筋付出點體力,外快是不難的。
還有一點閣主比較提倡的是,住在離公司近一點的地方,而選公司的時候也盡量選偏市中心的地方。在市中心工作基本上人成長率會高很多,信息最集中,也是時間最高效的應用。住在公司附近,健身也不必糾結在家附近還是在公司附近辦理,住遠了心里一直會惦念著什么時候搬得近一點,又是一種精力的浪費。
設計師會砸裝備,Mac、iPhone等等都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但閣主要說的是,這些花銷都是值得的,買了可以用好幾年,好的工具會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省下不知道多少你所察覺不到的時間。如果負擔不起就分期付款,現在各大信用卡都提倡這樣的事,通貨膨脹讓錢不值錢反而這樣高質量的物件更值錢。
以上是閣主這幾年的職場感悟,比較適用于剛工作的小伙伴,每個人情況都不太一樣,所以大家都可以根據自己的事情情況而進行調整,沒有正確的答案,只要自己每天睡覺前內心感到充實,整個人是向上走的狀態就是好的狀態~ 留言區歡迎大家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