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劇《失落三十年》和電影《房間》一樣,要講的并不是囚禁的故事,也不是什么特別懸疑的偵探片,導演花了很大的篇幅去表現ivy被解救后的生活,我看到更多的是對人際關系的思考。
真正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癥絕大部分人都不會有機會患上,但類似的癥狀可能不少人都有。
如果你不害怕把自己代入ivy的角色中,你可能會發現,你面對的white或許是你的戀人、父母,他不那么喜歡你跟其他人建立關系,他霸占對你的獨享權,他告訴你外面的世界很可怕而我可以給你最好的保護,你應該感激我而不是離開我!連一個被綁架來的人都會被洗腦成功,更何況深愛他們的你,更可怕的是,也許你在親手奉上這個“特權”而不自知。
這部英劇讓我想到電影《羅斯瑪麗的嬰兒》,羅斯對丈夫無限的信任最終讓她一步步落入被害的陷阱,而她醒悟的原因靠的是朋友的提醒,而這個朋友,是她除丈夫之外唯一長期聯系的人。
擁有多個的人際關系是有多重要?失落三十年里,ivy一直在試圖和過去的關系重新建立連結,通過這個過程中的各種沖突,她意識到,過去的美好世界是被謊言編造的,外面的世界才是她應該回到的。
在這個過程中ivy相當痛苦,但她的選擇又相當的幼稚,或許她的潛意識里,對異性關系的建立更有把握,所以她第一個選擇的是男警察,然后是初戀,而對家人則是奇怪地排斥,因為她認定家人已經放棄尋找她,所以她寧愿和一個記憶中美好的初戀相處。好在,她最后意識到了家人在一次次的諒解和包容她,最后她奮力回到外面世界的結局真是很美好。
廣義地說,斯德哥爾摩綜合癥其實是對當下唯一關系的非理性信任產生的,當你放棄其他人際關系時,其實你也就放棄了對事物多角度的認識,每個人的知識水平和經歷都很有限,很難對一個問題做好全面準確地判斷。比如戀愛,你失戀后傷心地死去活來,閨蜜們的安慰或許會讓你對這段戀愛有新的認識,為什么別人一眼看穿的問題你現在才意識到?此時的你是不是有點后悔談戀愛時基本把朋友關系都冷掉了呢?
其實很多時候戀愛中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癥是自己心甘情愿得的, 我們對愛情總是有過分的幻想,仿佛兩個人就可以抵抗全世界,但很不幸,絕大部分人都不會找到這樣契合的另一半,更重要的,任何時候,人生最重要的是事都是去探索自己的內心,去讀書旅行工作交友,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有人愿意和你走一段,那就一起走一段,如果還愿意一直走下去,那當然更好。但是無論有沒有這個人,你人生的終極任務不會改變的,而且大部分堅持探索自己內心的人絕不會不能好好地經營一段關系。
所以對于戀愛來說,做一個能獨立思考的人,多些交心的朋友,你才不會一再陷入莫名其妙的困局,有些姑娘,比如我,總是要失戀好幾次之后才能明白這個簡單的道理。
記又一次失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