擱筆已兩月有余,甚至都沒在年底寫一篇總結。原因無他,深思苦索之后無果。我的一年更像是一天,簡單到無法用文字鋪滿一篇。
愛比克泰德說,“我們登上非我們所選擇的舞臺,演出并非我們所選擇的劇本。”這句話雖不能治好我的焦慮,但可以讓我從另外一個角度審視我的人生。你不知道我有多愛這句話,我曾多次把它引用到我的文章里,只是希望它能為更多像我一樣的人帶去精神上的慰藉,尤其是在這個躁動與不安的時代里,我們唯一能主宰的也只剩精神世界了。
今年是我還愿最多的一年,我曾把太多的目標和愿望都設置在了這一年。只因這一年,我35。在我看來這是一個承上啟下的年紀,它上承青年時段的結束,下啟中年時段的開始。我原以為這一年還很遠,誰知竟也只是剎那。常言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但我曾經的遠慮竟也成了我當下的近憂。
其實我并不是一個擅長遠慮的人,我只是把眼下能想到的困難一股腦地拋給了以后,讓其被迫成為一種遠慮,以減少當下的近憂。周而復始。
到底何為遠慮我暫無頭緒,但當我看到或聽到周邊正處于不惑之年的那波人正在經歷失業時,我竟也開始跟著慌了,不由得讓我想到了未來時刻的我。“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這我知道。但“人生的苦難是有定數的”這我暫無體會。可能我已經來到了黑暗與黎明的交匯處,也可能我還需熬過一個冬夜。人生的精彩與無趣,往往也都體現在它的未知與不確定性上。而這也可能就是我覺得“人生多苦難”的一大原因吧。
三年前,我在入職當前這家公司時就曾暗暗下誓,三年后一定要再擇一次;要么留,要么走。現在期限已到,結果也顯而易見,我要走,且一定要走,但走向何方???我再再再一次地陷入了迷茫。但這一次不同以往,我幾乎沒有了“遠慮”的可能。
人到底在何種時刻、何種年紀下才不會陷入迷茫?
或許,人生來就是帶著迷茫的吧。就如同悟空的緊箍咒,只有在必要的時候才會起作用,迷茫大概也是如此吧。
一種無力感,深深地壓入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