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故園應露白,涼夜又秋分

公歷:2020年9月22日? 秋分

農歷:庚子年 八月初六

氣溫:19~21℃

天氣:小雨

風向:北風3級

坐標:江西南豐


9月22日,秋分。

柿子熟了。

浙江洞頭大門島

桔子紅了。

江西南豐羅溪

桂花開了。

江西南豐實小

秋分踩著清露,身披盛裝,款款而來。此時的秋天,以最迷人的姿態呈現在我們眼前。

? ? ? ? ? ? ? ? ? ? ? ? ? ? 1.走進我們的課堂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講:“分者平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

“分”有分秋的意思,這一天,秋天被一分兩半,白天和黑夜也被平分。從這一天起,陽光直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長,一天短過一天,黑夜一夜長過一夜。

秋分是我們一起走過的第十六個節氣了,對于相關的物候和習俗,多數孩子已經會在每一個節氣來臨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了。獲取信息,對于身處微時代的孩子來說已不是難事了。

課堂上,啟弘同學侃侃而談,給我們講述了秋分的物候特征。

秋分三候,一候雷始收聲 。古人認為雷是在陽氣盛的時候發聲,陰氣盛的時候收聲。秋分之后,陽氣漸弱,陰氣旺盛。雷少了陽氣的撐腰,也識相地收起了自己的大嗓門,閉門養性去了。

馬上有同學接茬了:對哦,早上雨來得很急,但一會兒就停了,我還以為是雷陣雨,但并沒有打雷。

二候蟄蟲坯戶 。“坯”指細土、泥瓦,“坯戶”,就是用細土、泥瓦來筑個小巢、小窩。怕冷的蟲兒們在驚蟄出洞,玩耍了一個夏天,感受到空氣的寒涼,又開始藏入自己的窩中,并且用細土將洞口封起來,不讓一絲絲寒氣乘虛而入。

三候水始涸 。此時降雨量開始減少,由于天氣干燥,水氣蒸發快,所以湖泊與河流中的水量變少,一些沼澤及水洼處便處于干涸之中。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對于常年漂泊在外的游子,這樣的時候,愁思必定會像藤蔓般纏繞心間吧?我們借由孫作的這首《客中秋夜》,去觸摸秋的心跳——

客中秋夜? ? ? ? ?

【明】 孫作

故園應露白,涼夜又秋分。

月皎空山靜,天清一雁聞。

感時愁獨在,排悶酒初醺。

豆子南山熟,何年得自耘。

每拿到一首詩,我和孩子們都會先輕輕地讀上兩遍。待一首詩在孩子們心里留下了輕輕淺淺的印象時,再順勢拋出話題——

孩子們,讀完這首詩,你感覺詩人此時的心情如何?你觸摸到了詩人的心跳了嗎?

對于中國詩詞中一些常見的意象,孩子們已不陌生。雁是中國古詩吟詠較多的物象之一。諸如“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樓倚暮云初見雁,南飛。”孩子們都很容易觸摸到那份無盡的思念和愁緒。

這首詩,除了“天清一雁聞”,還有“感時愁獨在”,都極容易讓孩子穿越時空,去感受詩人傳遞的情感。

所以,很快便有孩子在黑板上寫下了“孤獨”“思鄉”“憂傷”等詞語。

在古詩詞中,大雁南飛常與秋風、落葉等意象一起,構成凄清哀婉的意境。而秋冬季節本身被賦予的蕭條悲戚,又給雁這一意象平添了不少憂思。

我想,以后孩子們看到大雁南飛時,心底一些特別柔軟的部分一定會被觸動。當那些熟悉的詩句滾過舌尖時,大雁便不只是一種自然現象,而更是一種文化意象了吧。

這首詩對于孩子們,比較難理解的是最后兩句——“豆子南山熟,何年得自耘。”因為它涉及到中國文化中的另一種“歸隱”文化,我簡單地給孩子們講了那個歸隱田園的陶淵明。那個身處亂世,能毅然辭官,在南山腳下種豆釀酒,自給自足,過著一種愜意自然的生活的陶淵明。

每天被聲像色包圍的孩子,自然也無法理解“種豆南山”何以會成為人們向往的生活呢,又如何會成為一種特殊的中國文化意象?但我知道,今天我們給孩子播下的只不過是一顆文化的種子,在合適的土壤里,在合適的時機,它們自然會萌芽。

孩子們帶著自己的理解再讀詩詞,我提出了另一個問題——

詩人說不知道自己何時才能從紅塵俗世中脫身,效法陶潛,采菊南山。這個問題最好的答案是什么呢?

這個問題只不過是投石問路,我并沒有想要得到孩子們的答案。片刻的沉默之后,大屏上出現一行字——

在忙忙碌碌中,為自己留一方心靈的棲息地吧。

接著,我又問:那我們呢?隨著下課鈴聲響起,我輕輕地道出了我的心聲——

親愛的孩子們,我希望“農歷下的天空”這個小小的課程也成為我們的一方心靈棲息地,也成為我們的詩和遠方。

伴隨著我的一聲“下課!”,我和孩子們一起帶著對詩和遠方的憧憬,走出教室……

? ? ? ? ? ? ? ? 2.走進我們的“百草園”

節氣課的戶外課,無疑是最受孩子們歡迎的。給孩子們讀過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鎮中樓后面的那塊空地也便理所當然地成了孩子們的“百草園”。

校園的楓楊讀書廊有兩棵桂花樹,一棵是丹桂,還有一棵是金桂。秋分那天,我和孩子們站在樹下,仰望著樹上米粒大小的花骨朵兒,憧憬著它們開花時的模樣。

秋分后的第三天,學校楓楊讀書廊的桂花開了,鎮中樓的桂花也開了,開得轟轟烈烈,開得洋洋灑灑。每個娃見到我的第一句話便是:老師,老師,桂花開了!真的開了!還有幾個娃把撿拾的桂花小樹枝放在我的辦公桌上,把桂花做成的小香包悄悄塞在我手里。那便是我們的詩和遠方吧!

實小桂花樹

屋頂上任性的凌霄花,排成隊好奇地吹著小喇叭。終于,有個眼尖的孩子發出第一聲驚呼:“快看哪!花爬到屋頂上去了!”瞬間,齊刷刷的目光投向屋頂。小樣的,還真是任性啊,爬那么高!我想怎么長就怎么長,我想開在哪就開在哪。我聽見了小花們小聲的嘀咕聲。

蹲下來,走近它,大自然總能帶給我們驚喜。五角星花中點綴的一顆顆“五角星”,讓孩子們興奮不已:“真的很像五角星呀,真像呀!”當得知它還有個詩意的名字——“蔦蘿松”時,更是引來小女生們一陣陣艷羨的目光。

南豐實小

時不時地,有孩子跳躍著把一顆不知名的小草遞給我,或者把我拽過去,詢問它們的名兒。這一年來,借助強大的花草識別軟件,我認識了很多不知名的小花小草。只是習慣了“被告訴”的孩子并不知道,其實,他們完全有給這個世界取名字的權利呵。

男孩們的關注點自然不在那些小花小草,他們似乎更鐘情于草叢中的另一個群體——蟲兒們。

一個有點潮濕的樹樁就足夠孩子們研究一陣子了。不知哪個孩子把一只煙管蝸牛放在樹樁上,沒一會兒,便引來一支陣容龐大的螞蟻大軍。還有人“小蝸——加油!小蝸——加油!”地喊起了口號呢,這下好了,圍在樹樁旁的小腦袋可是越來越多了。至于最后的結果如何,孩子們的自然筆記里可都揭曉答案了。

草叢中的小蛐蛐,可是男孩子們盡情展現他們勇氣和智慧的時刻了。抓住蛐蛐的小男生那神氣勁兒,就像一個得勝歸來的大將軍,那神情分明在說:“看看,看看,這是我的蛐蛐!”他們把小蛐蛐放在手臂上、手心里自豪地展示著,還拿起來放在膽大的小女生手心上讓她也跟著感受一下呢。對于這些小蟲子,很多小女生自然是又愛又怕。但這同樣不影響她們興奮地圍觀。

逮住的小蛐蛐黑色的綠色的都有,至于它們是叫螞蚱、蚱蜢還是蛐蛐,似乎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們讓孩子們看到了另一個新奇有趣的世界。鈴聲響起時,孩子們還是很自覺地把它們放回了草叢,雖然有那么幾分不舍。不知道這些小蟲子回家后,會跟它的親朋好友怎樣講述這段驚險的經歷呢!

? ? ? ? ? ? ? ? ? ? ? ? 3.走進孩子們的“文字王國”

大自然,無疑是個奇趣的寶藏;孩子們的文字,也是一個神奇的寶藏。暢游孩子們的“文字王國”,我似乎總能得到新的啟迪,當然,還有向著明亮那方前行的新的力量——

伊涵作品
彬晨作品


鑫怡作品


宸佑作品
婧嫄作品
思佳作品

儀岑作品

凌偉作品

矜涵作品

士懿作品

宇翔作品

晨宇作品

涔威作品

蔓依作品1

蔓依作品2

一堂別開生面的語文課(婧嫄)

今天下午本來有節體育課的,可體育老師又因為有事不能來,改成了語文課。當看見陳老師踏進教室時,大家都像被潑了盆冷水似的,個個無精打采,唉聲嘆氣。這時,陳老師宣布這節課將在室外上。大家頓時歡呼雀躍,整個教室一片沸騰,每個人都把剛才的不愉快拋到了九霄云外。

來到操場的楓楊樹下,我驚喜地發現,樹上掛著的那一串串小風鈴,已由翠綠轉變為枯黃了,證實了秋天的正式來臨。

楓楊樹旁的桂花還沒完全盛開,只是一個個淡黃的小花苞,仿佛即將出演的演員,在后臺精心做著打扮,隱藏在綠葉間,連一絲香氣都聞不到,不過很快也要閃亮登場了。

接著我們去了校園里的居民樓下,那兒有塊大院子,里面栽種了許多植物:有高攀在屋頂的凌霄花,它們紅得像團火似的,為老舊的屋頂增添一道靚麗的風景;有盤繞著籬笆的蔦蘿松,它們形狀就像五角星一般,紅得嬌艷欲滴;還有生長在墻角的薄荷草,它們聞起來清涼甘甜,令人心曠神怡……

院子的兩旁長著凌亂的雜草,有不少螞蚱和蛐蛐在里面蹦噠。這下可吸引了不少男生來進行“捉蟲子大賽”了。

只見小吳同學瞄準了一只黑色的蛐蛐,然后伸手猛地向上一蓋,不料靈活的蛐蛐,從他的手指縫中彈跳出來了!小吳并不泄氣,一連試了好幾次,袖子上沾滿了泥巴,好不容易抓到一只蛐蛐。小高就更牛了,憑著他那豐富的捉蟲子經驗,捉住了三只蛐蛐,他還到處拿給同學們看呢!而捉螞蚱就容易多了,都說“秋后的螞蚱蹦噠不了幾天”,同學們捉螞蚱可謂“一蓋一個準”,抓住了不少。

有一些調皮的男同學,竟把捉住的蟲子放進了水坑!只見它們不停地撥動著六條腿,在水面上輕快地劃呀劃,真像游泳健將!大家都大聲歡呼著:“蛐蛐和螞蚱竟然會游泳!”陳老師見了,卻搖搖頭說:“它們哪是在游泳啊?分明是在痛苦的掙扎!”

什么?掙扎?同學們都面面相覷,不敢相信。可它們的樣子一點都不像掙扎啊?!

這堂別開生面的語文課可真是趣味盎然,也讓我收獲滿滿!


? ? ? ? ? 秋分節氣觀察筆記(馨彤)

今天是24節氣中第12個節氣——秋分。

俗話說:“秋分,秋分,晝夜平分”。指的是秋分這天達到黃經180度,白天和夜晚都是12小時。而秋分過后,夜晚會越來越長,白晝會越來越短。秋分也正好將秋天的90天平分。

今天早晨,陳老師帶我們走進了半個月一次的節氣課。我們先讀了一首關于秋分的古詩,接著了解了秋分的物候知識和習俗,最后還知道了有關秋分的民間諺語。

從早上一直下著密雨,好似雷陣雨,可卻沒有雷。原來是因為秋分“雷始收聲”啊!

還好下午雨停了,陳老師說帶我們上戶外課。

我們安靜地拿出筆,橡皮和本子,排好隊來到了那棵老楓楊樹下,陳老師還打趣道:“上戶外課這么乖啊!看來以后要多上戶外課了。”

我們開始觀察那棵楓楊樹,我管那棵樹叫“煙管蝸牛寄居地”。因為夏至時,我們發現在那棵古老的楓洋樹上,住著很多煙管蝸牛。那棵樹上還有其它的寄居植物或動物,他們相處地也很融洽,從來不會吵架。而那棵楓洋樹夏天和秋天最大的變化就是夏天時類似小飛蟲的小果子是綠色的,而秋天時,小果子是枯黃的,還紛紛掉落下來。

我們又被楓楊樹旁邊的桂花樹吸引了。在秋分開的桂花叫早桂,在秋分之后開的桂花叫晚桂。桂花又分為丹桂、金桂和銀桂。這顆樹上的桂花是丹桂,還沒有開,只是一個個米白色的小花苞。一粒粒“小米粒”躲在兩片葉子中間的細細的枝干上,像極了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

這時,不知道哪個同學說了一句:“鎮中樓有一棵開了的桂花樹,還是金桂呢!”老師聞訊,帶同學們前往鎮中樓。進入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棵年紀大的苦楝樹,樹上有清晰的紋路,像鞭子。苦楝樹上有很多苦楝子,它們還是嫩綠嫩綠的,沒有一點兒秋天的氣息。接著,我們的眼睛落在了老師辦公室的房檐上,一排紅色的小花叢這邊長到了那邊,真是好看啊。自然,鎮中樓金桂樹也沒有開。我們卻忍不住追尋小花的腳步,找到了更多的發現,先是薄荷,然后是紫羅蘭,再是……我們還驚奇地發現薄荷竟然也會開花,花還是綠色的。更有趣的是,我們在一堆濕木樁找到了準備糧食過冬的螞蟻把糧食搬進家,班長將一只小蝸牛放在樹樁上,引來一群螞蟻大軍,他們還大喊著:“小蝸加油!上啊!小蝸!”把旁邊的同學逗得笑得停不下來。

小吳同學翻一塊大木塊,在那塊潮濕的木塊底下發現了螞蚱的窩,小吳同學讓其他同學圍成一個圈,果真抓著一只,它松手開,任由螞蚱在他的手上爬來爬去。小高同學又在另一處發現一只螳螂,大家又圍著他看去了。

? 突然,一陣寒風吹來。

? “阿嚏!”看來明天該加衣服了!


秋分觀察筆記

? ? ? ? ——不會游泳的小螳螂(宸佑)

“抓到了!抓到了!”一位同學激動地大呼小叫,我們被吸引了過去。

只見那位同學手掌合了起來,通過縫隙可以看見一只黑色的小家伙,六只小腳飛快地挪動著,是一只蟲子呀!

“放水里,它應該會游泳!”小高同學興奮地提議。那位同學有些為難,放它走不舍得,但放水里怕淹死,給別人他又不想。禁不住大家的央求,他把螳螂放進了小水坑,小螳螂在泥坑中不得跳躍,只能掙扎,在它快放棄時,一位同學伸了根長木棍進泥水中。小螳螂像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兩三下就跳上了木棍頂端,開始蓄力,準備跳躍著逃離泥坑。那拿木棍的同學看見螳螂看著他,嚇破了膽,以為螳螂要攻擊他,手一松,棍子落入泥水中,我以為小螳螂危在旦夕,卻見它來了一個頂級跳躍,在木棍倒下去的一瞬間,來了個飛升仰躍,只見它跳了大半個圓,安全地落在水坑外面幾十厘米處。我們一片恐慌,一個女同學尖叫了起來,生怕小螳螂來報復,但它并沒有要復仇的打算,轉身就跑,我這才可以看清他的樣子。

外披一件深綠色大衣,里穿青綠色襯衫,背披一件美麗的透明外套,真是太時髦了!我看得入迷,“別跑!”同學們擁上去,它只左躲右閃,終是沒逃脫人類的魔爪,它又被抓了,它性命還有希望嗎?

“昆蟲也是一條生命,放了它吧!”老師不知何時走了過來,那抓住小螳螂的同學,不舍地看著手心上可愛的小蟲兒。

放還是不放呢?小螳螂好像在給他答案,爬上爬下,給同學的手撓癢癢。同學有幾分不舍,但還是把它放回草叢中。

一眨眼,沒影兒了。


今日秋分(鄭彤)

今天是秋分,空氣很涼爽,但又多了幾分涼意。大家都穿上長衣長袖了。我知道,秋天要邁入正軌了。

陳老師用一節體育課帶全班同學去戶外上課,同學們都激動極了,為了不讓陳老師改變主意,大家都乖乖的,不敢有半分調皮。

第一站——楓楊樹附近。

我們來到了不知道什么節氣觀察過的楓楊樹附近。不過我隱約記得,好像春天時候的事,后來才知道是夏至。楓楊樹干處的楓葉沒有那么茂盛了,樹干上綠苔蘚也沒有那么濃密了。不過非常奇異的是,上面的綠葉卻是越發的綠,越發茂盛,上面垂下來的細條像是楓楊樹的綠發似的,就算是沒什么人打理,也是十分整齊。幾個調皮的男孩子好像不做點什么就手癢,煙管蝸牛們睡得正香,就被幾只大手抓走了玩。煙管蝸牛十分害羞,還不愿把頭鉆出來,只留下堅硬的迷你海螺一般的外殼。男孩們看著也覺得無趣,便又把蝸牛放了回去。

第二站——鎮中樓園子。

我清晰的記得上一次來這是一年前的這個時候。記得一年前的這個時候,桂花開得可茂盛了呢!滿校都彌漫著桂花的迷人香味。可今年不知怎的,校園里的桂花像是遲到了一般緊緊包裹著身子不愿出來。不過我猜雖然會遲到,但今年的桂花一定比往年的都要香,因為小花肯定是想足夠美麗香味,足夠迷人了,才肯出來,那讓我好好期待一下吧!這兒還有一顆紋路特別奇特好看的樹,可竟然一時半會記不起名字來了。 樹上還長了許多綠色的小果子,我特好奇,這能吃嗎?果子以后會結成花嗎?問了問同學答案,好像都是“NO”!

第三站——百草園。

學校兩邊的居民處樓下有一處啥都有的小院子,被我們稱為“百草園”。放眼望去,綠的、紫的、藍的、黃的…五顏六色。這讓我想起一篇學過的課文《祖父的園子》,里面描繪的好像就是這樣。這時小張迫不及待往我鼻子上貼了一片葉子。嗯,好清新的香味,是薄荷味!其實這是我第一次見到薄荷長什么樣,味道聞起來簡直和某品牌口香糖太像了!不過薄荷十分普通,只是一片平平無奇綠色的小葉子而已,真想不到,小小一片葉子也能發出如何此清新的味道。此時我發現,大家都往木樁處湊著看,我便也跟上去看看。一群小螞蟻,正把一只煙管蝸牛往窩里擠,而且還真擠進去了,哇!太不可思議了,小小的螞蟻也有這么大的力量啊!

真是一次有趣的戶外觀察啊!秋分秋分,就是要分享美麗的秋天嘛!


秋分觀察課(保惟)

今天下午的體育課,老師說帶我們去戶外觀察,全班頓時熱鬧起來。

第一站是大楓楊樹。我們興奮地來到樹下,只見樹上的小果子已寥寥無幾,留下來的只有那變黃了的果子,好像在說:“秋天來了!”記得上次夏至時節,大楓楊樹上的翠綠的果實一綴一綴掛滿大樹。還有樹上的老朋友——蝸牛可能也離開了吧。沒想到有的同學又發現了樹上的煙管蝸牛,他們再次把它請下樹來。

大楓楊樹的旁邊有幾棵桂花,樹上綴滿了米粒大的小花苞。在這不大的校園就有好幾棵桂花,等花苞開放,校園必將十里飄香。桂花的旁邊有幾棵苦楝樹,它的葉子像一把把扇子,苦楝樹的花很美很美,白色的花瓣很像一株在樹上的睡蓮,還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第二站是鎮中樓。這里沒有什么有趣的東西,除了一根樹樁。這根樹樁看上去好像有幾百年的歷史,聽陳老師說這樹是去年鋸掉的,真可惜。

“陳老師,陳老師,你看房上長花了!”不知誰喊了一聲。我一抬頭,果真!老師說這是凌霄花,看上去很像喇叭花,紅艷艷的,很是好看。

第三站是“百草園”。其實就是一片居民區空地。這塊地雜草叢生,還有不少叫不出名字的花兒,好有趣,所以被我們稱為“百草園”。

有同學發現薄荷葉,摘下一片,聞一聞,一股清香流進鼻里,好想摘幾片爽爽口。再細細一看,發現薄荷開花了,小小的,純白色,很像蒲公英。旁邊的紫羅蘭,因為和薄荷離得很近,所以紫羅蘭也有一股薄荷的清香。再看籬笆上面,還有一種像五角星的花——在鄉下我們都把它當零食吃呢。老師查過手機后,告訴我們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蔦蘿松。

前面有一群人圍在一堆樹樁邊,我馬上也圍了上去,一看,樹樁上一群螞蟻正圍著一只煙管蝸牛忙碌著。一會兒,煙管蝸牛居然動了。小小的螞蟻居然能抬起比它大十倍百倍千倍的東西,集體的力量真是不可小看呀!

突然有人逮住了一只螳螂,頓時,“呼啦”一聲,一群人圍了上去。只見它身披綠色大衣,手握大刀,背上一對綠色翅膀,好不威風!不過,看起來它的翅膀還沒有長全。老師也圍上來搶拍,那小機靈鬼居然用它的大刀對著同學的手砍了一刀,然后以飛快的速度溜之大吉。當然,同學的手上也留下了一道“記憶傷痕”。幾個同學沖上去想要抓它回來,它卻已消失在草地中,連半個影子都看不見。還有人逮住了兩只黑螞蚱,有人說兩只黑螞蚱放在一起會打斗,可把它倆放一起,它們連動都不動,果然是“秋天的螞蚱,蹦跶不了幾天”。

有人異想天開,把螞蚱放水里時不時用棍子抖一抖它,它飛快地在水里游了起來。

“老師快看,螞蚱會游泳呢!”

“我看不是游泳,是在逃生吧!”

“當當當……”下課鈴聲不合時宜地響了,小螞蚱們回到了草叢中,我們也回到了教室里……


秋分節氣觀察筆記(歆怡 )

今天是2020年9月24日,是秋分過后的第一天。

就在昨天,陳老師帶我們到校園里的那棵楓楊樹下去觀察秋分,用心靈感受秋分的魅力。

這棵楓楊樹從我記事起,它早在那兒了。算得上是一棵“百年老樹”。因為它不可能在我出生時才有的,所以呢,它肯定也有幾十年的歷史吧?

我在老楓楊樹上發現了許多只煙管蝸牛,它們在楓楊樹上不易被發現,因為它們是黑色的,殼上有條紋;而楓楊樹也是偏黑色,上面也有條紋,它們休眠在這棵楓楊樹上應該是為了不讓別人來打擾它們吧?可眼尖的同學們還是發現了它們,并捉來畫它們的“肖像”。

我在樹上發現了幾株白蘑菇,我沒有爬上樹去摘,因為它可能有毒,萬一中了毒,那可不得了。

楓楊樹旁邊有兩棵“鎮校之寶”的“桂花王”------它們分別是丹桂和金桂;濃密的綠葉中雜夾著許多半黃半綠的玲瓏小巧的桂花花苞,小小的,圓圓的,鼓鼓的,十分地惹人憐愛。我常想:桂花是不是在綠葉簾后頭換金衣裳,化妝打扮,噴濃濃的花香水。到秋天才肯出來綻放,散發香氣吧?

正當我們陶醉在楓楊樹的遐想中,“丁鈴鈴……”下課了,我朝大樹們揮手告別,依依不舍地回到了教室。


? ? ? ? ? ? ? 秋分 (文韜)

今天是秋分 我們每節氣都會上一節節氣課 ?。

老師說這節課我們去室外上一節節氣課 ,大家瞬間精神起來。?

我們先到樓下的楓楊樹這邊,我們在夏至的時候也到這里上?節氣課 。這棵楓楊樹很高, 有四層樓那么高 ,他的職業和枝條都非常的茂盛 ,他的樹干非常的粗 ,比其他的數大幾倍 。在這棵樹上生活一種小動物 ,他們就是煙管蝸牛 ,煙管蝸牛非常的小 ,殼又長又尖 。同學們把他們一個個從樹上抓下來觀察 ,打擾了他們睡覺 ,不過同學們觀察完后 ,還是會小心的打他們放回去 ,樹上才是屬于他們的生活 。

然后我們又去鎮中樓那邊 ,這里面種了很多的桂花樹 ,前面有一棵后面還有一棵。但是桂花還沒有開 ,現在還是一個個小小的花苞 ,如果開放的話,整個學校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在桂花樹的旁邊有一棵苦楝樹,這棵樹的體型很大 ,和那棵楓楊樹一樣的大。樹上長滿了一個個小果子, 綠油油的 。

然后我們又到鎮中樓的花園里 ,我們稱他為百草園 ,百草園里有很多的花 ,在圍城上 ,有很多的藤蔓 ?,藤蔓上面長滿了一個個像小喇叭一樣的花。這里還有一塊地 ,但已荒廢, 都是花花草草 ,在這塊地上還有一根很大的樹干 ,這個數非常的大 ,它被鋸成了好幾段 ,我想:這棵樹在沒倒地的時候 ,一定是一棵參天大樹吧。在一座老舊的房子旁邊,還有一棟小房子 ,在房子頂上,昂揚著一朵朵紅色的凌霄花,在秋風中顯得異常美麗 。

突然,一位同學抓住了一只螞蚱 ,這只螞蚱全身都是綠的 ,同學們都圍了過來,好是羨慕。然后,同學們就分散開去找螞蚱了。找了好久 ,一位同學終于找到了一只 ,但這只螞蚱的顏色和那一只不一樣 ,這只全身都棕色的 ,我猜這只可能更老一點吧。他們跳得很高 ,那只綠的螞蚱一直想掙脫,可怎么也跑不掉。等那位同學手一松, 那只螞蚱一跳 ,直接跳到了水里 ,然后另外一位同學也把他手里的那只放到水里 ,他們在水中劃得很快 ,同學們驚嘆道:“他們還會游泳呀 !”在一旁的老師聽到了,走過來說:“這哪是游泳啊 ,分明是在掙扎。”同學們哈哈大笑 。

“叮鈴鈴,叮鈴鈴……”?隨著鈴聲響起,下課了 ,同學們把兩只螞蚱都放回去了,雖然說是放回去了,但有一位同學不小心把一只螞蚱的腿弄掉了,真為它日后的生活擔憂。

就這樣,一節快樂的節氣課結束了 !?好喜歡這樣的節氣課 ?!


? ? ? ? ? ? ? ? ? 秋分(穎陽? )

秋分來了,一夜更比一夜涼了。 今天下午,陳老師帶著我們到操場上觀察校園的秋色。

一來到操場上,大家紛紛朝楓楊樹跑去,記得夏至的時候,我們也相約在楓楊樹下。這棵楓楊樹是學校最古老的樹,大約有三四層樓那么高,高聳入云。楓楊樹的葉子很綠,綠得很好看。楓楊樹干上,經常有煙管蝸牛,煙館蝸牛的殼很長,很像煙管,名字也由此而來。有些同學將在睡夢中的煙管蝸牛拿下來放在本子上,像在觀察一件藝術品。不過,同學是會愛護好它的,只要下了課,同學們就會把它們放回到自己的世界里去。

我們又去了鎮中樓,那有一棵桂花樹,桂花樹還沒開花,只有一個個小花苞綴滿了丫枝。等到桂花開時,整個校園都將浸在桂花的香氣中。在鎮中樓我還發現一顆被砍掉的大樹,只留下了樹樁,我想這棵樹應該活了好久了,看它的樹輪有好多圈。

因為屋檐頂上的凌霄花,我們又走向后面的小院子,這里有許多花草,讓我們想起了魯迅的百草園,這是我們學校的“百草園”吧。

有同學圍著一個樹樁,看一只可憐的煙管蝸牛被幾百只螞蟻圍攻的戰斗場面。只見一群螞蟻在煙管蝸牛的周圍爬來爬去,看似好像是要把煙管蝸牛搬起,還有一些螞蟻都爬進煙管蝸牛殼里,它們不害怕嗎?然后,螞蟻的一個方陣圍在煙管蝸牛的殼的下面,居然一起把煙管蝸牛給抬起來了,一只煙館蝸牛就這樣被螞蟻大軍抬進洞穴了,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這邊小高同學抓住了一支綠色的螞蚱,螞蚱穿著一身綠色的衣服,還穿了六只綠色長襪呢!小高同學拿著它放在我手上,它的腳不停地動,就像是按摩神器,很舒服。小高同學沒有抓緊,結果螞蚱一跳一蹦,進了草叢,再跳,一下子就不見了。

? “叮鈴鈴,叮鈴鈴”,下課了……


秋分(矜涵)

今天的體育課沒了,卻成為了一節十分有趣的戶外課。

陳老師帶我們下來了,先到楓楊樹那兒。楓楊樹上寄生著“楓葉”,上面有許多煙管蝸牛,大的小的,長的短的,一個個,在楓楊樹的枝干上做著甜甜的美夢呢!

旁邊有一棵桂花王。桂花還沒開花,上面不是金燦燦,濃郁花香的桂花,而是小米粒,小小的,圓圓的小花苞,雖然香氣沒那么濃,沒開花,但一種淡淡的清香涌入鼻腔,并且這么小的花苞也十分可愛,不知為何,一種對它的憐愛油然而生。

我們往鎮中樓走去,途中有一棵樹上有著綠綠的,形狀像堅果一樣的果子,哇!這是什么樹?玉蘭樹!就是那朵純白,大大的,被蜜蜂看上的玉蘭花,那時花開得那么幽雅,而現在花不在了,果又結成一個“堅果”。記得它開花時,我還給它取名為“薯片花”呢。“薯片”和“堅果”,哈哈。好玩!

往鎮中樓走去,我們看到了一棵苦楝子樹,上面全是綠色的小珠子般的苦楝子,仔細聞,有一股清香。那種香氣與花香不同,與草香也不同,與木香也不同,是那種淡淡的味道,很清新。這個小珠子,別看它小,份量夠重,打人超疼,記得暑假,妹妹不知哪撿了一個,朝我砸去,痛死啦!

呀!凌霄花開在屋檐上呢,橘紅色的凌霄花,如其名,直入云霄。一個個小喇叭,給破舊的屋檐增添了一抹陽光般明亮的色彩!

于是我們又繞到后面去,花花草草可真不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五角星花,一個個火紅的五角星,點綴在綠色的葉子中,顯得十分引人注目,原來,這朵花還有一個十分美的名字——“蔦蘿松”,這名字和花一樣美。

接著,我們都被一株開著三瓣薄薄的紫花瓣的花兒吸引了。走近看,它的花蕊是三個長長的硬硬的條形,深紫色的,沒什么香味。老師說這是三角梅。三角梅?我一直單純以為梅花只在冬天開,可這三角梅算不算梅花的一種呢?可能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之處吧。

然后我一低頭,一片綠色中,只見到兩三點白色的雪一樣的小花,立刻蹲下,對這像雛菊一樣的小花,充滿了喜愛,一直看著它,中間綠色的花蕊,上面有白白的毛,旁邊也都是一些白色的小絨毛,我想摘一朵讓老師查一下,但手拉著它的花,卻不忍心了。因為它們點綴在綠草中,是那么小,是那么不引人注目,顏色樸素,更別說香味了。但不知為什么,它完全吸引住了我,是因為它的不爭不搶嗎?陳老師來了,一查,學名叫“旱蓮草”,好美的名字。

我們要回去了,卻見小高同學捉了一只綠色的蚱蜢,抓著它的下身,握在手里。小蚱蜢揮舞著大刀掙扎著,可能是握得太緊了吧!我從沒見過真正的蚱蜢,便把手伸過去,蚱蜢落在了我手心。第一次,蚱蜢在我手上微跳了一下,輕輕地摸了一下我的掌心,有些微微的癢。第二次,我的手臂被蚱蜢勾了一下,刮出了一道白痕,想來是生氣了,原來小小的蟲兒生氣了,也有大大的力量,惹不起,惹不起!

我們把這些“百草園”的小動物們都放了,轉身回教室啦。一次大自然的秋分課堂,宣告著秋來了!


秋? ? 分(陳博)

現在又是一個全新的節氣秋分,讓你看一下我們學校的景色。

看那里,一棵長著青苔的樹上面寄生著煙管蝸牛,上面長著楓葉但不是楓樹,楓葉也是寄生在上面的罕見植物,而且還能看到有飛蟲一樣的植物,這就是楓楊樹。離楓楊樹約20米處有一排樟樹,每一棵都很挺立,像一位軍人一樣立在那里,而且上面的果實特別圓,還很光滑,兩個結在一起像櫻桃一樣,可能長熟了是紫色的吧!聞一聞,還有特別的香氣呢!

看,旁邊還有棵樹,長得是一樣的,但葉子特別大,是樟樹葉子的3倍多!也不知叫什么名兒。學校鎮中樓有好幾棵桂花樹,一進去,香氣迷人,特別是中間那棵樹干特別大,抱都抱不過來了,可能是長老,其它樹都很小,樹葉也很小,里面還有一棵不一樣的樹,感覺它很孤獨,但果實比桂花樹的果實大兩倍,而且葉也一樣小。

學校鎮中樓后面有一片“百草園”,鄰居種了很多植物,有三角梅什么的,告訴你,三角梅可以吃的哦!只要拔掉根吸里面汁水,很甜,但花不能吃,旁邊還有一棵已經被切了的樹樁,里面被螞蟻蛀穿了,蝸牛在上面被螞蟻吃了,殼都吃了,太可憐了,里面應該有上百只螞蟻吧!

這就是我們學校秋分的景象,是不是很漂亮呢?


? ? ? ? ? ? ? ? ? ? ? ? 秋分(啟弘)

日期:9月22日,農歷8月初6

地點:學校

今天是秋分,在古代,今天是要吃湯圓,賞月的。從今天開始天氣變涼,變得干燥。而我發現,家鄉的蟲子也開始泛濫。

下午體育課,陳老師帶我們去操場上觀察秋分的校園。

來到那棵古老楓楊樹旁,記得上次看它還是在上學期。這時的楓楊樹已經沒有一顆果實了,“頭發”也掉了不少。可樹干上的煙管蝸牛和寄居在上面形似楓葉的蕨類植物,依然喜歡它的家園。同學們捉了一兩只蝸牛下來,放在手心逗著玩,許是受驚嚇,老半天也不見它把頭伸出來。

我們又去了鎮中樓旁居民居住的院子里,里面有一些木頭,木頭上有很多紅色的螞蟻在爬。很快,我在一個凹槽發現了螞蟻窩。宗同學把一只蝸牛放在木頭上,很快螞蟻聚集在蝸牛旁,同學們也紛紛跑了過來。“快看!打起來了!”只見螞蟻在蝸牛殼上爬來爬去,蝸牛毫無還手之力。不知是誰喊了一句:“小蝸加油!”這也成為了我們共同的口號。

“小蝸加油!小蝸加油!”在我們的口號聲中,一只螞蟻爬進了蝸牛殼里。唉,小蝸輸了。

吳同學和高同學在另一個木頭附近發現了螞蚱;對于我一個經常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螞蚱”只是書上的一個詞,我的好奇心告訴我精彩不容錯過。

高同學簡直是個神仙,“嘿”,一抓,手里就有了一只螞蚱。螞蚱一聲翠綠,平常隱藏在那些葉子上,怪不得我沒見過。螞蚱的手上有個小鉤子,正在撓高同學的手,做最后的掙扎。后來,又發現了幾只,他一抓一個準,從沒失手。無聊的他拿著螞蚱到處嚇女生,結果反被女生們“追殺”。“嘻嘻!”我忍不住的偷笑起來。

我回頭望了望剛才發生戰斗的地方,蝸牛殼已被搬進了螞蟻的巢穴,可真是太厲害了!?


? ? ? ? ? ? ? ? ? ? ? 校園觀察記(浩天)

今天,陳老師趁著體育課的時間,帶我們到操場上觀察秋分的動植物。

? ? ? 楓楊樹

下了樓梯向左轉,我們來到楓楊樹旁。它非常巨大,大概有四層樓那么高,一個六年級的學生才能完全抱住它。這棵樹常常"濕氣騰騰″,底下十多厘米的地方一摸上去——滿手都是水。往上去一點的地方, 可清晰地看見樹皮的紋路,沒有規律,這些紋路摸上去很粗糙,斑斑駁駁的,一些紋路上還覆蓋著青苔,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它的滄桑過往。大概在一層樓左右高的地方,還長了真菌,真菌如同一個雞蛋一樣,外圍大部分都是白色,只有中間有點微黃。真菌的上面有一群楓葉,包圍著樹干,不知為何,它們竟寄生在楓楊樹上了。樹干上,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一處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著我的眼睛,似乎每片綠葉都有新的生命在顫動,分外迷人。

? ? ? ? ? 桂花

繼續往前,我們可以看見一兩棵桂花樹,我們學校的桂花還沒有開,只有一些小小的處于花苞期的桂花。它們密密麻麻地貼覆在桂花樹的樹干上。桂花含苞欲放的時候,和爬山虎的嫩葉一樣,不大引人注意,一旦開放,它的魅力就會讓你無法忘懷,它不像玫瑰那么紅艷,也不像牡丹那么高貴,更不像菊花那么優雅,但是它的香味可真是迷人。

? ? ? ? ? "百草園"

在新教學樓的背后,有一片小草園,它被我們稱為"百草園"。在百草園中間,你可以看見在一個老房子上面,開著一朵朵粉紅色的大喇叭形的凌霄花,那架勢似乎在向大家報告:我開花啦!

老房子旁邊還有一株薄荷,薄荷散發著它的獨特的清香,居然還開著花。花沒有什么奇特的地方,純白色,外形酷似蒲公英。在草叢里,幾個男生還在捉蟲子,我也去湊熱鬧。忽然,一只綠色的蟲子從遠處跳到我的腳前,我連蹦帶跳地把它捉住,連蟲帶泥地把它盤到手中,我張開手掌一看——是螞蚱。它的身體很細長,猶如一葉扁舟。它的顏色是草原綠,若把頭和腳都縮起來,倒真像個卷樹葉。

我還想繼續觀察的時候,螞蚱一下跳到草叢中,不見蹤影了。好吧,讓你自由地去玩耍吧,而我要去找下一處景物了。


秋之月(浩天)

?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掛在碧霄邊。時小莫道娥眉小,三五團結照滿天。"今已秋分,又馬上要到中秋節了,月亮又圓了。

終于,月亮出來了,一線娥眉細月成鐮刀狀,像被天狗咬掉一大塊。它被掛在樹枝下,不是很亮,微微散發著淡淡的光暈。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月亮終于完全探出身子。它成了一個大銀盤,散發著如銀似水般的清亮的光芒,把周圍的云都照亮了。突然,許多魚鱗狀的云層向月亮緩緩飄去,云層合而為一,變成一條"大魚"月亮被大魚咬在嘴里,只能隱隱約約看到一點光亮。似絮如絹的云,擁簇著盈盈的月,若隱若現,如仙中之境一般。

漸漸的,云散了,月亮升到正中天,月亮從云霧中出來,稍有點變黃。在稍黃的部分上,有一點黑黑的地方——月球的山脈,想必蘇軾一定誤以為是廣寒宮,當會寫出名垂千古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但我看著它,不禁覺得這月影破譯著自己的心靈深處莫名的傷情。秋的淡淡傷情讓我聽見了不知從何處傳來的聲音,輕柔的音符和渺茫的音樂回旋著,悠揚低回,如同森林中的泓泓清泉,隨后化為寧靜。山月隨人歸,像銀沙一樣的月光傾瀉在大地上,清新冰涼。山水朦似霧,水平靜如鏡,月光下的一切,都如同紙上的濃墨,一層一層的滲開,影子深淺各異。

夜深了,看著虛無縹緲的夜空,我腦海中又飄出蘇軾的"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此刻,嫦娥也應在廣寒中飄飄起舞,吳剛也還在砍著那桂花樹吧……

一輪圓月掛在中天,我不禁吟道:"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秋分

——那些千奇百怪的植物們

(胡伊涵)

今天是秋分,下午上完第一節課,大家都很高興,因為下一節體育課。

在操場上玩的同學們一跑進教室就傻眼了——陳老師站在講臺上。其他下課在教室的同學故作鎮定,我知道,他們心中有億萬個不情愿。

陳老師說:“今天是一個特別的日子——秋分,所以我打算帶大家去操場上觀察植物。”話音剛落,教室里爆發出一陣歡呼聲,但大家馬上又安靜下來聽陳老師下令。

我們在陳老師的帶領下,來的了操場那棵楓楊樹下,楓楊樹上沒有那些心形的果實,樹上一片綠色,密密麻麻的樹枝下,有一排排黃色的,楓葉一般的寄生植物,由于之前觀察過它,大家都知道樹上還有像寄居蟹一樣的煙管蝸牛,它的殼有點像陀螺。男生們紛紛去樹上抓煙管蝸牛,來嚇唬我們這些膽小的女生,女生們尖叫著逃之夭夭。

我們來到鎮中樓觀察桂花,雖說桂花都在農歷八月開花,可這棵樹上的桂花沒有任何要開的跡象,樹上的花苞小小的,有點像我們愛吃的顆粒般的糖果。這時,小周在地上找到了一片白白的,像銀耳一樣的奇異植物,大家都不知這是什么。學校的車棚邊,有一枝絲瓜藤,陳老師即興編了一句詩:一枝絲瓜進墻來。大家聽了都哈哈大笑。

“叮鈴鈴”,下課鈴響了,我現在才明白陳老師為什么說“熟悉的地方也有風景”了。


后記:

整理這份筆記時,不知為什么,想起了《夏洛的網》,想起了夏洛在生命的最后一天對威爾伯說的那段話,現摘錄下來,作為后記——

“秋天的白晝要變短,天氣要變冷。樹葉要從樹上飄落。圣誕節于是到了,接下來就下冬雪。你將活下來欣賞冰天雪地的美景,因為你對朱克曼先生來說太重要了,他怎么也不會傷害你。冬天會過去,白晝又變長,牧場池塘的冰要融化,北美歌雀將回來歌唱,青蛙將醒來,和暖的風又會吹起。所有這些景物、聲音和香氣都是供你享受的。威爾伯……噢,這個美好的世界,這些珍貴的日子……

噢,這個美好的世界,這些珍貴的日子……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9,885評論 6 54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312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7,993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667評論 1 31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410評論 6 41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778評論 1 328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775評論 3 446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955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521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266評論 3 35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468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998評論 5 36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696評論 3 34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095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385評論 1 294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193評論 3 398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431評論 2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