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占比爬到85啦!其中一家店鋪店長回家結婚,我今天親自帶,本周該店一直被競品打壓的喘不過氣來今天在本姑娘的帶領下一路直上,遙遙領先超對方1萬營業額,簡直爽爆,呼吸也正常了,胸也不痛了,哪哪都好了!
再回看前幾天和今天,總結就是:業績好走路都帶響,業績差呼吸都缺氧.這就是所謂的工作成就感和壓力所帶來的不同感受。
當一份工作如果帶給你的一直是缺氧的狀態同時你很努力的在改善還是缺氧不斷,你就會說到:Lily 姐我不做了,我心意已決。如果這份工作帶給你的一直是滿滿的成就感,你就會一直干下去至少比前面離職的要干的久,同時有成就會被肯定被認同尤其得到的是你領導的領導的認同,那都會被雞血熏的醉過去。
不同的結果后續就會帶來不同的變化,離職就意味著提新的人重新培養,所有的老顧客重新建立維護,團隊人員重新磨合,或許爆發出新的問題,內部會有新的離職等等,而被雞血醉暈的結果就是激情澎湃,越干越起勁,會用自己的雞血感染周遭人。
一個磨合的團隊和一個老得充滿正能量的團隊哪個會更出結果?顯而易見!
為什么會有離職?壓力太大到呼吸困難!為什么會如此壓力大?因為有差距,也就是結果差!那為什么會結果差,同樣做了一天甚至比別人用了更多時間和方法,更加投入為什么結果還差?這個問題才是我們要去思考的。
是因為方法不再點子上還是因為客觀因素的影響?1.方法真不在點子上嗎?我在就可以業績好,我不在業績就差,那我認為我個人帶店沒有問題同時很大程度能成功改造一家店鋪,方法是沒有問題的,自身的問題源自對店長代培少,導致店長成長慢沒有吸收到我帶店精髓。
2.客觀因素:這點公司從未提及,但我認為在不同區域的顧客對我們品牌和競品的接受程度會不太一樣。除了杭州市區以外我們市場份額都是低于競品,為什么會出現這樣?杭州的外圍有很多工廠比如:義烏,大面積的小商品生意。諸暨,襪子生產集中地。嵊州新昌,領帶廚具加工廠。紹興上虞柯橋,紡織品加工廠。大部分來商場經常逛街的就是老板娘,她們喜歡的就是氣質優雅女人味,女強人的那種干練范兒,只會去競品,公司定位競品就是都市商務風,我們是個性時尚風。我們的個性時髦老板娘們是看不懂的,只會認為幼稚。但杭州市區上班族OL和一些追求時尚度的顧客一半一半競爭品牌也多,所以我們的差距并不明顯反而更有優勢。
雖然上述從我初淺的分析去總結,并不一定對,但圈內的其他品牌和我們品牌風格類似的比如sly,moussy,I.T旗下品牌等都沒有入駐三級城市,他們目前都沒有涉獵三級市場,我不知道他們是沒有計劃還是認為三級市場接受范圍較窄。
就像2017第一天發的朋友圈:對待任何事都必須全力以赴傾盡全力。每個公司,每個團隊,每個部門或許都有七七八八的一些問題所帶來的巨大壓力,有些人扛下來了,有些人倒下了,但往往那些經典的勵志名言都出自經歷低谷迎來美好人生的人們。如果一定要歷經坎坷才能讓我珍惜美好,我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