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費德勒贏得了第8座溫網冠軍,第19個大滿貫冠。知乎熱詞榜統計出那周最熱人物——費德勒!
2017年有些像十年前費德勒巔峰時刻的樣子。2017年開春的澳網,第18座大滿貫是意外之喜,是無心插柳后止不住溢出心田的驚喜和感動。而在溫網的第19座大滿貫是水到渠成的平靜。費德勒又一次史無前例的創造了他的歷史記錄。他網壇地位可以說“前無古人,后難來者”。而這一切都是源于他對網球的熱愛,源于他不斷進取,刻苦訓練,追求卓越,懂得取舍的回報。
陳君樂說:費德勒的網球不僅是美的代名詞,他甚至改變了美的定義。人們常說華而不實,美麗的東西不會實用,但他卻也實現了最偉大的成就;人們又說好景不長,美麗的事物無法持久,但他這一年的鳳凰涅槃卻成就了最勵志的傳奇。這一夜的無數紀錄只屬于他自己,而關于美的享受與感動則屬于有幸見證這一切的每一個人。
第一次認識費德勒是在08年北京奧運會。隔著電視屏幕看到如此有氣質的他,正接受許多記著的采訪,心想:這他媽是誰啊,這么大牌。后來開始留意他,知道他是一位稱霸網壇的球王巨星,知道他擁有全世界的球迷,尤其是看到他凌厲的步伐、瀟灑的揮拍、優雅的身影和身處下風的從容,贏球吶喊的霸氣。這,不就是我男神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帥炸了,最愛他這個動作
從此,一個偽球迷上線。而我,不知道的是08年的他已經患有單細胞綜合癥,已經開始走下神壇。
09年澳網決賽,對每個球迷來說至今仍是難以釋懷的陰影。那場驚心動魄、扣人心弦的決賽,我的王將他天賦異稟的球技發揮的淋漓盡致,卻終是抵不過納達爾的納式上旋,和怎么跑都跑不死的步伐。
比賽結束的那刻,心里堵得難受,尤其在費德勒痛失冠軍,看到耀眼的金燦燦的獎杯落到納達爾手上的那刻,他哭的像個孩子般讓人心絞痛。
他的痛心、悲傷、遺憾感染著所有崇拜他的球迷。我終于抑制不住的跑到房間痛哭。
那刻我明白,上天賜予他上帝之手的正拍,但他也是個普通人,面對失利,他的悲情被無限釋放。至此,我更偏愛這個真性情的球王。
他的王朝不再那么固若金湯,他的王朝開始落幕。
往后的幾年,我開始不放過他每一場比賽,因為我知道職業球員的體育生涯實在太短暫了。打一場,意味著少一場。大學,有時候逃課看他比賽;凌晨,定好鬧鐘,爬起來看球賽。每一次他都能牽動著我的神經,看到局勢緊張,心怦怦跳;看到處于劣勢就會咬牙切齒,不停地祈禱;看到絕處逢生,會喜極而泣。
13年,費德勒受困背傷,影響了他的比賽,戰績慘淡。外媒、專家預測他退役的言論更是甚囂塵上。那年,看到他在球場頻于奔跑,狼狽救球,真得很難過,我也不再奢望,他能再奪一座大滿貫。我只希望,他能健健康康地打球。
15年,我做了一個現在想起來都意猶未盡的決定——去上海大師賽。我在網上認識了一個青島的女孩,一起奔赴上海。費德勒一年只來一次中國,見他,就是我的夢想。那段時間整個人都像打了雞血,無限的憧憬和想象。我曾在腦海里設想自己親身坐在球場上,跟著無數球迷吶喊“Roger”,設想我跟芳芳兩個人苦苦等幾個小時,就是為了看他訓練;設想我們削尖腦袋就是為了拿到他的簽名。而我們去上海的前夕,他卻意外的在他首秀落敗。夢碎了,魂丟了。
那年,我跟芳芳站在上海地鐵站,互相安慰著彼此。說著沒關系,老牛還會再來上海的,到時候我們再一起過來。其實,我心里很害怕。未來有太多變數,我還能不能再見到他?
16年溫網半決賽,費德勒手術后仍顯虛弱的腹部肌肉終究無法支撐與拉奧尼奇的五盤大戰,他悲壯地摔倒在他深愛的草地上。我已經不記得自己是第幾次看見費德勒摔倒,他每一次摔倒既擔憂又害怕。擔憂他的身體,害怕這個30好幾的老頭,以這種不痛不癢的方式結束他的職業生涯。
但是,追求完美的他,豈會輕易向現實妥協?
自16年溫網鎩羽而歸后,費德勒提前結束了整個2016年賽季。那時我知道這個消息時,簡直是崩潰了、爆炸了。16年后半年到17年澳網之前,就連貼吧,都是寂靜的。這半年來的遠離賽場,費德勒經歷了什么?
要知道一個職業球員哪怕短暫地離開球場,都是挺恐怖的。
那段時間,他讓自己處在了一個歸隱山中,放飛自我的狀態。他也害怕過自己是否還能快速適應賽場。但是,他一直都在與自然規律對抗,與自我較真。
改進拍面,自創sabs,完善戰術和打法……在36歲的“高齡”,他居然彌補了巔峰時期反拍的短板,他,還在進步。巔峰時期,甚至是2017年之前,奶粉最擔憂的就是宿敵納達爾左撇子的上旋球,不斷攻擊費德勒的反拍。這也正是納達爾對付費德勒最有效的方式。
而2017年開春,費德勒的反拍成為他取勝的法寶,今年三年殺納達爾。歲月的無情正在蠶食著球場上完美的他,我們只希望他能夠健健康康地打球。但是,費德勒卻帶給了我們難以想象的驚喜和感動,不可抗拒的來回撞擊著心壁。
費德勒的魅力就是這個球場上的老頭,本該按常理退役的人,卻還在不斷進步,還在打破屬于他的歷史記錄。費德勒的魅力就是你可以在他身上感受到那股對網球深深的摯愛。
當越來越多的年輕球員效仿德約、穆雷的底線相持,當年輕球員面對關鍵比分,選擇過于保守的打法,站在底線相磨,希望等到對手的失誤獲得比分,費德勒無論何時仍堅持自己靈活多變的進攻打法。36歲的他仍舊向我們上演著傳統攻勢網球的魅力和美感。
14歲,我在看費德勒打球。那時的他27歲,受困于單細胞綜合癥,已經不在巔峰期;
18歲,我目睹了費德勒在溫布爾登捧起第16座大滿貫。那時的他31歲;
22歲,我見證了費德勒上演驚天大逆轉,用他之前被牽制住的反拍力克納達爾,成功復仇,又再一次創造歷史記錄——18座大滿貫;當時的他35歲;
23歲,在我意料之中,第19座大滿貫被他拿下,嗯~他破了自己的歷史記錄,這時距他36歲不到一個月。
9年陪伴費德勒的時光里,費德勒是我青春美好的不可磨滅的記憶,在我平淡無奇的青春里熠熠生輝。我很慶幸自己,也很驕傲,費德勒已然成為了我的信仰。
感謝他在大滿貫無冠這四年半的堅持;
感謝他在華麗擊球背后咬牙的勤奮苦練;
感謝他一直以來帶給我所有美好的感覺
…….
看到這張照片,觸動很深。榮耀和名譽的背后,是無數次艱苦卓絕的刻苦練習。
經歷了三個網球時代的他,還活躍在球場,這個老妖還會跨越四、五個網球時代……
寫在費德勒36歲生日前一天,祝我牛生日快樂,健康帥氣,在球場上依舊翩翩起舞
你像是一道光
優雅將你一生點亮
你又像一道傷
我情愿終身伴旁,莫失莫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