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一紙診斷,并沒有太多驚詫。好歹讀了些年書,未到諱疾忌醫的地步。驚詫來自于開始服用抗抑郁藥物后我的改變。
1.抗抑郁藥物副作用
服藥初期,醫生不斷調試藥物種類和用量。很不好受,因為副作用很大。我出現了反應遲鈍、嗜睡、便秘以及手震。手震,如同患上了帕金森癥,這個副作用于我來說不可接受。作為一名生物博士在讀,每日做實驗最怕手震,所以醫生只好同期再加入抗手震的藥物。服用抗手震藥物之后,手抖癥狀可以百分之百抑制。
2.用藥期間情緒起伏
調藥期間的某天,天氣晴,我如約去會見我的心理醫生,那一天我話很多,講的很快。講著講著,竟然笑出聲來。當時就心知狀態不對。我有多久沒有講多這么多話了,有多久沒笑過了。那一天我仰起頭,陽光灑在臉上,心中的想法是:多么美好的一天啊,一切都剛剛好,今天的我,所向披靡。
醫生說是精神亢奮,在藥物調整期一般都會出現。癥狀是:話多,極其自信,購物欲強,入睡困難。但是她并不覺得我那一天是亢奮。她說:會不會是你抑郁太久,已經不記得正正常常的開心是什么感覺了?
原來,一項記憶,一種能力,隨著時間會忘記,情緒也是一樣。
一般來講,醫生會根據患者的情緒狀態,最終確定一個藥物用量,太多則亢奮,太少則抑郁。
3.抗抑郁藥物療效
隨著一日日的用藥,我一點點感受著我的不同。我開始會慢慢用食物填滿我從來空空如也的冰箱。我會一覺醒來,睜開眼睛的第一感覺不是害怕這一天的到來。我會主動和同事講話,而不是躲起來希望自己是空氣。會覺得在床上躺一天,很無聊,想出去走走。
從前我可以一直躺在床上很多天,不吃不喝,直到低血糖頭暈惡心。害怕出門,拒絕同任何人講話。厭惡自己,也厭惡周圍的每一個人。每天行尸走肉一般去學校,但完全沒有辦法集中注意力。我曾一度覺得自己是因為懶,因為自控力差,才會不去努力工作,便愈加憎恨這樣的自己,在惡性循環里走入的牛角尖。這種時候,最顯而易見行之有效的辦法,很自然就是死亡。我坐在車上的時候會想,這時候出了車禍就好了;路過醫院的時候會想,要是身患絕癥就好了。
4. 抑郁癥的癥狀
抑郁的反面不是快樂,而是有活力。一個健康的人,可以不開心,可以鬧脾氣,甚至在經歷重大變故之后,一度抑郁。如果能成功走出來,就不是抑郁癥。
與我,抑郁是沒有心情好好活著。起床,睜眼,隨之而來的是恐懼感。恐懼若來勢兇猛,我會渾身震顫,會惡心干嘔。又是一天了啊!我必需要吃飯,必需要去學校,必需要同別人講話。。。
來到學校,我默默祈禱,大家一定要把我當成空氣,不要和我講話。我會盡自己所能假裝一切都很正常,但是現在想想我的演技是很差很差的,我厭惡周圍的人一個人,我厭惡和周圍的人講話。我知道,為了博士畢業,我有很多很多事情要做,然而我坐在我的電腦前,大腦完全不理會我發出的工作指令,我怕被人看穿我在發呆,就不時動動鼠標動動鍵盤,假裝我在工作。有時候會選擇躲在沒人的地方活著洗手間。這種什么工作也無法完成,隨之而來的是更兇猛的焦慮,突入起來的焦慮讓我干嘔不止。
經常性崩潰,我所定義的崩潰,是哭,當時我最最不能理解的是,一位師兄,每天都哼著小曲,很開心的做實驗。我常常在心理想,他是如何做到的呢。我隨時隨地可以哭,不讓別人發現的辦法 就是默默的哭,不要總是擦眼淚。
選擇如果是休息日,我就這樣靜靜的躺在床上。不要有人理我,不要有人找我。
在學校的一天,我不想被人發現我很奇怪,于是我假裝很忙的樣子,其實我什么也無法投入,我假裝正常的和別人交談,其實我一個字也不想聽,一個字也不想說。
我曾經真真真真是恨極了這樣的自己。 你為什么這么沒用,你為什么這么懶,你為什么這么一無是處?多少個無人的夜里,我這樣深深深深的責備自己。 毫不意外,終極的解決辦法就是,那還活著做什么呢?
很推薦andrew soloman 在ted上關于抑郁癥的演講: depression, the secret we share。他還寫過一本書:the noonday deman,一本很好的關于抑郁癥的書。
5.對抑郁癥的誤解
雖然現在網絡信息很方便,大家對抑郁癥并沒有那么大的偏見,但是很多人還是會有一些誤解。
我患上抑郁癥之后,常有人安慰我多想些開心的事。大家都以為是思維太過消極導致抑郁。其實是生理上的分泌不正常導致我無法積極樂觀的思考。
另外一個就是多運動,一個好朋友時常給我打雞血讓我同她一起去健身。很感激她,但是我做不到。運動會分泌令人愉悅的神經遞質。但是我抑郁癥中,會特別容易疲憊,不愛出門。最后是可以出去散散步。
最后,附幾首走飯的詩:
每天害怕你討厭我
已經占據我一大半的生活了
哪里還有工夫
指望你喜歡我呀
世界上只有一個我
是瀕危動物,
死了就沒有了
可是依舊不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