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種狀態,每天刷新大咖的微信號,看有沒有最新的社群課招募,也總有一種不報名就錯過了一個億的感覺。
大概從16年10月份起,從加入一個讀書社群開始,便知道了微信的強大!
原來只覺得微信只是發發朋友圈,跟朋友互動,關注一些亂七八糟的訂閱號,只為打發時間而已。
然而,從加入社群開始,三觀被刷新。大概是生娃后脫離真實世界太久了,發現自己落后了社會一大截。
1
我從社群學習中體驗到什么了呢?
第一個社群是讀書群,選定了小米的《參與感》,七天共讀一本書,并且趕鴨子上架,自薦成為組長,然鵝,沒有招募到其他組員,于是一個人的讀書小組成立了。
由于第一次參與,熱情極高,真的每天堅持讀書,按照群規則,每天一分鐘語音書摘,三分案例想法,七分鐘案例討論。
七天下來,學會了如何讀書,并根據書中的要點,結合實際,做想法討論(自嗨)。雖然一個人,但,進步是驚喜的,并且得到了群主的認可。
自從讀書群后,我就百度各種學習社群、大本營,也終于感受到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在社群的監督下,抱團學習,可以提高積極性。
第二個社群就是Better Me大本營,微信關注很久了。終于通過官方渠道加入上海營,也在這里,報名了《跟小荻老師學溝通課》。
讀書群的收費很低,9.9元試玩,就算沒什么收獲也不至于感覺損失。這們溝通課,收費上百元,但還是報名了,真正感受到“知識時代”的來臨。
第三個社群,就是六哥的“知識管理訓練營”,也是等待了很久的一門課。在現在知識時代,要學習知識的前提,還是先學好知識管理。
后面兩個社群都有老師授課,養成了筆記的好習慣。而且都有作業,將知識化為應用,更有實操性。
2
參加學習社群延伸領域
除了學習型社群,我也安利到網易云課堂。只要市場上有需求,就會有相應的產品。
在BM社群里,了解到秋葉團隊的手繪課,網易云課堂線上學習,隨報隨學。看到免費的課程介紹,被“提升職場競爭力”幾個字收服。
讓一個從來都不匯會畫畫和自認為沒有美術細胞的人,開始學手繪,開始真的感覺有點前途茫茫。
可是,原來事實并非如此,每天打卡練習,堅持學習,我也可以畫出走心的手繪。雖然,還在練習階段,有了進步就是收獲。
在手繪課程報名后,進入到秋葉的PPT學習QQ群,各種學習課程的學員匯集于此。更加對秋葉團隊的其他系列課程開始了解起來。
由于工作的需要,果斷報名了Excel 和秋葉團隊的王牌課程“PPT”。這些課程都是報名終身學習的,所以,也算是一種長期投資吧。
雖然課程未全部學完,但兩個Office課程的實操性特別強,已學習的內容都能馬上在工作中應用,的確提高不少效率。
3
還有哪些好玩的社群
除了以上以學習目的進群,還有幸加入了老顯的“老顯咖啡廳”社群。這是一個共享成長群。
每晚都有老顯的個人分享(寫作、交友、成長等相關主題),還有大咖進群分享。在這里,能找到學習進步的動力。
我的簡書寫作之旅,也是在老顯的鼓勵下開啟的,并且,在參加完2期咖啡廳后,為他的咖啡廳寫了一篇簡文,還被他選中寫入他的公眾號咯。
這是一個最大的鼓舞,讓我看到自己的堅持換來了肯定的進步。
另外一個群是小賢的2016年運營人的聚會群,參加了一次線下運營聚會群,收獲到很多干貨。也在這里和一群都是運營人一起學習,進步。
4
現在看來,最近兩月沒少閑著,參加各種付費知識群,可以說,打開了一道學習的窗口,在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學什么,要朝什么方向走的時候,這些社群可以給你一個方向。
但是,我也提醒我自己,社群太多,不必盲目跟從,在打好基礎學習的方向后,還是以自己的職業規劃為主方向,為精進自己的技能為主。
如果同一時間,學得太多,分散精力,目標散漫,最后,還是沒有學到什么。
一切,都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