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公眾號:米叔的米故事
5
求不得苦
人生有八苦
有位智者曾說過“這個世界及其一切原本不曾屬于我們,而我們卻屬于這個世界”。事實上每個人自降生之時就已注定是一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的無名過客了,并非宇宙的主宰,因此也注定有許多是我們所無能為力的。即便如此,根植在我們內心深處的一種強大的執念依然使得我們傷痕累累而又執迷不悔的負重前行,那便是本欲的“貪求”了。這似乎是每一個生命存在的道理,嬰兒從一出生下來就開始不斷滋求母親的呵護,稍微長大后又開始對新鮮的事物產生了獵奇之心,逐漸發展出了占有欲,對情愛的渴望,以及對未曾擁有事物的強烈追求。所謂“有求皆苦,無欲則剛”,其實這一切痛苦的根源正是從“求”上開始的,求生、求愛、求名、求利,各種欲念求來求去,一刻未息,然而遺憾的是鮮有人能夠真正認識到,這一切原本就不曾屬于自己,即便是得到了的也終將失去,就算得不到的縱使想盡一切方法也是徒勞。因此可笑而又令人可憫的是大多人的一生基本都住在這求之不得的迷宮里,搞得暈頭轉向確又假裝毫不在乎。正如歌手李健在《我是歌手第三季》中所演唱歌曲《陀螺》中的歌詞那般,此刻剛求到了一個滿足,下一刻就會設法尋求另外一個,結果總是在未得到另一個滿足的情況下卻又失去原本的幸福,進而在這種惡性循環中轉來轉去,受盡了此番求之不得之苦。
6
愛離別苦
人生有八苦
古人云:天下無不散之筵席。這一句話簡單明了的指出了人生的真相:“再好的東西,都有失去的一天。再愛的人,也有遠走的一天。”一切緣起緣滅,緣起性空。緣起性空是佛教里少有的高級智慧詞匯,它指出了世間的萬象皆是由于因緣聚合而成,而本性為空。分開講就是說萬事萬物都由一定緣分生成聚合到一起,然而緣分這種東西本質上卻是空無的,因此才會出現最終敗滅消亡的現象。根據量子物理學,每一個原子的內部有99.99%是空的,它的存在不過是猶如閃電般所發出振動的一束能量罷了。這也就是說從我們開始成為親族朋友的這種因緣能量發生之時,就已注定要經歷愛恨離別的這一段能量消亡之實了。尤其當最愛的長輩都一一離開我們的時候,那種痛楚是多么的不言而喻。父母親人尚在的時候,總是認為將來還很漫長,卻不知何時卻迎了他們的蒼燭暮年,死亦將至,方才恍然發現這些年錯過了許多,并沒有盡心盡力的去力行孝道,而后捶胸頓足,追悔莫及,抱憾終生。這種情況總是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重復上演,都是由于逃避心理作祟的緣故,親情,友情或是愛情,對于我們每個人而言都是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我們不愿失去它,希望永久擁有它,因此才無法正視它的消亡,這才造成了忽如起來的生死離別之痛。
7
怨相會苦
人生有八苦
生活中總會上演戲劇性的一幕—不是冤家不聚頭。在工作之中,生活之余或是其他的方方面面,總能遇到我們不想見到的人,做一些令自己不愉快的事兒,尤其越是當我們所害怕、憎惡某個人的時候它便會準時出現在我們面前,似乎是早已安排好了的,讓我們深感無奈辛酸。然而最令人苦惱的是明明彼此相互怨恨,逃之不及呢,卻仍被活生生的“綁”到一起,比如工作上和不喜歡的同事或是領導同在屋檐下共事,任憑如何懇求上級調動終是不成;或是婚姻中與不如意的伴侶日日逞口舌之爭,甚至大打出手,訟至公堂,卻無奈為了自己的孩子或者其他不得已的苦衷而不得不勉強生活在一起,以淚洗面,相守暮終,古往今來這樣的事例在現實中數不枚舉。也許當代的生活方式相對自由,我們可以有更多選擇的權利,去逃避這種情形,但卻永遠擺脫不了真實存在的怨相會之苦,它的痛苦程度并沒有因為時代的變遷而絲毫減弱。
8
五陰熾盛苦
人生有八苦
這是人生八苦中最為厲害的一種,也是最不為人知的一種。可以說前面所提到的七種苦皆是由這五陰苦所引發的,它的苦惱程度絲毫不亞于前七苦,因此這才是我們人生中最強大的對手,俗稱心魔。戰勝五陰熾盛之苦的最佳方式就是通過智慧的探索來發覺人生的真相,從而在實踐中不斷的得以驗證,以此來消除它的影響。《心經》有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心經中所說的五蘊便是這五陰,分別為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這五陰通常按照順序逐一發生作用,但由于現在人的生活雜亂,積習業深,五陰常常不分次第相互促動,最終導致內心欲火熾盛,擾亂心智,使得眾人常受此苦,卻又不識。
色陰屬于物質層面中的一種能量存在,受陰、想陰、行陰、識陰則屬于精神層面的一種能量存在。
色陰:這里的色指得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凡是我們所看得到的景象,聽得到的聲音,摸得到的物體,嘗得到得滋味,聞得到的氣味,這些都屬于“色”,這些色塵確是真實存在于這個物質世界,它是引發隨之而來后死陰之痛苦的先行軍,因為有了“色”,我們接收到了“色”,才會造作出后來種種的行為,然而外在的物質世界并非我們表面所認識的那樣,它的存在并沒有因為我們想怎樣而變得怎樣,它始終如如不動,隨著時間的推移,從生到滅,為我們展示了最自然的真相。
受陰:這里的受就是我們六種感官(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大腦)基于物質世界所表達出來的感受。因為有了各種各樣的“色”進來以后,我們才有了不同的感受—美的、丑的、悅耳的、刺耳的、香的、臭的、冷的、暖的、震撼的、無聊的等等,由于各種受陰共同作用于我們的大腦,進而迸發出各種無限的遐想,想陰便由此產生了。
想陰:由五感所采集進來的信息最后都要經過大腦進行成像,從而形成我們腦中紛繁復雜的想法,佛教名曰法象。想法這種東西很是非常活潑并且凌亂的,它往往扭曲事實真相,產生出許多不切實際的虛相。在金剛經中,有句名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所說是我們所看到的或者聽到的一切,不外都是經加自己大腦工過的,然后所創造出來的虛幻想法,它并不是物質本身以及反映物質能量本身的真實狀況,如果能認識到這一點,那么也就接近事情的真相了。其實我們人生所受到的種種痛苦,大多都是想出來的,我們認為這個是好的,那個不好,一旦感受到了所謂不好的東西,便開始產生痛苦的情緒與想法,進而出現后續不良的行為,不僅影響了周圍,更重要的是把自己也圈進這種惡性循環之中。所以想陰如此之苦,正是由于我們總是喜歡在真相面前進行無盡的錯判,正如前面所提到死之苦中的那個故事,大富豪不愿正視事實的真相,而是轉去制造美好的幻想。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有多少人如同那位大富豪一般,整日里沉溺于自我虛構的想法之中呢,孰不知生從何來,死亦何去,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么,結果總是被各種虛幻在頭腦中的雜思妄想所纏縛著,成為了妄念的忠實奴仆。比如我們平時吃飯的時候,雖然嘴里正在嚼著食物,但意識卻早已飛出自己的大腦,轉頭間就忘記了之前吃的是什么飯;再比如我此刻正在專心的寫文章,但忽然想到廚房里正在煮開水,不斷地提醒自己一會準時把火關掉或是趕時間把現在手中活做完,因為一會我還得去處理別的什么事情。結果我眼下雖然在寫文章,但其專注力早已被剛剛所產生的想法所帶走了,心思完全不在寫文章這件事上,所以寫出的文章水準自然就會大打折扣,甚至更可悲的是從一開始所幻想的結果到后來并沒有真實的發生,確實感到有種被自我深深欺騙的感覺了。《金剛經》中有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就是在講我們頭腦中的想法是虛幻不真實的,過去了的想法已經過去,不會再回來的,執著也沒用,現在雖然又有了新的想法,但是一轉眼就成為過去時了,也是留不住的,而未來的事情并沒有發生,未來究竟是怎樣的想法還不一定。所以想法大多都是無用的,不切實際的,它只能迷惑人們正確的認知真相,如果不能從實際狀況出發去思考事情的本來面目,而竟是做一些無用的主觀臆想,那么就很可能被“想陰”所持,受盡其苦了。
行陰: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這種有趣的現象,比如一個人下定決心要去戒煙戒酒了,堅持了幾天后,突然有一次實在按耐不住,借由某個機會又去抽煙喝酒了,過后很是后悔,并痛下思痛再次下定決心改掉惡習,再后來卻又是一次次的重復上演這樣的杯具,正如同吸毒的人一樣,明知這很不好,卻又欲罷不能,實在是一種無言的煎熬。行陰之苦,莫過于此。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惡習,時時刻刻都想要修正它,來結束它的危害,但它就像是一種慢性毒藥,離開它會渾身的難受,不擺脫它的話就要重蹈覆轍,因此常常受此苦惱。如果想要改變不良行為的發生,還要從色陰、受陰、想陰出下手,從根本上拔出行陰的積習。
識陰:識陰即在后天行為活動中所形成的新的認識,而這些認識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成為固化的思想,這些固化的思想顯然不符合《易經》真理中的變易之理,因而不能認清事實真相,只會固步自封,自討其苦罷了。生活中許多數年輕人只要收獲了一點成就,就會變得自視清高,剛愎自用,不把別人的建議放在眼里,自認為學到的這點知識就已經是最了不起的智慧了,只有自己才是對的,這實在是一種幼稚無知的表現;而年長的人則更是基于以往的經驗以及長期所形成的自我稟性,自以為是,認為怎樣就怎樣,對年輕人的想法不屑一顧,或是對反對自己的聲音一律排斥,這顯然是一種迂腐墮化的表現。這兩種情況雖然都始終堅持自我,但實際上并沒有真正認清自我,只是盲目奉持己見,最終只會自受其害,反倒衍變成為須臾不定,六神無主的性情了。
以上五陰雖分開來講,實際上是共同發生作用的結果,對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產生重大的影響,猶如烈火焚燒那般,不斷侵蝕著每個人的心志。意志稍微堅強,積極健康,又富有智慧頭腦的人往往能夠承受住五陰熾盛侵害之苦,相反承受不住的人,其內心世界必然會留下深深的心理傷痕,認知上也會存有巨大的消極負面的偏見。當代許多心理疾病如抑郁癥,精神病等都是由這五陰作亂所導致的。因此五陰熾盛之苦在八苦中乃是最強大且最難克服的一種痛苦。
結語:
如果說人生是一場漫長旅行的話,我認為更像是一場不斷修正自我,回歸本我的修行。我們每個人好比是從天上下到人間來歷劫的上仙,只有通過了人生八苦這場考驗才能夠回歸仙班,成為上神,那么就應從現在開始,每日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經得起考驗,哪里還存在不足,需要進一步改善。其實人生八苦并不是令我們陷入痛苦不堪境遇的惡魔,相反它是幫助我們認識存在的真相,從虛空大夢中醒來的一盞啟明燈,只要能認清好并學會駕馭它,就一定能夠戰勝這八種苦,成就自己的道業。那么現在你已經戰勝幾苦了呢?
The end
閱讀 483 投訴
精選留言
寫留言
1
美子
希望經常看到唐宗燁寫的,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