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2017-04-17 唐宗燁 米叔的米故事
來自米叔的米故事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每個人并不是一條直線走到底的,在這有始有終的過程里,難免會參雜著無盡的苦與樂,但終歸還是苦多于樂。
在前段時間熱播的愛情神話大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東華帝君說要嘗遍人生六苦,便就此下凡歷劫去了。當時筆者就對這人生六苦起了興趣,去網上查了查具體是哪六苦,后來發現最完整提出人生六苦概念的源自于佛教的典籍,然而,典籍中所記載的不僅僅只有六苦。
其實在佛家的經典中總結人生的苦總共有八種: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相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
這八種苦自打我們從娘胎里的時候就開始接踵而來了,我們耳熟能詳的就是“生老病死”前四種苦,對于后面這四種就很少知曉了。
在這里先簡單介紹一下前四種:
1
生之苦
人生有八苦
當我們還處在胎胞里的時候,整個身子是倒掛著的,并且一個姿勢要一直呆很久,猶如處在一個極其狹小的牢獄之中,翻個身都渾不自在。在此過程中,腹中的胎兒對外界的知覺其實已經非常敏感了,只要每次母親吃到冷熱酸辣食物的時候,都會對胎兒造成一定難以忍受的痛苦,使其承受寒熱之刑。當胎兒從母體出來之時,又要經歷狹窄的生門之苦。直到呱呱落地后,細膩的肌膚開始接觸塵界的各種刺激,猶如刀割鞭撻在肉體般的陣陣痛楚,外加肺腔開始吸入粗濁的空氣,面對這忽如其來的沖擊,對于一個剛剛來到這個世上的小生命而言,實在是一種生死的考驗,在古時很多嬰兒自出生之日就已病魔纏身了,而且早早夭折都與無法承受這出生之苦有極大的關系。
2
老之苦
人生有八苦
出生之后,便是通向衰老死亡之路。"老"這個詞實在是讓人不禁聯想到斑白發霜,佝僂倚杖的景象。而這里所說的“老”其實是一種從生到死的變化。當嬰兒出生后,在新陳代謝的作用下,身體便不斷地膨脹成長,骨骼、肌肉、牙齒等一系列生理上的變化會讓孩子們感受身體和心靈所帶來的痛苦,隨著年齡的增張,男孩子們喉結開始打開,逐漸失去了天籟般的童聲,女孩子胸部隆起,荷爾蒙的增強,情欲的升起,使得她們不得不面對種種生理變化所帶來的不適之痛,這便是所謂青少年所面臨的生理期之苦,都是由于身體催化變老所產生的一系列的身心煩惱。中年以后,肉體的成長趨于成熟飽和,便開始歷經退變衰敗的過程了。當我們不經意間提起鏡子對照,會發現臉上多了幾許皺紋或是白鬢,眼睛變得不再如過去那么清澈明亮了。這對于愛美的女性而言,無疑是致命的打擊,尤其當臉上的皮膚松弛,胸部下垂的時候,意味著更年期正悄無聲息的到來,為了擺脫這種痛苦,她們會試圖采取許多現代技術進行來選擇逃避,但是最終仍不能真正擺脫衰變之苦。
3
病之苦
人生有八苦
生病者十有八九,現代幾乎每個人大都處于病態的,亞健康的狀態,而真正的絕對健康者似乎早已不復存在了。疾病分為心理疾病和身體疾病,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物欲的泛濫,當代人最容易患上的疾病就是這心理疾病了,許多身體上的疾病也都由此引發。然而心理疾病又多是由于五陰熾盛所引起的,也就是第八苦,后面會講道。
雖然現在社會在進步,生存環境和醫療技術在不斷的提高,卻依然阻擋不了各種疾病的產生與擴散,且不說非典、禽流感、癌癥等這些重大疾病,就算是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腦血栓等病癥就足以摧殘一副健康的體質了。人無疾時萬般好,一旦害病百事衰。即便只有一個小小的普通感冒都有可能把人折騰的死去活來,更何況是其他了。記得我的奶奶去世之前就曾患有尿毒癥,在中醫學里這只是一種毒血淤積,敗壞腎氣的病癥,可以通過疏通下焦,排除毒素的方法來調理腎功能,但在西醫的界定里卻是一種腎功能衰亡,只能依靠透析的方式勉強維持生命的絕癥,那時的我還不太了解這種疾病有多么痛苦,后來才知道奶奶無奈選擇透析的方式來維持生命,其所忍受的病痛簡直是沁入心髓,欲罷不能的,自從得病以來她都從未踏實的睡過一個好覺,人也消瘦了不少,直至病終。有時細想一想病痛之苦,只有得病的人才能最清楚那其中的滋味,因此健康的體魄真的是用錢也換不來的奢侈品呢。
4
死之苦
人生有八苦
佛經上有一則有趣的小故事,說有一位很有財勢的大富豪,多年以來終喜得一子,于是滿月的時候就辦了一場場面浩大的慶生典禮,不論什么身份的人都可以前來慶賀。在大會上,這位富豪引以為傲的問眾人,都來談談他的孩子將來會變得怎么樣呢?有的人說會像他的父親一樣成為一位成功的大商人,有的人說將來必定是一位威震四方的大將軍,還有人的說會成為一位了不起的大長者,于是你一言我一語的競相回答,忽然就在此時從人群中冷冷地冒出來一句話:他一定會死!就在那一瞬間整個現場氣氛都凝固了,所有大眾都直勾勾的盯著那個人—一位穿著破爛不堪的乞丐,最后被眾人趕了出去。其實他說的并沒有什么不對,這個乞丐只是隨口說了一句實話而已,但是在大富豪看來,他需要的只是個夢,哪怕是虛幻的,也寧可制造出來沉溺于其中,不愿清醒過來安住于當下。
假如這個問題由佛陀來回答,他會怎樣說呢。其實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愿正視死亡,認清真相,心理學家曾指出人的恐懼多是來自對未知事物的無知。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終其一生,不斷追尋著幸福的生活,美好的將來,卻不知什么時候沉淪在物質與欲望的海洋里,迷失了人生的方向。我們活在一個又一個自我編制的美好夢幻之中,比如找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擁有一套敞亮的豪宅,開著最拉風的名車,和自己最愛的伴侶白頭偕老,生一個可愛的寶寶,賺很多很多的錢,父母無憂安享晚年等等,這就是我們每個人最平實的良好夙愿,也成為我們為之努力奮斗的動力,雖然最后或許還可以實現某種目標,但在某些方面卻和最初的想法大相徑庭,于是又開始新的幻想來作為替代品或延續品,從而開始新的追尋之旅,就這樣在自我意識的遐想中漸漸老去,直到死亡來臨,卻仍毫無防備,因此面對突如其來的,一直有所畏懼、并逃避的現實,只能無奈默默地去承受著對所眷戀的難舍割舍,卻又不知該何去何從的心靈孤寂之苦,即死之苦。
重點介紹后四苦:
……
待續未完……
閱讀 1609 投訴
精選留言
寫留言
1
z
好聽
3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