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查爾斯·狄更斯(1812~1870年)是19世紀英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生活和創作的時間,是19世紀葉維多利亞女王時代前期,畢生的活動與創作,始終與時代潮流同步。他特別注意描述生活在英國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以嚴肅、慎重的態度描寫開始覺醒的勞苦大眾的抗爭,但是,他的樂觀主義精神使他的作品中又不缺乏人性的真善美,以及對美好人生與社會的憧憬。《雙城記》是其在1859年創作,是一部歷史類題材小說。
? ?全文分為三個部分,復活、金線、風暴的痕跡。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通過一個因揭發貴族罪行被監禁18年的醫生曼尼特的一家及其相關人物跌宕起伏的命運,進而揭露一個時代人們的命運。文章以一組相互矛盾的排比句開篇點題,“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墮落的時代;那是智慧的歲月;那是愚昧的歲月;那是信仰堅定的時期;那是懷疑一切的時期;那是陽光明媚的季節;那是黑夜深重的季節;那是滿懷希望的春天;那是令人絕望的冬天;人們擁有一切,卻又一無所有;人們直接進入天堂,人們也直接進入地獄......”,激起了讀者對這篇小說的好奇心跟探知的欲望,想一探究竟這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時代。
? ?在初讀這本書的時候,這篇文章的人物似乎突兀的出現在你面前,你不知道他的過去,未來,以及他是否是全文的核心人物,使你忍不住嘀咕文章到底要表達什么樣的觀點,激發讀者閱讀的欲望,這也恰恰是作者高妙的寫作手法之一。開篇通過一系列的景物描寫烘托出了一種緊張的氣氛,特爾森銀行的職員、曼尼特小姐及衷心照顧她的女仆,酒店老板,鞋匠等一系列人物的巧妙引入,為下文的敘述留下了鋪墊。
? ?當看到街道上掉下了一個大葡萄酒桶時,附近的人們競相奔出,或吃土,或用身上一切能用的東西來蘸取地上的殘余液體,更有甚者,地上浸泡過酒汁的泥土都不放過.....你幾乎不敢相信,忍不住感慨,這是要多饑餓之下才會干出的事情啊!不僅覺得荒誕,且似看到畸形社會下對人的扭曲。饑餓無所不在舊社會下的人們身上。作者在此處極盡筆墨去描述,饑餓下人們衣食住行的狀態,如“饑餓被推出高樓,躲進懸掛在竹竿上和繩索上的破衣衫之中;饑餓以草屑、破布、木片和爛紙補綴著衣衫;饑餓依附在人們鋸下的小小柴片上;饑餓在無煙的煙囪下向下凝視,從鋪滿著不含一星半點殘余食物的垃圾的骯臟街道上向上遠望。記錄在他稀有存貨的每一小塊變質的面包上....”,饑餓與貧窮居住在一切適合他居住的東西上。生活在過去的人們似乎都特別能忍耐跟逆來順受,但隨著一切貧窮與壓迫的累積,人們情緒上的不滿像炸藥一樣由少聚多,似乎在等待那最后壓倒一切的一根導火索。
? ? 侯爵貴族的窮奢極欲,對待生命的無情與踐踏,一個孩子的生命在他眼里一名不文,讓你恨不得沖上去跟他講理,卻只能自己在書前喃喃自語,這是一個鮮活的生命,一個還未來得及綻放的生命,一個生不逢時的生命...即使他未逢一個文明開化的時代,他也是有權利生存的呀....聲音只留流散在空氣中,剩下一聲悵然的嘆息。
? ?當饑餓、貧窮侵襲著人們,當其中某一些人舉旗起義時,那效應就像一個小小的浪花投入整個平靜的湖面,激起千層浪。頓時整個社會像換上了一張狂熱病,他們自稱自己---愛國者。當人們打著大義的旗號去兇殘的傷害一些無辜的人,這個世界這時候看起來猙獰而恐怖,彌漫著報復的氣息。
? ?當善良的達爾西憑不經調查分析,僅借一腔熱血去救人的行為導致自己身陷囹圄,他的妻子跟岳父因去營救他也陷入了危險泥淖中。如果他生在中國,我一定要叫他讀孫子兵法,這種無腦式的英雄主義在我看來是要不得的。沒有簡單的做一些風險利弊分析,最后賠了夫人又折兵。整本書的風格頓時變成了如何營救達爾西,步驟一,嘗試二......
? 卡爾頓在盤問一個密探時,他用一種漫不經心的態度,對于他心中秘密籌劃的事情和對付他要對付的人是很有幫助的,這使他辦事快而富有技巧。他洞察世事的眼睛看到了這一點,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它。這是一個充滿矛盾的人。
在法蘭西,雖然有各種各樣肥沃的土壤和良好的氣候,卻沒有一棵草,一片葉,一道跟,一條枝,一顆胡椒的生長條件比這一恐怖事物更利于發育成熟。就如同在相同的鐵錘下,人性被壓軋的變了形,那么它就會被扭曲成同樣悲慘的狀態。播下掠奪與壓迫的種子,那么就會結果同樣的惡果。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不管在什么時代,普通百姓只想過吃飽穿暖這樣循規蹈矩的生活,但在戰爭時代,這種小小的愿望都成了奢侈。
? ?初看這本書時,作者較高的語言水平與背景描述能力,使文章顯得生澀難懂。但一旦讀懂,又覺得充滿時代的悲傷。卡爾頓從迷茫找不到自我的一個失敗小跟班,到最后為了自己所愛的那一抹溫暖,選擇成全與自我犧牲,平靜堅定的面臨死亡,他完成了自我的超越。描述露西的女仆普洛斯小姐為了阻止徳伐石太太查明真相而傷害自己愛的小姐,平生從未干過一架的她竟與人扭打了起來。黑暗與混亂讓人絕望,但愛卻讓人勇敢。
? ? 姑且不論解讀這本書能力的好壞,但慢慢嘗試著去提煉自己的思想,作者的觀點,這本身就是一種進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