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花了十幾年甚至二十幾年的時間,在學校里學習、接受教育,到底是為什么呢?
收獲知識?獲得認可?享受樂趣?這些都是,這些也都不是,我們是希望通過教育改變命運,為自己帶來想要的生活和尊嚴,有能力做想做的事,拒絕不想做的事。
可現實往往是,畢業了,我們戰戰兢兢的通過層層面試,卻不得不在一家操蛋的公司,從事一項糟糕的工作,唯唯諾諾的期望得到一份連精神損失費都不夠的薪水,于是我們想到了離職,換一份工作也許會好些。
可跳來跳去你就會發現,沒有哪家公司是不操蛋的,只是程度不同,內容不同而已。
有的公司經常加班,有的離家遠,有的工資低,有的壓力山大,有的領導是虐待狂,有的爾虞我詐,有的全是關系戶,有的動不動就撕成一團。
也有很多公司經常拿“企業文化”說事,其實企業文化只是公司中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總和,并不能作為剝削你或者挽留你的借口。
看一家公司靠不靠譜,2個維度就能衡量:錢和知識。簡單說,“錢”就是一個月你的凈收入是多少;“知識”就是你在這能學到什么一技之長。在操蛋的公司里工作,你可以用錢和知識,治愈自己的創傷。
扯遠了,我為什么要離職?
馬云爸爸說過:“員工離職的理由只有兩個,錢沒給夠,心委屈了。”但大家都是成年人,不會因為受點委屈就放棄工作,委屈的原因還是錢沒給夠。
我認為離職的動機很單純,就是“賺不到錢”和“學不到東西”,兩者只要具備一個就會降低員工的忠誠度,兩個都有的話,說明你該離職了。
瀟灑離職前,請看看這里:
(1)提出離職時,要有好態度。
許多人在提出辭職時,都是一副“老子不伺候你”的樣子,要多橫有多橫,其實這樣很不好。
一方面會影響你的形象,俗話說,分手見人品,其實離職更是鑒證人品的時刻,行業圈子并不像你想的那么大,要積累好口碑;另一方面,考慮到下家可能進行“背景調查”,你罵罵咧咧的把領導全家問候個遍,你覺得她會說你好話么?
和你的老上司、坑同事保持良好的關系,離職后,請大家坐在一起吃頓散伙飯,一笑泯恩仇,不僅是良好道德修養的體現,也可以把人脈資源承接下來。
(2)最好的離職理由:個人原因。
之前看過一個小段子:
某同學:老板,我不干了,去A公司。
老板:你等等。(拿起電話,打給A公司老板)張總,是我啊,你不厚道啊,來我們公司把誰家那小誰挖走了。
A公司老板:這事我也不知道啊,我馬上讓人力資源部門把OFFER取消了。
某同學:……
使用“個人原因”離職,可以很好的隱藏下家,防止公司從中作梗。但主動辭職是領不到失業金的,得公司裁員辭退你才行。(這個也是可以和公司協調的,如何操作自行腦補)。
申請離職的借口,最好結合家庭實際情況,想一些讓人無法拒絕的理由,比如說:老家有急事、去給親戚打工。
過程中,態度要和藹,理由要靠譜,意向要堅決,不能扭扭捏捏,要表現出多干一天就會死的樣子。
(3)離職必須做的事
離職需要提前一個月書面申請,口頭協議沒有法律保障。所以當你真的決定辭職時,請把書面《離職申請》交給HR,并要求公司簽字,如果公司拒簽,就郵寄給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并發一封電子郵件提醒。
做好工作交接,安排好手頭上的事情,和客戶打好招呼,與對接部門說明情況。一定要開到《離職證明》,并把自己保險的事情問清楚。
(4)離職前,最好先申請加薪。
在職場上,委屈大多可以通過金錢治愈,再給雙方最后一次合作的機會,離職是無奈的手段,就像核武器、誅仙劍一樣,煞氣太重,往往兩敗俱傷,不可輕易祭出。
提出加薪前要先打探市場行情,結合自身能力,給自己一個大致的評估,不要覺得談錢傷感情,真正的感情都是在把錢的事解決明白后,才產生的。
和老板談加薪,既不要唯唯諾諾,更不能吊炸天,找一個合適的借口,可以是:還房貸,交房租,家庭壓力大,孩子上學供不起,親戚生病藥費高等等,千萬不要說下家給出了多少錢。
根據我的經驗,老板要么當場痛快答應,要么就用“過段時間”、“過完年”、“下次漲工資時”之類的借口推諉。這時你就要和他約定明確時間,比如2016年12月前,到手的收入必須達到多少多少錢。要不然,呵呵……
寫在最后
我做HR面試的時候,見過沖動放棄公務員身份到處找工作的,也見過破產公司老板來應聘的,甚至還見過好久找不到工作當場崩潰的,靠譜的工作并不如你想象的那么好找。
根據某招聘網站的抽樣統計:一家公司中48%的員工,都有過強烈的離職念頭,特別是身邊同事離開后,這種情緒會到處彌漫,但是全公司高達93%的人,其實更適合自己目前的崗位。
你現在的位置,就是最合適你的位置。
離職前先清空你的內存,放下你的委屈,考慮清楚這樣做是否真的值得,站在朋友的角度,分析利弊,和自己來一場頭腦風暴。
每一份工作,都是你靈魂的站臺,你以為是歸宿的,也許是過渡,你以為是過渡的,也許是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