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婆婆,今年七十多歲了,可看上去只有六十出頭,瘦而精神,樂觀開朗,善良而又樂于助人。聽愛人說,她是下放知青,農活做的都不是太好,好在以前有奶奶幫襯,后來有大姐幫忙,所以雖然生了五個孩子,也都一一拉扯大了。
? ? ? ? 都說婆媳關系難處,我并不覺得!我第一次見婆婆就覺得她善良,好處。沒事的時候,她總喜歡絮絮叨叨的說個不停,說愛人姊妹幾個小時候的故事,說自己老家的故事,說鄰居燕戶人家的可憐……,單獨與她在一起,你永遠不會感到孤單與寂寞!每每遇到有人需要幫助,她總是毫不猶豫!
? ? ? ? 俗話說“慢工出細活”,婆婆雖然干活很慢,但是卻十分干凈、講究。我生兒子那會,她從老家來照顧我的月子,正月里雖算早春,卻還春寒料峭,而她每日除了盡力照顧好我以外,還要給兒子洗尿布。有一次,我忘了給兒子換尿布,兒子把臭臭拉滿了尿布,惡心的臭臭染黃了白色的尿片,我要扔了尿布,可婆婆二話不說,笑瞇瞇地端著尿布盆,拿著透明皂和刷子就去菜園旁的小池塘邊了。說實話,在媽媽去世后的日子里,我一度感覺生活中缺少了最重要的一個人,而婆婆待我如親閨女,彌補了我心中的缺憾與傷感!那天上午,婆婆蹲在池塘邊洗尿布一定很久很久吧,只記得我當時一直在焦急的等待,待婆婆再回來時,卻滿臉的驕傲與得意地炫耀著她總算給孫子洗白的尿布,那時那地的她像個孩子似的快樂卻毫無怨言!而且特別享受著照顧我和兒子的辛苦!每天樂呵呵地,而我卻幸福地享受著婆婆帶給我的母愛。
? ? ? 上班的日子,我和愛人都很忙。兒子一周歲后直到入小學前的幾年里,一直與公公婆婆一起生活。那段時間我和愛人回去的次數挺頻繁。說來慚愧,迫切而頻繁的回家,其實更多的是因為想兒子??赐牌艆s放在了其次!每個雙休日,二老都會早早的準備了飯菜,等著我們,而做為兒子兒媳的我們,給予他們的愛和關心卻遠遠不及他們給予我們的。愧疚之余,我只有對自己說:“要好好盡孝,待公婆要像待自己的親生父母一樣!”對兒子說對老人要孝心。日子雖然平淡,卻很溫馨!我和公婆之間沒有代溝和不悅,每次回去,依舊聽著他們的嘮叨,每次臨走時,總能聽到:“東西拿好了嗎?鑰匙沒忘吧?工作要細心;照顧好自己;孩子放這你們放心;這是自家種的小菜,帶著,吃的放心……”,那是一種別樣的幸福!
? ? ? ? 我感恩生活中每一個愛我的人,沒有哪一個對你好是應該的,即便是自己的父母,所以我總生活在陽光里,盡我所能的愛著每一個愛我的人,盡我所能的去愛每一個需要關心的人。
? ? ? 隨著孩子的長大,工作的繁忙,我們回去看父母的時間也越來越少了。除了法定假日,逢年過節,回家的時間只能由原來的每周一次變成每月一次,甚至更久了。即便如此,他們仍舊特別開心!再回去時,總能聽到婆婆向街坊鄰居介紹說:“這是俺二媳婦,教書的那個,呵呵,她會自己開車……”每每這樣介紹,總能看到婆婆一臉的幸福,滿滿的驕傲!其實,無論會教書還是會開車,都不是特別了不起的事,婆婆之所以這樣滿足而又幸福的介紹,一切都是緣于對我的愛呀!
? ? ? 又一次放寒假了,我們準備搬新家去了。那天,我在準備行李,婆婆忙著帶我去定制棉被的地方,見著老板,她仍舊樂呵呵地對老板說:“老板,都是熟人,便宜點,這是俺二媳婦,烏龍教書的那個……”,有好幾次我都暗笑她的迂,“教書的”倒成了她口中我的金字招牌,過后想想自己那時那地真是太聰明了,竟不能理解一個老人的心,慚愧至極!接著她又忙著給我看著定制棉被,再一床床的送回來;弄好被子,又忙著給我裝自家菜地種的黑油油的傳心菜,綠的滴翠的湯菜,香噴噴的蒜苗,還有她親自泡制的小菜……
? ? ? 養兒方知報娘恩。隨著兒子的慢慢長大,我已習慣于享受婆婆的嘮叨,公公的叮囑,習慣幸福地帶上婆婆自制的小菜,習慣驕傲地聽著婆婆的夸獎:“這是俺二媳婦,烏龍教書的那個,自己會開車……”慢慢地,我讀懂了他們的愛,其實很簡單:他們幸福著我們的幸福。或者換句時髦的話說:我們是幸福的,他們就是快樂的!心與心是有感應的,做為小輩的我們也應幸福著他們的幸福,多點關心,多點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