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當年“日不落帝國”的心臟,是莎士比亞的故鄉,是牛頓、達爾文、瓦特、丘吉爾長眠的地方。這里有世界三大博物館之一,這里還有倫敦的標志性建筑—塔橋。)
歐洲建筑整體凝重、厚實、精細,這好像是他們的傳統。他們好像把每個建筑都當成一個傳世之作來對待,而且把那么多的情感都投入到建筑中去。
我們游覽了泰晤士河,河上千姿百態的橋,河中穿梭往來的船,盡情展示著泰晤士河的風采。據介紹,由于倫敦多年來非常重視河流的治理,河里的魚已經達到了100多種。
泰晤士河發源于英格蘭西部,綿延320公里,流經倫敦進入大海,在這條河流上留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是河上的塔橋。
塔橋是倫敦最具特色的標志,塔橋的特色在于兩個橋墩是兩座高高聳立的方塔,使它成了泰晤士河的一座天橋。在歷史上,倫敦塔橋被稱為倫敦的正門。它是泰晤士河上28座橋梁之一,橋身由4座塔形建筑連接而得名。這座建于1886年的塔橋,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整個建筑完好無損,氣勢依舊。塔橋分為上下兩層,上層行人,下層行車,海輪通過時,下層橋面就會向上翻起。塔橋已成為英國國家的標志性建筑。
到倫敦不到塔橋,就如同到巴黎沒到埃菲爾鐵塔。所以,到倫敦的都要在這個地方留個影。我和劉先生在塔橋照了幾張照片后,就順著路往前走,走到不遠的地方,見有不少白帆游船整整齊齊地停在岸邊,我倆順著臺階就下去拍照。我們后面的朋友們正準備下來的時候,一位老外不知從哪里出來,向我們擺手,我們不知其意,一會兒導游過來告訴我們,這是私人游艇俱樂部,私人的地盤不許拍照和參觀。
東西方的生活差距還是不小,中國人剛剛興起買私家車,人家已經擁有私人游艇了。不過中國人真應該滿足,短短的二十幾年的改革開放,使我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飛速的提高,如果是十年前一般百姓家誰要說買私家小汽車,別人一定說你大白天說夢話。中國按照目前的速度,再穩定發展十年二十年,擁有私人游艇也不會是個別人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