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 一行禪師 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平和喜樂地成就事業
正念
所謂正念,即我們全部的注意力都投注于當下所發生的一切。
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都可轉化為正念的修行,無論是刷牙、洗碟、行走、飲食還是工作。且理所當然,正念的對象不應該僅僅是積極的事物:當喜悅顯現,我們就于喜悅修習正念;當憤怒顯現,我們則于憤怒修習正念。無論何種強烈情緒生起,如果我們懂得對它執持正念,悅納它而不是一味地壓抑或是被它影響,如此,轉化過程就能開始并得以尋得更多的喜悅、平和與覺知。
回歸當下,放下對過往將來的心念,這便是止。我們修止,如此便能夠與自我,與周遭世界同在。習得止,我們便能觀;習得觀,我們便能理解。如此,理解、慈悲、安詳與喜悅就在我們面前顯現。為了全然安住當下,與我們的工作、同事、朋友和家人同在,我們需要學習“止”這一藝術/方法。只有停下來,專注于當下正在發生的,我們才能夠生發喜悅、覺知和慈悲
立愿
清晨醒來,
微笑。
又是全新的二十四小時。
我發愿全然活在每一秒,
并以慈悲之眼觀一切有情。
如何應對工作中的爭端
我們自己,而不是他人,是造成痛苦的主要原因。別人只是次要原因。如果明白這一點,我們就不會那么生氣。如果深入觀察我們的憤怒,我們就會知道它來自于誤解,來自于錯誤的認知和觀點。而一旦意識到這一點,我們的憤怒就轉化了,也覺悟了。
撫平憤怒的三句話
第一句:“親愛的同事(或朋友):我很痛苦,我很生氣。我希望你明白我的感受。”
第二句:“我在盡力轉化情緒。”
第三句:“請你幫幫我。”
諦聽
所謂諦聽,簡簡單單,就是以一顆慈悲之心去傾聽。
五正念修習的詳釋
第一項正念修習:尊重生命
第二項正念修習:真正的幸福
第三項正念修習:真愛
第四項正念修習:愛語和聆聽
第五項正念修習:滋養和療愈
滋養快樂的三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善于發現幸福,看到我們的身體和周圍一切已經存在的許多快樂的條件。
第二種方法是憶苦思甜,回顧過去的不幸,珍惜當前的幸福。
第三種方式是安住當下,悲喜不驚,修習與人生悲苦喜樂共處的生活態度,接納并包容痛苦,而不是抗拒和壓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