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兒子的媽媽,我常常覺得我做得很好,跟他的連接很好,也有高質量的陪伴??墒墙裉煜挛缈措娪暗臅r候我兒子卻抗議了!他說我陪他玩的時候不專心,陪他看電影的時候不專心,跟他說話的時候也不專心。我反駁說我很專心地跟你在一起呀,我都沒出門一直跟你在一起呀。兒子不再說話了,默默地看著電影。
這一幕是不是很熟悉呢?最近很多來咨詢的孩子都是因為不上學被父母送來的,我常常會提前詢問一下父母孩子不上學的原因,幾乎所有的家長都說是迷戀電腦手機游戲,也有個別家長很誠實的回答不知道。
孩子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突然不上學了呢?我今天不想討論不上學這個行為,我想就不上學這個行為背后的真相談談我的個人看法。
我認為孩子絕不是突然不上學的。在這個行為出現之前孩子已經明里暗里的提醒過家長很多回了!問題是家長們聽到了嗎?聽到心里去了嗎?如果你聽到了你又是如何回應的呢?你的回應的方式是你的孩子想要的嗎?如果不是孩子想要的,那是誰想要的呢?你又做了什么呢?
父母們較為普遍的做法是:首先、不相信孩子會有不想上學的想法,所以打個哈哈就過去了,似乎從來沒有發生過;其次、打壓孩子,強迫他把不想上學的想法咽回去,這個想法太可怕了,怎么能隨隨便便就拿出來呢,趕緊憋回去,連孩子說出來的機會都不給,也許你讓孩子正常說出來了他關于上學的負面情緒就釋放出來了;最后、對孩子進行內疚式教育,過去沒讓孩子看見的不容易這會兒就如數家珍的全部倒出來,目的就是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為了你這個熊孩子真是上刀山下火海死里逃生歷盡千難萬險都是為了你,你不報答我你就對不起父母對不起全世界了;還有一個更重要也是父母們最害怕的,就是所謂的一些普世價值觀:不上學就上不了大學,上不了大學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過不上好日子,男孩過不上好日子就娶不到好老婆,女孩嫁不進豪門,沒有好老婆沒有豪門將來就生不了好孩子,生不了好孩子就上不了大學………我管這一條叫“嚇死人的循環邏輯”。
到這里不知道有沒有人覺得孩子不上學這件事唯一跟孩子有關的就是孩子沒有在學校這個事實,其他與這個事實相關的都與孩子無關,反正我是這么認為的!
孩子只是通過自己的行為把“家庭的病”顯化了,也就是說孩子是癥狀,病根在家里!
家庭成員之間能夠彼此溝通并一致性的交換意見嗎?成員之間能彼此聆聽對方嗎?每個成員能允許自己把真實的或脆弱或無力或憤怒的情緒呈現給其他成員嗎?成員之間能夠彼此接納對方的情緒并給予高度關注嗎?你能同意自己支持對方嗎?如果你沒有力量支持對方,那你能真實地表達嗎?你能給予的支持和幫助是什么呢?
每一人都先來問自己以上的這些問題吧!你就知道你有多久跟你的孩子你的愛人在一起了!
我和你在一起,不是我的肉身跟你在一起,而是我的心跟你在一起!以前我陪兒子的時候我會時不時地刷微信看手機,孩子努力的想要用好看的電影作為紐帶把我和他連在一起,而我卻視而不見!直到孩子沉迷于手機游戲,我才真正的開始看見他了,當我看見他的時候我們就真的在一起了,我們都專注于我們在一起的時光而全然忘記了手機游戲網絡游戲這些“好東西”了!
我和你在一起,不是糾纏在一起,不是溶解在一起,不是平行宇宙也不是兩個世界的并存!
我和你在一起,是尊重彼此的不同,是分享彼此的想法見解,是理解彼此的脆弱無助,是可以獲得支持也允許對方不支持,是接納你可以是你我可以是我,是允許你做你自己我做我自己,我們彼此獨立卻又彼此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