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去春猶在—走進古稀之年孫玉榮的勵志故事?
100集系列公益微短劇《一路驕陽·老來潮》第一集,走進了北京知性女模特隊,從隊長王祖儉老師那里獲悉,了解了一位70多歲的長者孫玉榮的勵志故事。現今步入老齡化社會,也希望長者們能從中汲取點孫玉榮老師的生活態度、理念,可以從中受益。
第一次見到孫玉榮老師,她滿頭白發、外表慈祥,非常的健談。她經歷過各個時代的變遷,臉上卻看不出一點疲憊衰老之色,仍然身材挺拔,精神爍爍。
看到現在的孫玉榮能讓人眼前一亮,她就像中老年時尚的代表,也許大家想象不到,其實她也經歷過病痛。在孫玉榮57歲生日的那天,她接到了乳癌的診斷報告,之后就開始手術、放療等一系列的治療。終于恢復到了正常生活,孫玉榮的選擇是,不再把自己當做病人,走出了家門。第一個選擇是報名上了老齡大學,學國畫山水、重彩花鳥、手繪、布貼畫、工筆畫,這一學就是九年。
孫玉榮的生活比較多元化,畫畫只是愛好之一,她還喜歡旅游,在社區參加舞蹈隊,在街道步入老年模特隊,閑暇時學朗誦、表演、每天都過的積極又快樂。
據孫玉榮介紹:我知道學的太多哪樣都學不精,我不要太精,主要是鍛煉身體增強體質,還要在精神上充實豐滿自己,提高內涵與修養。雖然不精吧,但卻能提高自信,精神面貌確實也有了極大的蛻變。
現在的孫玉榮,站在你面前,穿著時尚、待人和藹、思路清晰、說話有條理還詼諧,真的令人羨慕。
孫玉榮回憶說:自己今天的現狀得益于一篇文章的啟發,文章中提到,我們這把年紀,到了也應該自私一點的時候,年輕時心中所想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到中年做的是為父母盡孝為子女奔波,現在老了,回想過往我們可曾為自己想過做過些什么呢?沒有,真的沒有。我們對自己喜好的,向往的東西放棄的太多了。若現在想彌補其實還來得及,我感覺我們其實還很年輕。想明白了就去做,去彌補以前未達成的心愿,去做自己喜愛,想去完成的事。其結果,造就了現在的我。退休后的這十幾年是我最快樂滿足的時光。我感謝支持我的親人!感謝教導我的老師!感謝幫助我的朋友!因為有你們的陪伴我才無比的幸福。
孫玉榮的身上在散發著光和熱,她的故事在影響著身邊的人以及普羅大眾。長者們都為國家和社會奉獻了大半輩子;退休之后他們終于可以多些時間給自己了,去完成年輕時沒有機會完成的藝術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