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網絡發達的如今,想要找到昔日的同學、小時候的的玩伴、共事幾年的同事,只要你是有心,絕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這幾天同學群里消息一直就沒有消停過,因為有老師和同學在他鄉相遇。重聚的興奮之余,使得他們很快便籌劃起一年后于國慶節同學聚會的事情來。
還記得將近二十年前的自己,由于特別喜愛唱歌,也因為少不更事,有著不知天高地厚的輕狂,根本沒想自已水平如何,便抱有一腔熱血參加了校園十佳歌手比賽。
由此也結識了不少喜歡唱歌、喜歡那個年代最盛行溜冰等一些玩樂的朋友。當然,得益于家庭環境影響,生性厚道的自己在學校人緣也相當不錯(起碼自認識如此)。
三年求學時光時間過得飛快,很快我們便畢業各奔東西。還清楚地記得我們幾個姐妹躺在宿舍床上一起暢想未來的時候,在嘰嘰喳喳的討論聲里許下了十年再見的諾言。嘻嘻哈哈笑著說到時候一定把各自老公和小屁孩也一起給帶上。
畢業后找工作、找對象、結婚、生孩子、買房這一系列沉重的現實一一無情地擺在我們面前,讓我們不得不拼盡全力一一去解決。
且不說同學們從前家境或者他們的腦袋靈光等先天優勢,畢業以后,由于各自努力程度、自身技藝熟練程度、以及各自機遇不盡相同,差距慢慢地在時光流逝中無形地拉開了。
而眼高手低卻并無太多實際才能的自己,認識老公后便一直一起經營著一個小店數年。那個時候競爭遠遠沒有如今這么大,兩個人因都不具備商業頭腦,對商品根本不懂得怎么通過營銷去取得業績,對熟人朋友價格都很實誠。
好在店由于處在繁華地段,不愁人流量,最開始的我們雖手頭并不寬綽,但心態也不至于如現在會由于競爭壓力太大而過于焦慮,在那個小小的縣城就那么悠哉悠哉生活了幾年。
到了近幾年,由于諸多原因放棄之前的小店,轉了戰場。但一直是不溫不火且慢慢呈低迷狀態之勢,故一直寂寂無聞地生活著。
這期間,也參加過幾次初中同學的聚會。畢業后最早開始的那次聚會,興許是大家暫未穩定,差距也并不是太大,大家都是單純奔著聚會而聚會,所以一起玩得很開心。
后來參加的聚會,由于每個同學的境遇不同:或許有的高升、或許有的同學開辦了屬于自己的公司且業務越來越廣泛賺得盆滿缽溢、春風得意之際絕不忘遞個名片給對方,倘若有業務千萬記得要第一時間聯系他;
而有的遭遇了一些家庭變故導致心身疲軟,聚會純粹是打發一下有些讓人生厭的時光,總之去了的同學們或許是自身經歷不同、接觸人群不同,總是讓人感覺似乎慢慢地就少了一點什么味道。通常就是最初多年再次相見的激動加上客套的幾句話后各自找個座位坐著,從前和哪位同學走得最近,現在也是一如既往地湊到一起沒完沒了地熱情訴說著。
聚了大半天后,有些同學若不是從另外同學口中隱約知道哪個同學叫什么名字,否則有些由于太久未見容貌及體態變化而導致同學名字和人根本對不上號也是稀松平常之事。或者,有些同學呆上許久相互連話都沒說上一句的情況也是有發生。
散會后,保有聯系的同學一旦有空想起就會彼此聯系著。而陸陸續續新加的同學微信,不過僅僅是成為彼此微信僵尸中的一員而已。
最可恥的莫過于平常不聊天不聯系也罷,倘若他們的母親六十大壽生日之際也會發條微信給你,邀你一同前往。
面對這種同學,無論是同學時期還是畢業以后,梳理清我們彼此之間的關系后,果斷選擇不去。
我們的關系僅僅同學相識一場但絕對止步于要好的那種,連你媽什么模樣都未曾得知,又何苦打腫臉充胖子、去假裝熟稔套近乎、湊這份沒必要的熱鬧?抱歉,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已然不太輕松,實在沒有那份精力奉陪。
再回到目前這個同學群里討論的聚會問題來,記不清具體是五十幾位同學了,但大家基本都是來自省內的各個地市。長沙、常德、岳陽、株洲、郴州、懷化、婁底和邵陽居多。
能夠在茫茫人海中相識相知當然是緣分,而緣分之深淺、大家彼此之間的印象也大都止于學生階段。也就是說,在學校哪幾個同學最要好,畢業后通常也會保持斷斷續續的聯系。
但由于各方因素引起,有些最最要好的同學也會因為借錢而反目成仇,有些從前要好的朋友由于她的自身努力已經達到人生顛峰,因所處階層不同而慢慢漸行漸遠的疏離感則終不能避免。起碼我知道的幾個同學已是幾千萬的身家。
由于差距太大各自無法企及、人生所處階層高低程度以及因財富帶來的三觀改變難以同回到一個頻道,同學之間那種相互平等對待的關系起碼在我內心已然不復存在。
畢竟你聊你飛往哪個國家好玩、又看中哪款豪車、又或者哪日得飛往某個城市開一個什么重大會議,而我,還得日復一日的如螻蟻般討生活。
人是一種有感情的高級動物,一起朝夕相處三年的同學我就一點點也不曾想念嗎?當然不會,恰恰我是一個非常戀舊的人。連同同學大哥在我生日之際送我一個小小記事本,首頁寫有他的贈言,有次回老家偶然看到,那一頁還一直被我放錢包里面保存著呢。
會懷念學校食堂里早餐的圓粉另加一根油條,懷念周末去校外改善伙食,一起嘻哈著跑到那個店品嘗胖妞做的各種美食;懷念和宿舍眾多姐妹們一起去公共澡堂洗澡有些放不開羞澀的自己,懷念那個時候無憂無慮、單純而又快樂的學生時光......
同學朋友講究的是志趣相投、三觀大體一致,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也!時間似沙漏,最真摯的情誼一定不會因時間、外界因素而影響。?
所以人與人之間的聚散終有它的定數,有的人走著走著就散了,有的人走著走著就是一輩子。
感謝多年來一直保有聯系、歷經世事滄桑還能互道衷腸的同學朋友,也非常感謝為同學重聚而辛勤聯系散落于天各一方的每一位同學;當然同樣也感謝昔日好友多年來一直潛藏在我的QQ、微信朋友圈,倘若互有聯系方式都從未想起要聯系,那么請說說、思考片刻,那么勞心費神去弄一個聚會又有何意義?
最后說說一個關于聚會的故事,和老公在一起已將近十一個年頭了。而這個約定從我認識起就有了。
加他一起大概有八九位同學吧,每年每當其中一位同學生日,便會請彼此或家中或餐館聚一聚。可全家一同前往,前提是都不帶任何禮物。當天生日的那位同學全權負責飯菜及玩樂的場地,每位到場的男同學各發一包香煙。而玩樂范圍興許是找個場地一起打打籃球,或是打打小牌而已,絕不會讓彼此因聚會成為負擔。
只要有空,他們都會遵守這個多年來的約定。他們中有些是開著寶馬過來,有的如我們般過得平平淡淡,但見面后錢絕不是談資,談論的或許是球賽,或許是舊日時光的某個笑話,又或是美食。
他們聚會的意義是什么?或許是與舊時光里的朋友與自己一個擁抱的理由,或許是利用聚會好好放空一下有些累了的自己,是單純同學一場相知相伴相惜的聚會。無論時光走得多遠,亦無論貧窮富有,他們的同學情誼始終不變。
當然,這也絕不是懷有目的性與功利性的聚會,絕不會因聚會而炫耀、攀比與攀附,有錢沒錢該吃飯時夾點菜、該喝酒時干一杯, 酒足飯飽之際,大家又各自高高興興地離去,富有與貧窮都互不打擾。但各自家中有事必定又會重聚一起。
或許,這才是同學朋友聚會的真正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