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今天是老薛的生日,我不是老薛的粉,但我想在今天為老薛寫點什么。
? ? 第一次聽老薛的歌,是五年前聽過的《認真的雪》,有人說“聽懂薛之謙是經歷,聽不懂是幸運。”五年前我還是一個初中生,沒有經歷沒有故事,只是覺得歌詞里有幾句聽著讓人很悲傷,那種悲傷或許是對歌詞里愛而不得的愛情的同情。
? ? 再次聽老薛的歌是《我好像在哪見過你》,把我聽哭了,真不知道沒有故事的女同學是怎么被感動的,老薛在微博上說這首歌....
是這張專輯里我最喜歡的...
是流著淚寫完的... 是自私的...
是唱給有故事的人聽的....
當時我還是沒能理解老薛,直到我在某個電臺聽了一篇關于老薛的文章,寫者有意,聽者無情,誠然,聽第一遍我的確沒聽出什么感情,直到文章讀完放起《安和橋》時,我決定再聽第二遍,第三遍,第四遍……當我把文章的每個字都聽得清清楚楚的時候,我開始悲傷了。
? ? 如果說每首民謠都有一個故事,那么薛之謙的故事用《安和橋》來詮釋在我看來最好不過了,為什么我不說《安和橋》的故事用薛之謙來詮釋?因為宋冬野創作《安和橋》的動機是家,也就是說這首民謠完全與愛情不沾邊。宋冬野說:“從我開始做音樂,我就一直想寫一首關于安和橋的歌,可總是覺得不管用什么語言什么旋律,都說不清我對安和橋的感情,更表達不出我對奶奶的感情。所以算起來這首歌大概一直拖了五六年。”?
? ? ?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聽歌的人有一千個故事。宋冬野的故事是家,是奶奶,是他逝去的青春。而老薛的故事是他的前妻高磊鑫。
? ? ? 老薛在上海的演唱會上兌現與前妻的承諾――要為她彈吉他。一向唱歌清楚的老薛卻在唱《安和橋》的時候聲音就含糊了。一個人有多不正經就有多深情。我們可以看看當時臺上的老薛是什么樣的姿態。
? ? 我感覺老薛唱的時候有種快哭的感覺,可是他沒哭我卻哭了,老薛唱著:“用力愛過的人不該計較。”就像《安和橋》的歌詞一樣:“我知道這個世界每天都有太多遺憾。”既然都已經過去了,那么就放過自己吧,還是希望有一天,等待的人可以放生自己,能好好地和自己以及這個世界和解,然后在滄海桑田之后對曾經的自己說不等了,就當風沒吹過。老薛唱完后馬上由深情轉為那個逗逼的他,表面嘻嘻哈哈,其實他內心里卻在默默承受著一切,他把悲傷留給自己,把快樂帶給我們。一面他要釋懷過去的愛情,一面他要繼續堅持自己的音樂夢想。
? ?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我們是無力回天的,比如感情,不愛了就是不愛了。電影《一天》里有句話:“不要以靈魂知己的名義,去等一個不該等的人,去蹉跎不該蹉跎的青春,這個世界上,有些人,有些事,比愛情這種東西,更容易感動。”那么對老薛而言,音樂,或許才是更容易感動自己與我們的東西吧。
? ? ? 最后,來說說一個沒有故事的女同學的我,我喜歡從音樂里聽別人的故事,去感受去理解故事的主人公的心情,所以即便沒有故事,我卻像極了有故事的人,被別人感動,被自己感動。感動不過一時的情愫涌起,就像只有經歷過才能深刻的理解別人的故事一樣。
? ? 今天是老薛的生日,希望你能在自己音樂的路上越走越遠,也希望你在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放過自己。
? ? ? 網易云上有人說:“我為什么喜歡薛之謙?大概是他不能被世界溫柔以待,卻依然善待這個世界。”
? ? ? 多想告訴老薛即使有些人不是你的粉,但是那些人很喜歡你的音樂,比如說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