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性地抽離自己的情緒,思考。這樣可以更接近真理。
確實如此,不過感覺離著頭腦近了,離著心跳遠了。
動心的事,與動腦的事情如此不同,但我確沒有仔仔細細地比較過。聽從內心的聲音,我們才能找到真實的自己。
頭腦告訴我們有很多好玩的事情,內心也會。年幼的時候驅動我們的力量不應該是頭腦,而是內心吧。即使是現在看來無聊的舉動,在那時也覺得興致盎然。
百思不得其解,究竟如何一步步建立了理性的城堡,將感性封印在最厚重的石棺中。
然而我知道,馬虎大意的學生考不到好的分數,喜歡特立獨行創作的人會與標準答案擦肩而過…凡此種種因果,在學業中凝結,在事業中延續。
有時候,想殺死自己的理性,讓我回歸到年幼的純真,去去傾聽不羈的內心,讓我的心緒可以順著指尖流淌,匯成一條生命律動的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