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寫作時,減少副詞和形容詞的使用,反倒提升了寫作的效果呢?
寫作是作者和讀者交流的過程,所以這個過程和教育有類似的地方。寫的越簡單,讀者也越容易接受。但是寫的簡單,是因為仔細(xì)考慮組織過的,而不是簡陋。
本來就可以用對話來表達(dá)的東西,反倒用副詞和形容詞來表達(dá),實際上是筆力比較弱,沒有寫出真實生動的對話。
既然對話不生動,文中又有許多冗余的文字,讀者在閱讀時要么跳過,要么難以有效的接受信息。從而讓文章產(chǎn)生的效果打了折扣。
真悲者不哭而哀,真怒者不發(fā)而威。
這讓我想起了托爾斯泰,他寫作時投入并樂在其中,他對小說中的人物感情很真實,所以他表達(dá)出來的東西也是真實的。
只有當(dāng)作者的感情是真實的,他才能把那種感情寫的很真實,這很簡單,但很難做到。很少有人能沉浸進自己作品的時間不受打擾,這也是托爾斯泰大清早起來寫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