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我的生活似乎總和“散場”這個詞撇不清關系。
? ? ? ? ? ? ? ? ? ? ? ? ? ? ? ? ? ? ? 一
新學期伊始,我原教班級的學生都已順利升入中學了。隨著他們每個人就讀學校的塵埃落定,作為他們的班主任,他們的語文老師,以及班級微信群的群主,我總算完成了學校賦予我的各種使命。回顧這兩年來的歷程,盡管一路走來有些膽顫心驚,但我甘愿殫精竭慮。面對一切,無論贊譽,還是質疑,我甚感無愧于心,無愧于學生,無愧于家長,無愧于學校。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終于到了和孩子們,和家長們說再見的時候了。
晚上,我在群里發布即將解散班級群的消息過后,很多家長和孩子表示不理解,并堅決反對這種做法。他們列舉了很多種理由。有的說,孩子上中學了,一旦思想上有何波動,還需向我和數學老師請教,家長也可以就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動態,作自由交流。有的說,孩子們雖然小學生活散場了,可他們的情誼還在,家長們相聚一場,也不該輕易言散。有的說,要等到六年后的謝師宴上再聚首,以報答師恩。默默看著他們敲出的種種理由,此刻我有些詞窮了,不是因為理屈,而是他們的話語,給我帶來了一些安慰,一絲感動,我一時有些語噎了,思緒也不由自主地飄到了這個炎熱的暑假。
? ? ? ? ? ? ? ? ? ? ? ? ? ? ? ? ? ? ? 二
上個學期結束前后,縣教育主管部門對縣城小學的畢業生的戶口本、父母房產證及經商營業執照,進行了嚴格的登記和審核,以規范縣城中學七年級新生的招生工作。我班很多學生戶口和房產均不在縣城范圍內,他們的父母也多為進城務工人員,因此他們之中有很多人,將要面臨回戶口所在地讀初中的尷尬境地。為此,整個暑假,為了讓這些孩子能夠繼續留在縣城讀中學,我把他們的期末成績,一次又一次發給在縣二中當老師的同學,發給在縣四中當領導的朋友,懇請他們放寬條件,擇優招錄這些渴望繼續留在縣城逐夢的學子。一番周折之后,部分學生的就讀學校終于搞定。然后,我還要一個接一個地打電話通知他們到校登記的時間、報名時間,叮囑他們的家長不要見異思遷。女兒每每見狀,總是略帶調侃,而又滿含深情地說:老爸,你為你班上的學生讀初中的事,也真是拼了。
? ? ? ? ? ? ? ? ? ? ? ? ? ? ? ? ? ? ? 三
這個晚上,面對家長的挽留,我難以拒絕,只好答應他們的請求,不解散班級群了。于是,我把群主的身份轉讓給了一位精明能干的家長。
從此,在群里,我終于可以穿起渴望已久的隱身衣了。我不用每天向家長發號施令了,不用時刻監督他們發到群里的視頻、鏈接、文字、圖片,是否遵紀守法,是否宏揚社會正能量,是否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我再也不用,因為個別家長的不解風情,而頤指氣使了。
我喜歡默默地站在一角,靜靜地聽,靜靜地看,無論群里群外。有時,我真的是一個性格內向、喜歡安靜的人。
? ? ? ? ? ? ? ? ? ? ? ? ? ? ? ? ? ? ? 四
九月一日,開學第一天,恰逢星期五。工作一天后,就迎來了周末,愜意至極,我們上學期六年級的老師決定晚上歡聚一堂,舉行一次特殊的聚餐,名曰“散伙宴”。
由于性格內向,平日里我很少參加這樣的聚餐。然而這次,我怕他們說我滿肚子的不合時宜,滿腦子的不解風情,我決定赴約了。我是一個內向但不矯情的人。
“散伙宴”如期開席,同事們也如期到場。只有二位老師缺席,大概是因為這學期,他們還是六年級老師的緣故吧!
我們一邊喝著小酒,一邊聊著兒女情長,開著沒影的玩笑,聊著不靠譜的花邊新聞。有人互憐,有人互掐,無傷大雅,其樂融融。借著酒精的作用,我一改平日里悶葫蘆的形象,大放厥詞,著實變成了一位粗俗的侃爺。其實,我并不是一個不合時宜的人。
酒未足,飯尚飽。我們在歡聲笑語中,又各奔前程了。
我想:散場,有時帶給我們的不只是傷感。
與學生的散場有點甜,與同事的散場有點歡。
愿我如星,君們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