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自證預言
自證預言,這一術語是由著名社會學家羅伯特莫頓所創造。意指人會不自覺的按已知的預言來行事,最終令預言發生。即相信某件事會發生,而會讓人采取相應的行動,使這件事更可能發生。
在生活當中,自證預言隨處可見。
在職場中,有人說你和下屬合不來,你就會潛意識專挑對方缺點來看,結果越看越不順眼,大家因小事而反目,自證預言便得以實現。相反,如果你相信下屬能力強,你自然會多給他機會發揮,他犯錯了你會包容,結果他亦不負你所望,成為你的得力助手。
在教育中,家長因為孩子某一次考試不理想,然后就不斷強調:可能你真不是讀書的料;久而久之,孩子自己也接受了這一說法,加深了自證預言的反饋機制,進而自己也就相信了自己的確學不好。
在日常中,你準備養成每天讀20頁書的好習慣,但一天下來,你認為工作學習過于勞累,但是你又想起某雞湯文學中說習慣的養成在于堅持。好不容易你拿起書看了幾行卻發現怎么看都看不進,于是你又心安理得的拿起手機玩起了游戲刷起了劇。
運用:
1.相信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潛意識。心理學強調:我們外在命運和內在預言想象是鏡像的關系。禪宗強調: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你要知道也應該知道的是,關于你的一切沒有人能夠左右,只有你自己說了算,在你的世界里,你是你自己的國王,你要對自己負全責。所以停止說我不能控制自己,這不是我能控制的,我也不想這樣...就像我們很多人之所以喜歡睡覺,是因為他們沒有辦法完全掌握自己的人生。這份沉睡是為了保護自己,至少在沉睡和夢境中他們是自己說了算的。
2.保持積極樂觀。就如同面對半杯水,消極悲觀的人會沮喪的說只剩半杯了,積極樂觀的人會開心的說還有半杯。面對問題的發生,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更可能讓自己置身于好事即將發生的情景中,因為他們相信自己說的話,有人深信自己天生運氣好,因此會不斷找機會加以證明,從而開啟了自證預言的正反饋,好事情就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當然我們并不是一直要給自己打雞血,每個階段有高峰也會有低谷。當你無論如何都積極樂觀不起來的時候,記得給消極悲觀的自己多一份理解,給自己情緒以擁抱、耐心和愛。
3.如何改變和實現自證預言?任何的改變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正如日拱一卒,不期速成。第一,盡量從小事開始積累自己成功的體驗,比如說健身的時候定目標要舉起25KG的啞鈴,哪怕就一下你也成功了。第二,給自己制造機會,體驗更積極的自證預言。比如說一周看完一本書,并且把它的內容大致復述一遍。要求一定要越來越高,但是要對自己更寬容一點。哪怕沒做到你也是向著自證預言的體驗區積累成就感。第三,問自己最希望的自證預言是什么?什么時候體驗過,然后記住這種感覺,運用到每一次你需要的地方。你想要什么人生,就要和什么樣的人接觸。讓他們的體驗感染到你。
總結:
自證預言的運用范圍沒有邊界,全靠我們自己的掌控和發覺。
一個人的生命,終究是為了活出自己。
一個人常說的那些話,可能會成為他的人生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