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500字#Day18
慎重,今天要說的這個熱點可不是你手機上的“熱點”!
近期《GQ》公眾號發布了一篇話題性人物咪蒙的全方位報道,細數咪蒙的人生歷程和對新媒體的看法,火速十萬加。當這篇文章被轉發到不同的群內,一萬多字,大家最開始展開討論的話題多數是文章中隨意提及的一句話——“助理是她在《南方都市報》的實習生,如今月薪五萬”。當然,這篇文章的題目可沒有“5萬”這個字眼。
緊接著,很多自媒體開始就“助理月薪五萬”展開了不同角度的發言,從小編到底能不能拿到5萬月薪到如何成為月薪5萬的助理,新一輪的熱點開始了。
今日,咪蒙響應熱點,發了《咪蒙:說來慚愧,我助理月薪才5萬》這篇文章。慣例,我的朋友圈繼續開始刷屏。年薪5萬的員工刷屏要和咪蒙的助理一樣努力,爭取月薪5萬;老板刷屏這樣的助理才是他們要的員工,給5萬都覺得少。最后,新一輪的熱點展開,可能是關于“月薪、年薪”,也可能關于“新媒體創作大賽”。
作為一名新媒體小編,看著這樣的熱點,此刻最應該做的是把可能涉及到的熱點準備好,以備不時之需;作為一名失業的小編,此刻只想告訴大家,這就是一個熱點的發酵大致過程:
step01: 被探討
一個陌生的事件突然被放置在一個不寬泛的公共領域被探討,比如一篇文章被放在微信群/朋友圈,這個時候不同領域的人看到,針對這個事件說出他們認為對的觀點。
step02: 被二次創作
緊接著,媒體人以及樂于分享的人開始長篇大論這些觀點,從質疑到贊成,再次推進這個事件,事件再一次大范圍的傳播。在這個傳播的過程中,也有可能人們無法共鳴,中途夭折;也有可能看得用戶買單,這就有了第三個步驟。
step03: 產出熱點
事件被更多的人關注,熱點產出,進一步加劇了更多人的關注,也就有了“追熱點”的說法。追熱點,最重要的還是“快準狠”,很難顧及說的對與錯、存在合理性,有時候熱度也就十幾個小時,等你想好選題、加工好,也沒多少時間。在追熱點的過程中,可能也會發生一些新觀點、新“罪證”,順勢產生新的熱點。
回顧王寶強離婚案件,一個又一個熱點,關于離婚,關于財產分割,關于宋喆,關于挺寶強的明星朋友,吃瓜群眾真的是讓這個事件的熱度一浪高過一浪。當然,這個熱點的起源還是寶強深夜不睡覺,在微博發了一封離婚聲明。試想,如果沒有這條微博,什么熱點也不會有。
好啦,今天這篇也是因為熱點而起,隨手寫的,僅代表個人思考。
我相信,這篇不會成為下一個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