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嬰幼兒輔食年度輿情報告(英氏)下篇

導語:在前兩期灰度評測中,我們深入探討了關于“英氏”品牌的輿情報道,揭示了產品質量、售后服務及投訴處理等多方面的問題。

本期,我們將繼續梳理英氏品牌的年度輿情表現,以期為您提供更加全面客觀的信息。

以下為英式2023年度輿情報道大盤點(下篇):

文章一:《浙江工商抽檢兒童服裝質量,英氏、MQD等多個品牌上了黑榜》

來源:青年時報

英氏、馬.拉丁、MQD、特步兒童、晨光、Martol、愛好等多個品牌上了黑名單,這個“六一”前夕,浙江省工商局在全省范圍組織開展了流通領域兒童服裝和學生文具兩類共200個批次商品的質量抽檢,抽檢結果顯示,合格154批次,不合格46批次,總體不合格檢出率23%。

其中,鉛筆的不合格檢出率較高,達到40%,問題集中在鉛筆芯尖受力和硬度、中性筆書寫性能、筆帽安全方面,

此次檢測不合格商品涉及多個品牌,包括英氏、馬.拉丁、MQD、特步兒童、晨光、Martol、愛好等。

MQD一款牛仔褲甲醛含量超標

英式一款童裝褲耐干色牢度不合格

此次服裝抽檢中,標稱“寧波馬騎頓兒童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由寧波市鄞州鐘公廟愛兒童裝店經銷的,品牌為“MQD”,款號為117231436609的“五分牛仔褲”,經檢測,甲醛含量達到92mg/kg,超出≤75mg/kg的標準值范圍。

甲醛含量是服裝安全的一個重要指標,其含量超標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結膜炎、咽喉炎等。對甲醛過敏的人,會出現咳嗽、喘息等癥狀。

除了甲醛含量超標外,本次兒童服裝抽檢發現的不合格項目還有耐干、濕摩擦色牢度。銀泰百貨寧波鄞州有限公司銷售的童裝褲(長褲),服裝型號為英氏YeeHoo 100/53(101 108 103 1 172035)在耐干摩擦色牢度上不合格。

據悉,色牢度是對服裝在汗水、摩擦、洗滌、日照等條件下著色的穩定性進行考核,色牢度差的紡織產品,染料容易脫落和褪色,影響美觀,且脫落的染料分子或重金屬離子可能通過皮膚被人體吸收。

此外,這次抽檢過程中服裝還有PH值、纖維含量等方面的不合格。

兒童服裝抽檢不合格結果匯總表

鉛筆的芯尖受力和硬度不合格

筆帽上無通氣孔,中性筆油墨不夠

本次學生文具抽檢顯示,不合格項目主要有:鉛筆芯尖受力和硬度,中性筆的書寫性能,本子的紙張定量等。

其中,鉛筆的芯尖受力和硬度不合格主要是反映在正常使用情況下,鉛筆芯尖容易出現斷、碎、裂等問題,影響正常的書寫。

中性筆的書寫性能不合格原因一是企業偷工減料,減少生產成本,減少灌注的油墨量導致;二是筆芯生產工藝把控不好,導致油墨粘于筆管內壁,出墨水量達不到劃線400米無明顯斷線和變淡的標準要求。

筆的上帽安全項目不合格主要是筆帽上無通氣孔,且無筆夾等類似突起物,致使筆帽為密閉的空間,如果兒童不慎將筆帽吸入口中,可能導致筆帽完全堵塞氣管而出現窒息的危險。

總體來說,此次共抽檢鉛筆15批次,經檢測有6批次不合格。鉛筆的不合格檢出率達到40%。對于廣大家長比較關注的蠟筆、油畫棒、記號筆、水彩筆、橡皮擦、修正帶(液)等文具類產品中的鉛、鋇、鎘、鉻、砷、銻、硒、汞等可遷移重金屬元素,本次抽檢全部作了檢測,結果全部合格。

浙江省工商局2017年二季度流通領域文具商品質量抽檢不合格結果匯總表

買到這些產品消費者可退貨

省工商已責令經營者立即停止銷售

針對本次抽檢發現的不合格商品,浙江省工商局已下發通知要求各地依據《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抽查檢驗辦法》和《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督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責令經營者立即停止銷售。

消費者要求退貨的,經營者應當負責退貨。對于涉及商品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財產安全危險的,通報商品標稱生產者所在地質量技術監管部門。對不合格商品的經營者,由被抽檢經營者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負責立案查處。

另外給家長提個醒,今后給孩子買文具盡量到正規大型商場超市購買,因為此次抽檢對象共分為兩類:一類是大型商場超市,另一類是學校周邊的個體文具店。通過檢測發現大型商場超市的學生文具質量合格率高于學校周邊的文具店。在商場超市抽取的46批次學生文具中發現內在質量不合格4批次,不合格檢出率為8.7%。在學校周邊的個體文具店抽取的54批次學生文具中發現內在質量不合格9批次,不合格檢出率為16.7%。

文章二:《馬文斌創業路:英氏輔食代工遭質疑,部分產品不適合1歲以下嬰兒》

來源:創業最前線

“英氏力爭到2021年,實現營收25億元,打造嬰幼兒輔食國內第一品牌。”

這是英氏輔食創始人馬文斌在2018年接受媒體采訪時立下的豪言壯語。后來他又提出過在國內輔食市場“三年挑戰第一,五年實現第一”的目標。

盡管英氏輔食并沒有公布他們2021年的營收,但馬文斌在2021年的年會上發表過“奪冠,一步之遙”的演講,英氏控股集團的高級副總裁彭敏也曾提到“2022年是英氏奪冠之年”。

顯然,英氏輔食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要在輔食行業里成為第一。

為此他們還曾在2018年開啟品牌升級計劃,2019年用一整年的時間孵化高端子品牌英氏憶格。2020年他們又提出了輔食5階段精準喂養的概念。

據《中國嬰幼兒輔食市場洞察與創新機會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嬰幼兒輔食市場中,嘉寶的國產和進口市場份額合計18.5%,是該市場的第一大品牌。亨氏的市場份額是8.3%,前兩位都是國外品牌。第三名就是英氏,占比6.6%,他們目前也是國產輔食品牌的第一名。

但國內輔食市場的61%以上的份額依然是由無名品牌占據,因此國產品牌的上升空間還有很大。

馬文斌曾經是湖南南山奶粉的全國營銷總經理,2007年他放棄高薪開始創業,瞄準了當時鮮有國內品牌的輔食賽道,2008年創辦了英氏輔食。在創業初期,他也曾經遭遇重大挫折,第一批生產出來的米粉因為產品差異化不足,銷售渠道不暢,一度讓他們虧損超過200萬元。好在通過先貨后款的方式,他們最終還是成功賣出了米粉,并在此后的創業中更加重視產品的功能性賣點。

他們先后打造了牛初乳米粉、橙味清火寶固體飲料等產品,站穩腳跟的英氏輔食又推出了面條、餅干、肉酥、葡萄糖、磨牙棒等多款輔食產品。如今英氏控股旗下已經有3大品牌,分別是英氏、舒比奇和妙肌,其中舒比奇和妙肌都是嬰幼兒紙尿褲品牌。

不過馬文斌的創業之路并非一帆風順,他們也曾遭到質疑。

比如他們的供應商,曾經遭到過行政處罰。福建美一食品有限公司為英氏輔食生產水果溶溶豆,但這家企業曾在2017年和2018年兩次因為食品安全問題被給予5萬元的行政處罰。

2022年1月,這家公司生產的速溶火龍果堅果藕粉羹也被抽檢出不合格的情況,盡管速溶火龍果堅果藕粉羹的標稱生產企業是山東一家公司,但也足以說明福建美一食品有限公司在為其他企業代工時,需要提升自身的食品安全生產條件。

而就是這樣一家公司,在2021年2月份的英氏輔食供應商大會上還是“供應商代表”。

英氏輔食的其他供應商企業,如江門新樂貝食品有限公司也曾在2021年10月受到行政警告的處罰,原因是他們“未按規定實施生產經營過程控制要求生產食品”。

另外,中國食品報在2021年10月13日也曾刊文《宣稱輔食的“溶豆”多是固體飲料》,文中就曾點名英氏憶格,指他們在產品包裝上使用較大字體標注“溶豆”相關名稱,卻將“固體飲料”或“水果制品”用極小的字標注在不起眼的位置。

并且中國食品報的記者還在英氏憶格的相關產品配料表中發現他們添加了白砂糖,而據醫生則建議,“嬰幼兒代謝比較慢,而且腎臟功能不強,1歲以下寶寶禁止攝入白砂糖”。

英氏輔食成立已有14年歷史,他們還在圈里普及輔食5階段精準喂養的理念。對于1歲以下嬰兒該吃什么樣的輔食,馬文斌應該比普通消費者更熟悉。對于為特定年齡段的嬰幼兒提供特定的輔食,這是需要馬文斌特別注意的事項,也是他們的立業之本。他還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給嬰幼兒的輔食中添加過多的添加劑。更不要為了賺錢,而傳遞不正確的喂養理念。

文章三:《嬰幼兒輔食市場亂象:英氏以及英吉利和方廣等被點名》

來源:北京晨報

今年2月,國家食藥監總局正式發布《嬰幼兒輔助食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17年版)》(以下簡稱《嬰輔細則》)。為推動《嬰輔細則》的貫徹落實,5月3日,食藥監總局下屬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在京召開中國嬰幼兒輔助食品政策法規宣講會議。與會專家就當前嬰輔市場上存在的生產標準執行不到位、產品定位不清晰等問題進行了剖析,并對企業生產經營中涉及的各項政策法規進行了講解。

問題

亂象一:產品并未執行嬰幼兒輔食專用標準

為適應嬰幼兒的成長需求,為孩子提供有別于成人食品的嬰幼兒輔食成為了家長的共識,許多媽媽認準了看似專業的“寶寶食品”。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韓軍花表示,嬰幼兒輔食屬于特殊膳食食品類別,根據我國目前已發布的產品標準,嬰幼兒輔助食品會涉及到的標準主要有三種: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GB10769-2010,嬰幼兒灌裝輔助食品GB10770-2010,輔食營養補充品GB22570-2014,分別于2010年和2014年開始實施。

然而北京晨報記者走訪市場卻發現,鮮少有嬰幼兒輔食產品執行的是以上幾種嬰輔專用標準,大多數都執行的是該品類產品通用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以嬰幼兒肉松產品為例,英氏一款名叫營養豬肉酥的產品,在其線上官方旗艦店的宣傳中,聲稱適合6個月到3歲的嬰幼兒食用。然而其執行的標準卻是SB/T10281,記者查閱資料發現,SB/T10281是國內貿易中關于肉松產品通用的行業標準,其適用人群沒有明確的年齡限制,并不是專門針對嬰幼兒輔食的生產標準。然而這并不是個例,其他常見嬰幼兒輔食品牌,如英吉利、方廣等生產的肉松產品,均執行的是標準SB/T10281,

除了肉松、果泥等灌裝輔食之外,嬰幼兒餅干及為長牙期的嬰幼兒設計的磨牙棒等谷物產品也同樣鮮少有執行嬰幼兒谷物輔助食品GB10769-2010標準,而大都執行的是GB/T20980餅干行業標準或GB/T20977糕點行業標準。

對于標準問題,不少企業表示,其產品并沒有明確標識其是嬰幼兒專用產品,使用通用的行業標準也無可厚非,給嬰幼兒食用是家長自己的選擇。對此,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韓軍花表示,在日常的工作中,確實經常遇到這種情況,有些產品叫寶寶肉松,寶寶果泥,但是企業認為其只是叫這個名,在產品包裝上并沒有明確表明是嬰幼兒專用,所以可以不執行嬰幼兒灌裝輔食的標準,而去執行肉制品標準或其他普通食品的標準。這個問題確實存在一些爭議,衛生部和食藥監總局還專門為此開過聯席會,后來意見統一,產品既然是叫“寶寶”,那就默認為就要執行GB10770-2010的標準,包括污染物、微生物等所有指標都要執行這個標準。

亂象二:嬰幼兒輔食高糖高鹽問題突出

由于嬰幼兒處于生長發育初期,家長堅持正確的喂養方法十分重要,中國CDC營養與健康所副所長賴建強表示,為了保護嬰幼兒味覺的敏感性,適應其生長發育的需求,嬰幼兒喂養應堅持清淡為主,少糖少鹽的原則。然而,北京晨報記者走訪市場發現,許多聲稱是嬰幼兒輔食的產品,都存在著高糖、高鹽的現象,且部分產品含鹽量高得驚人。

仍以嬰幼兒肉松為例,記者調查了市場上常見的幾種品牌的嬰幼兒肉松產品,鈉在其各自營養素參考值中的占比均達到了30%以上,其中一款英吉利品牌名為寶寶原味營養豬肉酥的產品,鈉的營養素參考值竟達到了58%,每100g肉松中含鹽量高達1160mg之多。按照10g一小包,一天一包計算,嬰幼兒每天光從這一小包肉松中攝入的鈉就達到116mg。

然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7-24月齡嬰幼兒喂養指南”建議,對于7-12月嬰兒來說,每天只需要350毫克(mg)的鈉就足夠了,可以從母乳、肉、蛋等天然食物中獲得。若光從肉松中就攝取116mg的鈉,嬰幼兒每天攝入的鈉則很容易超標。

此外,含糖量高也是眾多家長擔心的問題,記者調查了幾款嬰幼兒餅干產品,雖然含糖量在營養成分表中沒有明確體現,但是產品口感普遍偏甜,且在配料表中,白砂糖成分均位于前列,而按照我國相關規定,配料表通常是按照含量多少遞減排列的,含量越多的成分排的越靠前。由此,可以見得,白砂糖在這類嬰幼兒餅干中占有著較大比重。

部分嬰幼兒輔食品牌肉松鈉含量對比:

舉措 未獲嬰輔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明年7月起將停產

針對當前嬰幼兒輔食市場存在的各種亂象,為保障嬰幼兒輔助食品質量安全,規范嬰幼兒輔助食品生產加工活動,今年2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嬰幼兒輔助食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17年版)》,并于發布之日起正式施行。

2017版《嬰輔細則》從生產場所、設備設施、設備布局與工藝流程、管理制度等諸多方面對企業的生產行為作出了嚴格要求。相比此前執行的《嬰幼兒及其他配方谷粉生產許可證審查細則(2006版)》,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細則擴大了輔食的適用范圍。細則將嬰幼兒灌裝輔食、谷物類輔食、輔助營養補充品等食品納入范圍,覆蓋了所有嬰幼兒輔食品種;

二、提高了生產許可的門檻。細則調整和增加了審查內容,重點強化了制度管理,查驗生產設備設施,規范生產管理,強調研發和檢驗能力;

三、禁止輔食產品的分裝。細則明確不得以分裝方式生產嬰幼兒輔助食品,生產嬰幼兒輔助食品大包裝產品且不生產嬰幼兒輔助食品最終銷售包裝產品的也不予生產許可。

四、加強了嬰幼兒輔食的標識管理。對標簽標識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要求的,依法查處,責令整改。

此外,今年4月,食藥監總局再次發布通知,要求各地監管部門落實《嬰輔細則》。其中明確提出了要嚴格規范嬰幼兒輔助食品生產許可工作,2018年6月30日起,未取得嬰幼兒輔助食品類別生產許可證的企業不得生產嬰幼兒輔助食品;同時,還加強了對嬰幼兒輔助食品監督管理,各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對嬰幼兒輔助食品生產企業進行排查,特別對標稱“嬰幼兒食用”“6個月以上嬰幼兒食用”等食品進行清查,對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要求或標簽標識存在虛假宣傳、誤導消費的嬰幼兒輔助食品,要依法進行查處,召回問題產品。?

對此,中國營養保健品協會秘書長劉學聰表示,今年總局集中發布《嬰輔細則》和落實細則的《通知》,這說明,政府已經認識到在嬰幼兒輔食食品安全中存在一些問題,并且下定決心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進行整治,以規范市場,規范行業。作為行業協會的領導,劉學聰還向嬰幼兒輔食企業發出倡議,倡議企業堅決執行質量至上生產原則,將嬰幼兒輔食的質量滲入到企業的生命中去;堅守誠信自律,提升綜合競爭力。

建議 媽媽選嬰輔食品請遠離高鹽產品

嬰幼兒處于生長發育初級階段,消化吸收功能不健全,過多攝入鹽會加重腎臟負擔。《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嬰幼兒輔食應保持原味、不加鹽、糖及刺激性調味品,保持清淡口味。以提高嬰幼兒對于天然食物口味的接受度,減少偏食挑食的風險。

中國CDC營養與健康所副所長賴建強表示,寶寶正常進食就完全能夠滿足每天所需的營養素需求,無需額外添加,家長在購買嬰幼兒輔食時,應注意鑒別,把握清淡原則,盡量選擇低鹽的產品。

文章四:《測了10款嬰幼兒米粉,6款檢出微量鎘,英氏超歐盟標準》

來源:消費者報道

《消費者報道》向第三方檢測機構送檢了市面熱銷的10款嬰幼兒營養米粉,品牌包括愛思貝/EARTH'S BEST、合生元/Biostime、喜寶/HiPP、英氏、衍生、雀巢、方廣、亨氏、貝因美、嘉寶/Gerber。

10款嬰幼兒營養米粉

英氏超出歐盟標準

2018年6月22日,國家衛健委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了《關于發布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中鎘的臨時限量值的公告》,首次規定了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中鎘的臨時限量值為0.06mg/kg,略“寬松”于歐盟規定的0.04mg/kg。

測試結果顯示,10款嬰幼兒營養米粉中,僅雀巢、貝因美、嘉寶、合生元等4款未檢出鎘。愛思貝、亨氏、方廣、衍生、喜寶、英氏等6款鎘含量在0.0053mg/kg~0.049mg/kg,但均未超出國家衛健委的臨時限量值要求(0.06mg/kg)。

不過以歐盟標準衡量的話,英氏不符合要求,《消費者報道》不建議選購。

在產地對比上,重金屬“鎘”并非國內米粉專屬。例如,德國、克羅地亞等國家進口的愛思貝、喜寶皆有微量鎘檢出。所以海淘其實并不能降低“踩雷”風險。

吃多少含鎘營養米粉會影響健康?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提出了鎘的健康指導值,即暫定每月耐受攝入量為25μg/kg·bw。

舉個例子,一個6月齡的寶寶,體重為8kg,只要每天鎘攝入不超過6.67μg,即可認為是安全的。

以檢出值最高的英氏為例,鎘含量為0.049mg/kg,根據大多數品牌建議米粉的每次喂哺量25g計算,即使參考正常人一日三餐的進食頻率,那么一天中從米粉所攝入的鎘也僅為3.675μg,大約是可耐受攝入量的一半。

不過要指出的是,如果消費者不仔細參照產品說明,憑感覺而采用“填鴨式”的喂食方式,一天內給寶寶吃下136.12g的英氏米粉就會出現“鎘超標攝入”。

選購指南篇

1.對于鎘指標比較敏感的家長,其實可以參照本刊的檢測結果,選擇雀巢、貝因美、嘉寶、合生元等品牌,安全更有保障。

2.由于營養米粉的貨架期較長,考慮到《關于發布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中鎘的臨時限量值的公告》是在2018年6月22日發布,本刊建議消費者不妨選購2018年6月22日之后生產的產品。

3.輔食添加初期,營養米粉不能作為母乳代用品。在添加輔食后,須繼續母乳喂養。每種新的食物可能要嘗試多次才會被寶寶接受,一種輔食應經過5~7天的適應期,再添加新品種。生病、接種疫苗期間,應暫停添加新種類的輔食,待寶寶身體恢復正常后再添加。輔食添加原則:由單一到多樣;數量由少到多;質地由細到粗,由稀到稠。參考如下:

4~6個月內的寶寶如有充足奶水供應,一般不會缺鈣,不用一味追求高鈣配方。但是,如果寶寶缺乏維生素D就會影響鈣的吸收,可以通過適量曬太陽來補充維生素D。

文章五:《代工模式問題頻出,信元、英氏和窩小芽能否“以史為鑒”?》

來源:摩根商研所

歷史給我們最大的教訓,就是我們從未在歷史中汲取過教訓。

三聚氰胺事件曝光后,遭遇信任危機國產奶粉被消費者“抵制”,直至近幾年國產奶粉品牌才用口碑換回了市場。但奶粉行業的教訓似乎并沒有被其他行業汲取,寵物貓糧行業也陷入了信任危機的泥潭里。

曾揚言要做寵物界雅培的信元,好的不學居然被爆出了“毒貓糧”事件,再一次損害了國產貓糧的風評,進口貓糧坐擁漁翁之利。

可笑的是,還沒等寵物貓糧行業走出泥潭,輔食賽道似乎也有“前赴后繼”的意味,“掛羊頭賣狗肉”、安全存疑等問題頻發,進口輔食因此在國內占據了大量市場份額。、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3個品類不同的賽道會出現同樣的問題?新興的輔食賽道,究竟能不能“以史為鑒”?

一、國產與進口之爭的背后,是對產業鏈掌控力度一次評比

講個冷知識,貓糧也被稱為“第二母嬰”。

非養貓用戶對于這個說法或許會感到莫名其妙,貓糧為何會跟“第二母嬰”扯上關系,把輔食稱為“第二母嬰”或許更貼切且容易被接受。

事實上,貓糧是“第二母嬰”這個說法多在2019年被提起。在當年的雙十一,貓糧銷量超越了嬰幼兒奶粉躍居天貓國際進口商品第一,又因為大多數貓主大都把貓當“孩子”,因此貓糧是“第二母嬰”的稱呼也就逐漸被傳開。

貓糧“第二母嬰”稱呼的獲得多少有點取巧,因為在2019年前后,國產奶粉企業已經逐漸擺脫了三聚氰胺事件帶來的信任危機,獲得消費者認可的國產奶粉銷量大漲,進口奶粉的銷量下滑自然在預料之中。

巧合的是,在2015-2018年前后,養寵人群激增,國產寵物糧進入了快車道。但因為寵物糧市場尚未成熟,大部分國產品牌采用代工的生產模式,甚至連品牌都不知道代工廠用的是什么原材料,從而導致國產寵物糧品牌頻繁暴雷,國產貓糧在很長時間內被貼上了“毒糧”的標簽。

一增一減之間,進口貓糧銷量(天貓國際進口商品榜)在2019年超越了嬰幼兒奶粉。

國內奶粉品牌能夠重獲信任的主因在于行業聚焦度的提升:三聚氰胺事件使得品牌們更注重提高對整個產業鏈的把控,尤其是加大對上游奶源供應鏈的深耕,并且逐漸摒棄了代工模式,提高了國產奶粉的整體產品質量,用口碑換回了被進口奶粉奪走的市場份額。

而國產貓糧在2019年前后之所以會被消費者逃離,原因就在于市場尚未成熟,急于求成的品牌們忽略了對代工廠資質的審核以及后續的監管,將重點放在了營銷上:美名其曰是為了將精力放在教育市場上,實質或許就是為了搶占市場,賺快錢。結果證明,國產貓糧因質量差毀了招牌,長時間內都被消費者唾棄。

由此可知,在賽道尚未成熟之時,企業們更應該保證自身產品的質量、摒棄營銷端單腿快跑的思維、提高對全產業鏈的掌控力度,如此才能橫跨可能遭遇的行業黑暗期,最終成為行業內跑得最快的企業。

可喜的是,消費者背離的黑暗期使得國產貓糧品牌意識到了錯誤,近幾年國產貓糧的口碑在逐漸上升。

在去年雙十一天貓寵物貓糧銷量排行榜上,國產貓糧排名前十名已經超過一半。按照預期,或在不久之后,國產貓糧也能全面搶回被進口貓糧奪走的市場。但如今卻爆出了信元“毒貓糧”事件,上百只貓疑似因食用信元貓糧喪生,或許會將國產貓糧又一次推向低谷。

與貓糧處境相似的還有嬰幼兒輔食賽道,進口品牌占據市場主導地位,國產品牌在信任危機的籠罩下艱難發育。

二、代工模式下品質難控,自我監管才是長期主義

輔食對嬰幼兒的重要性自不用過多贅述,據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嬰幼兒輔食市場規模達到404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3%,預計未來我國嬰幼兒輔食市場規模應在千億以上。據天眼查APP顯示,與輔食相關的企業已經高達9764家。

賽道雖好,但問題也很嚴重,并且基本上聚焦在國產品牌市場信任度有限這一維度上,具體來看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1.起步較晚、專業性不強,國產品牌未能率先搶占市場和用戶的心智。

有數據顯示,現階段我國嬰幼兒輔食滲透率較低,僅為25%左右,而歐美國家已達到了80%的滲透率。

滲透率不高主要是由于市場教育成本較大,大部分寶爸寶媽仍遵循傳統,以自制輔食喂養嬰幼兒,要想改變這一傳統觀念,品牌們需要付出極大的市場教育成本和研發上的試錯成本。這導致很多國產品牌在未看到足夠的市場規模前,并不會提前研發輔食。

因此,當前輔食市場大都由更專業的進口品牌占據主導權,而國產品牌未能在第一時間轉換思路提前布局,從而陷入了權威性有限,市場認可度較低的尷尬處境。

2.安全問題頻發,國產品牌深陷信任危機。

當看到輔食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后,部分企業或許是為了快速搶占市場規模,在產品質量和安全性上多少存在一定的問題。

比如2016年新華網就發表了一篇文章《英氏普通食品冒充昂貴嬰幼兒輔食,市場李鬼泛濫》。文章中指出,部分輔食品牌“掛羊頭賣狗肉”,英氏原味營養面片、英氏紫芯地瓜蝴蝶面的委托生產方沒有嬰幼兒輔食類的生產資質信息。

也就是說,國產輔食在發展的早期階段或許就沒有打好根基,為了提早進場而忽略了對產品的打磨,這也為后期的頻繁暴雷埋下了伏筆。

2019年南都記者也曾曝光過類似的事件,一款名為英氏健恩泰國茉莉香米米餅的產品,包裝標明的產品標準是GB17401(膨化食品的執行標準),但“engnice英氏湖南專賣店”的客服卻表示可以被出牙之后的寶寶食用,而寶寶出牙的時間一般在4-7月之間。

南都記者還發現,本應是保持原味、不加鹽、糖以及刺激性調味品的輔食,英氏、伊威等品牌不少品牌都在其中加了不少“料”,疑似以成年人的標準生產嬰幼兒輔食。

更有甚者,不少品牌的輔食產品中還有蟲子,比如前段時間有人爆料窩小芽嬰幼兒輔食產品中發現了“廁所蟲”,在2021年有消費者在英氏附贈的一盒嬰兒面條里發現了類似蜜蜂大小的昆蟲。

雖然上述的部分投訴只能作為一方證據,并不排除造假抹黑的可能,但類似的新聞還是給消費者帶來了恐慌,增加了對國產品牌的不信任感,寧愿選擇更貴的進口產品也不選擇不僅可能沒用還不安全的國貨。

國產輔食品牌問題頻發或許也是因為過度依賴代工廠,從而導致品牌方對全產業鏈的管控力度不足,比如英氏的多家代工廠都曾因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被處罰。

企業代工并不意味著著品質難控,比如蘋果的代工就能做出世界一流的產品。要想避免代工出問題,關鍵在于在選擇代工企業時對其進行綜合的評估,并在后續的生產、出廠等環節中加強管理,最重要的是舍得花錢。

然而大部分品牌采用代工模式的初衷只是為了省錢,“價優”的代工廠為了利潤又進一步地降低了生產標準,最后吃虧的看似是消費者,實際上一旦消費者對品牌不信任,品牌自然會遭受反噬。

現如今,輔食賽道的國產品牌代工現象較為普遍,如果企業不能及時克制自己,或許整個輔食行業也會重走奶粉和貓糧的老路。

專業性上落后于進口輔食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產品質量上也落后于進口輔食。想必輔食賽道的國產品牌們或許也不想通過以進口輔食銷量超過了貓糧的方式,奪回“第二母嬰”的稱號吧!

文章六:《嬰幼兒輔食市場亂象 英氏及英吉利上黑榜》

來源:親貝網

今年2月,國家食藥監總局正式發布《嬰幼兒輔助食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17年版)》(以下簡稱《嬰輔細則》)。為推動《嬰輔細則》的貫徹落實,5月3日,食藥監總局下屬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在京召開中國嬰幼兒輔助食品政策法規宣講會議。與會專家就當前嬰輔市場上存在的生產標準執行不到位、產品定位不清晰等問題進行了剖析,并對企業生產經營中涉及的各項政策法規進行了講解。

  亂象一:產品并未執行嬰幼兒輔食專用標準

  為適應嬰幼兒的成長需求,為孩子提供有別于成人食品的嬰幼兒輔食成為了家長的共識,許多媽媽認準了看似專業的“寶寶食品”。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韓軍花表示,嬰幼兒輔食屬于特殊膳食食品類別,根據我國目前已發布的產品標準,嬰幼兒輔助食品會涉及到的標準主要有三種: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GB10769-2010,嬰幼兒灌裝輔助食品GB10770-2010,輔食營養補充品GB22570-2014,分別于2010年和2014年開始實施。

  然而記者走訪市場卻發現,鮮少有嬰幼兒輔食產品執行的是以上幾種嬰輔專用標準,大多數都執行的是該品類產品通用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以嬰幼兒肉松產品為例,英氏一款名叫營養豬肉酥的產品,在其線上官方旗艦店的宣傳中,聲稱適合6個月到3歲的嬰幼兒食用。然而其執行的標準卻是SB/T10281,記者查閱資料發現,SB/T10281是國內貿易中關于肉松產品通用的行業標準,其適用人群沒有明確的年齡限制,并不是專門針對嬰幼兒輔食的生產標準。然而這并不是個例,其他常見嬰幼兒輔食品牌,如英吉利、方廣等生產的肉松產品,均執行的是標準SB/T10281,

  除了肉松、果泥等灌裝輔食之外,嬰幼兒餅干及為長牙期的嬰幼兒設計的磨牙棒等谷物產品也同樣鮮少有執行嬰幼兒谷物輔助食品GB10769-2010標準,而大都執行的是GB/T20980餅干行業標準或GB/T20977糕點行業標準。

  對于標準問題,不少企業表示,其產品并沒有明確標識其是嬰幼兒專用產品,使用通用的行業標準也無可厚非,給嬰幼兒食用是家長自己的選擇。對此,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韓軍花表示,在日常的工作中,確實經常遇到這種情況,有些產品叫寶寶肉松,寶寶果泥,但是企業認為其只是叫這個名,在產品包裝上并沒有明確表明是嬰幼兒專用,所以可以不執行嬰幼兒灌裝輔食的標準,而去執行肉制品標準或其他普通食品的標準。這個問題確實存在一些爭議,衛生部和食藥監總局還專門為此開過聯席會,后來意見統一,產品既然是叫“寶寶”,那就默認為就要執行GB10770-2010的標準,包括污染物、微生物等所有指標都要執行這個標準。

  嬰幼兒輔食應該執行的標注當前部分嬰幼兒輔食執行的標注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GB10769-2010餅干行業標準GB/T20980糕點行業標準GB/T20977及其他行業標準嬰幼兒灌裝輔助食品GB10770-2010肉松產品的行業標準SB/T10281及其他行業標準

  亂象二:嬰幼兒輔食高糖高鹽問題突出

  由于嬰幼兒處于生長發育初期,家長堅持正確的喂養方法十分重要,中國CDC營養與健康所副所長賴建強表示,為了保護嬰幼兒味覺的敏感性,適應其生長發育的需求,嬰幼兒喂養應堅持清淡為主,少糖少鹽的原則。然而,記者走訪市場發現,許多聲稱是嬰幼兒輔食的產品,都存在著高糖、高鹽的現象,且部分產品含鹽量高得驚人。

  仍以嬰幼兒肉松為例,記者調查了市場上常見的幾種品牌的嬰幼兒肉松產品,鈉在其各自營養素參考值中的占比均達到了30%以上,其中一款英吉利品牌名為寶寶原味營養豬肉酥的產品,鈉的營養素參考值竟達到了58%,每100g肉松中含鹽量高達1160mg之多。按照10g一小包,一天一包計算,嬰幼兒每天光從這一小包肉松中攝入的鈉就達到116mg。

  然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7-24月齡嬰幼兒喂養指南”建議,對于7-12月嬰兒來說,每天只需要350毫克(mg)的鈉就足夠了,可以從母乳、肉、蛋等天然食物中獲得。若光從肉松中就攝取116mg的鈉,嬰幼兒每天攝入的鈉則很容易超標。

  此外,含糖量高也是眾多家長擔心的問題,記者調查了幾款嬰幼兒餅干產品,雖然含糖量在營養成分表中沒有明確體現,但是產品口感普遍偏甜,且在配料表中,白砂糖成分均位于前列,而按照我國相關規定,配料表通常是按照含量多少遞減排列的,含量越多的成分排的越靠前。由此,可以見得,白砂糖在這類嬰幼兒餅干中占有著較大比重。

  部分嬰幼兒輔食品牌肉松鈉含量對比:

  品牌產品名稱鈉含量營養素參考值%方廣原味豬肉酥(罐裝)680mg/100g34%英氏營養豬肉酥(罐裝)900mg/100g45%英吉利原味營養豬肉酥(罐裝)1160mg/100g58%

  未獲嬰輔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明年7月起將停產

  針對當前嬰幼兒輔食市場存在的各種亂象,為保障嬰幼兒輔助食品質量安全,規范嬰幼兒輔助食品生產加工活動,今年2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嬰幼兒輔助食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17年版)》,并于發布之日起正式施行。

  2017版《嬰輔細則》從生產場所、設備設施、設備布局與工藝流程、管理制度等諸多方面對企業的生產行為作出了嚴格要求。相比此前執行的《嬰幼兒及其他配方谷粉生產許可證審查細則(2006版)》,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細則擴大了輔食的適用范圍。細則將嬰幼兒灌裝輔食、谷物類輔食、輔助營養補充品等食品納入范圍,覆蓋了所有嬰幼兒輔食品種;

  二、提高了生產許可的門檻。細則調整和增加了審查內容,重點強化了制度管理,查驗生產設備設施,規范生產管理,強調研發和檢驗能力;

  三、禁止輔食產品的分裝。細則明確不得以分裝方式生產嬰幼兒輔助食品,生產嬰幼兒輔助食品大包裝產品且不生產嬰幼兒輔助食品最終銷售包裝產品的也不予生產許可。

  四、加強了嬰幼兒輔食的標識管理。對標簽標識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要求的,依法查處,責令整改。

  此外,今年4月,食藥監總局再次發布通知,要求各地監管部門落實《嬰輔細則》。其中明確提出了要嚴格規范嬰幼兒輔助食品生產許可工作,2018年6月30日起,未取得嬰幼兒輔助食品類別生產許可證的企業不得生產嬰幼兒輔助食品;同時,還加強了對嬰幼兒輔助食品監督管理,各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對嬰幼兒輔助食品生產企業進行排查,特別對標稱“嬰幼兒食用”“6個月以上嬰幼兒食用”等食品進行清查,對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要求或標簽標識存在虛假宣傳、誤導消費的嬰幼兒輔助食品,要依法進行查處,召回問題產品。

  對此,中國營養保健品協會秘書長劉學聰表示,今年總局集中發布《嬰輔細則》和落實細則的《通知》,這說明,政府已經認識到在嬰幼兒輔食食品安全中存在一些問題,并且下定決心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進行整治,以規范市場,規范行業。作為行業協會的領導,劉學聰還向嬰幼兒輔食企業發出倡議,倡議企業堅決執行質量至上生產原則,將嬰幼兒輔食的質量滲入到企業的生命中去;堅守誠信自律,提升綜合競爭力。

  媽媽選嬰輔食品 請遠離高鹽產品

  嬰幼兒處于生長發育初級階段,消化吸收功能不健全,過多攝入鹽會加重腎臟負擔。《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嬰幼兒輔食應保持原味、不加鹽、糖及刺激性調味品,保持清淡口味。以提高嬰幼兒對于天然食物口味的接受度,減少偏食挑食的風險。

  中國CDC營養與健康所副所長賴建強表示,寶寶正常進食就完全能夠滿足每天所需的營養素需求,無需額外添加,家長在購買嬰幼兒輔食時,應注意鑒別,把握清淡原則,盡量選擇低鹽的產品。

在產品質量、衛生狀況、價格策略以及營銷策略等方面進行嚴格把控和持續創新是英氏品牌贏得消費者信任和支持的關鍵所在。未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市場環境的變化英氏品牌仍需要不斷努力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并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后續我們將繼續梳理品牌“小鹿藍藍”2023嬰幼兒輔食年度輿情報告,請大家持續關注。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786評論 6 534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656評論 3 41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697評論 0 379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098評論 1 314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855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54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322評論 3 442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73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014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833評論 3 35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016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68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73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80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46評論 1 288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730評論 3 393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006評論 2 37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