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山靈草濕行云,遍洗香肌粉未勻。明月來投玉川子,清風吹破武林春。要知冰雪心腸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戲作小詩君一笑,從來佳茗似佳人。
——(宋)蘇軾《次韻曹輔寄壑源試焙新芽》
賞析:
新芽:當年所制芽茶。玉川子:唐朝詩人盧仝(音童)的號。盧仝好飲茶,作詠茶詩,故蘇軾以玉川子自比。武林:杭州舊稱。
以”仙山靈草“代指新茶,突出了茶之珍貴高潔,以”濕行云“說明茶在外觀看上去還帶有云罩霧濕的樣子,正是茶之所以”新“的最好詮釋。不難想象新茶的如此模樣撼動了作者的內心,讓他要以”遍洗粉未勻”的“香肌”佳人來比喻新茶了。
頜聯(lián)“明月來投玉川子,清風吹破武林春”兩句緊承首聯(lián),具體抒發(fā)作者對新茶的感受。“明月”銀輝普照,“清風”徐徐吹拂,佳人飄然而至,帶來明媚暖春,這是一種多么美妙的體驗!而帶給作者如此體驗的“新茶佳人”,又該有多么新多么佳,就簡直無法想象了!
寫了新茶的美好外觀,說了對新茶的美妙體驗,水到渠成一樣,在頸聯(lián)尾聯(lián)中,作者的情感噴涌而出了。
“要知冰雪心腸好,不是膏油首面新。”佳人佳在何處,佳茗何以為佳?佳在“冰雪心腸”,佳在“不是膏油”,這樣的佳人才“好”,這樣的佳茗才“新”。
”戲作小詩君一笑”,作者調侃自己的詩為“小詩”,會惹得友人發(fā)笑;友人讀詩后肯定會笑,但那是會心的、贊賞的笑,而非譏笑詩“小”。一句“從來佳茗似佳人”,早已經(jīng)成為經(jīng)典,干古流傳。這也證明了“小詩”不小,反而無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