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城貝殼
匆匆的四川之行結束,今天趕回烏審旗,帶著空空的肚子在山路上顛簸了三個小時,路過一個“胳膊肘“彎的時候,差點被甩吐。從包里翻出前些天買的巧克力,緩解一時洶涌的胃酸,總算堅持到機場,很感謝自己喜歡的巧克力除了給我帶來豐富脂肪之外,還能發揮雪中送炭的作用。
最近,公司上下都在忙碌,昨天還在西安吃肉夾饃,今天就到四川吃麻辣火鍋,后天也行已經在北京看雪。這樣的節奏會讓人充實,也會讓人疲憊,如果不是因為身邊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和一腔熱血想要完成一件自認為很偉大的事情,恐怕很多時候會敗下陣來。因此,這樣的工作節奏里,時常需要一些樂趣來調節,生活才得以有恃無恐的前行。
今早起床,習慣性的刷上一邊朋友圈,看到湘哥寫的日志,分享一些自己正在經歷的、迷茫的生活。他在文章最后寫了一句“人那么復雜多變,道理大家都懂,所以不接受好心人虛心教導。“于是我們紛紛點贊。
是呀,什么道理我們不懂,而哪些道理我們真正能懂。
曾以為上了大學就好了,也憧憬畢業工作就沒事了,然而,前進的路上,迷茫的陰影總會照進我們的生活,否則,我們憑什么動力,去追尋陽光。
我們都曾夢想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而能力卻讓我們事與愿違,于是我們迷茫、無措,抱怨自己的工作無聊、生活無趣,尋不得生活的盼頭,好似人生從此再無意義。卻忘了,那些我們所謂喜歡做的事情,其實并不想去做,否則,怎會有時間來抱怨,而不去行動。
陽子是我的發小,從小一起長大,一起到北京上學。大學畢業,我回了海南,他留在北京。他很喜歡旅行,從大學開始就四處旅游,那時候我們都很窮,我問他哪來的錢?他說,刷盤子、接私活(陽子學設計專業,自己找些小項目)、掙外快。我說,你真厲害。他說,你也可以。我搖搖頭。
畢業那年找工作,陽子讓我和他一起在北京闖蕩,“我們兄弟同心,齊力斷金。”他說。
“我還是回去吧,這里壓力太大了。你在這闖蕩,啥時候有機會我來找你。”我說。
后來,陽子去了一家大公司做設計工作,加班是常事。而我回了海南,進了一家穩定的國企單位。我們因為各自工作很少再聯系,談天說地。
之后的幾年,他的朋友圈里曬了各地照片,長白山天池、青海湖、布達拉宮、玉龍雪山、麗江古城……
很多次我都只能默默點贊,“好羨慕你的生活,哪都可以去。”我評論道。
他回復我,“只要你想去,沒有去不到的地方。”
一次出差北京,我們聚在一起吃飯聊天。我終于耐不住問他,“陽子,你在北京工作壓力這么大,還老加班,你怎么還有時間到處玩?”
陽子笑了,“如果生活天天就是加班、睡覺,那得多無趣啊。總得找點喜歡的事情做才能打發工作之余的時間呀。我會在Endtime之前加班完成客戶的需求,然后空出調休的時間,這樣我就可以到處旅游。”
我說,“你太牛了。我每天下了班就不想動了,躺床上翻著手機就睡著了。不像你,這么有激情。“
“生活總需要點樂趣才有意義,找點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不論大小,去打發工作之外的閑暇時間,一個人也好,一群人也罷。總是要有的。“
我默默向他豎起大拇指。
很多時候,我們總在睡前想得很多,將自己鞭策得體無完膚,然后,蒙頭大睡。天亮以后,我們為自己的失信找合理的借口,讓自己心安理得。那些我們以為被生活扼殺的夢想,其實早就夭折在自己的手中。
后來,我辭了原來的工作,加入了現在的公司,開始了一段特別的旅程,很忙、很累,卻很有激情。工作之余找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旅行、看夜場電影、打球、閱讀、寫字、聽音樂、唱歌……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充實無聊的自己。
曾在十點讀書里看過一句話:“繁華的彌紅燈下,我們不怕辛苦,只怕孤獨。“
于我而言,孤獨是往往因為無所事事的胡思亂想,找點樂趣,讓生活流動起來,否則,生命將會變成一灘死水。
嘿,生活本就如此不易,又何必自己火上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