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歸屬感、安全感、存在感,從來不關別人什么事

不斷地聽到有人跟我講,她在尋找一種歸屬感,她嘗試換不同的工作、換不同的城市,甚至換著身邊的朋友。

她說她感覺沒有歸屬,感覺偌大的城市沒有自己的一絲棲息之處。她只有把自己每天泡在工作中,試圖通過每天的忙碌、疲憊去讓自己安心睡個好覺。

這樣的感覺我也有,大三暑假去一個陌生的城市去實習。每天下班之后,我自己一個人坐車回到住的地方,因為剛去,不是很熟,所以很多時候我連自己住哪都要找上半天,在邊上的小路上轉悠上半天才能摸著回去。

很多時候,其實是不愿意去回到那個住的地方,不說條件好壞,只是我感覺不愿意回到一個空蕩蕩的封閉空間,每當夜晚,那種入骨的孤獨感從四面八方侵襲而來,我害怕。

我感覺那個地方不屬于我,或者說這座城市不屬于我,因為在這份工作中、在這個公司里,我從來沒有存在感。我每天看著忙碌的同事、看著慌忙的路人、看著這座城市,我羨慕他么的忙碌,但我也對他們的忙碌抱有疑問,會不會很多人,其實跟我一樣,只是在假裝忙碌,只是在讓自己疲憊到可以睡個好覺。

回到學校,跟一位老師講我的實習經歷,她感覺我實習完之后變了,變得不自信了,那個之前總是笑瞇瞇的、自信的小姑娘,變得不是那么愛笑了。之后我跟她講我對于歸屬感、對于我自己的存在感的想法。

老師聽了之后說,歸屬感和存在感什么的從來就不是去尋找的,我們常常誤以為歸屬感就是習慣,就是我習慣下班回家媽媽做好飯等著我,或者下班三兩好友聚聚這樣的感覺。

其實歸屬感源于你的內心深處,源于你自己,只有你自己可以肯定你的存在感,也只有你自己可以給予你歸屬感。這來源于你的自信、你的樂觀、你的積極向上,源于你對于這個社會、這座城市、這份工作所抱有的希望。

02

她講到之前有個各方面條件都很一般的姑娘,大家對她都沒有很在意,覺得就是很普通的一個姑娘,估計也就是讀到畢業,找個安定的工作或者考個公務員,就這樣一輩子了。

但是在大三的時候,人們突然注意到她,發現她雖然沒有一科很出色,但總的加權分居然那么高,在整個學院也是佼佼者。然后再下去,大家發現她早已經考過了雅思和托福,而且成績也是非常棒,她聯系了國外的學校,在人家準備考研的時候,她拿到了國外老板的offer。

她的這個一系列的舉動,驚得我們合不攏嘴。我們一邊評價這個姑娘的同時,一邊反思著自己。在我們看來,這個姑娘的存在感弱弱的,但是從來沒發現她有這么厲害。

后來學院開一個經驗交流會,我們請了這位同學,我們問她是怎么做到的。她就講其實她也沒有很在意自己的一些事情,就是自己想要出國,就去努力刷自己成績,自己也知道自己可能優勢很弱,所以也就很忙努力的去學習英文。她按著自己給自己的計劃,一步一步的走,從來沒有想過這樣的結果,她只是覺得她要把每天的任務完成、她要出國。就這樣,三年的堅持,讓她有這樣的成績。

我后來問:“這三年,可能大家都沒有注意到你,你的同學、你的老師,你就不感到孤單嗎?”

她的回答是:“我完全沒有感覺孤單,我有我自己的事情要去處理,我要努力自習,我要學好英文,我還要了解國外的一些文化,時間充裕了我還會計劃一場出行?!?/p>

“你不需要有存在感的嗎?”

“我覺得我存在感很強啊,我為了我的目標一直努力著,這過程中,我記錄了我的點點滴滴,我見證我自己的慢慢的成長和進步,我去過我喜歡的地方,讀了我喜歡的書,這一切都是我的存在感。包括現在,我拿到offer,這是我存在感的最好證明。”

我佩服這個姑娘,佩服她的三年的堅持,更佩服她的心態,她明白自己要什么,她會為了自己的目標去努力,她用她自己的行動和努力去刷自己的存在感和歸屬感,她不需要別人的認可,她自己就是她自己最好的贊美者。不需要依賴別人的肯定,她自己完全有能力、有權利去承認自己,去肯定自己。

我們總在尋找,尋找歸屬感、尋找存在感,希望別人給我們更多的肯定、更多的贊賞,甚至連決定也替我們做好就更完美了。我不知道這樣的歸屬感、這樣的存在感有什么用。

03

現在我自己工作,還是在陌生的城市,但我不需要別人的認可,因為我會努力去做好我自己,去完成工作,去發表自己的看法,會質疑、會反駁,不在等著別人交給我做什么,不在等著別人肯定我的某件事做得好。

我會有我自己的標準,我自己的判斷,我自己的目標。我越來越不去尋找歸屬感,恰是這樣的生活,讓我感覺到了充實,讓我覺得我似乎拋開了歸屬感和存在感這些奇怪的東西,我就很自然的做著我的工作,計劃著我的生活,按照我自己的計劃一步一步的走著。

不需要別人的肯定來換取快樂,更不需要把自己折磨的很累去換來一個安眠。

《沉思錄》里講,不要去注意別人心里在想什么,一個人就很少會被看成是不幸福的,而那些不注意他們自己內心的活動的人卻必然是不幸的。我們總是太在意自己在別人眼中的樣子,我們一直以來在別人那里尋找著存在感和歸屬感,卻忽略了誰是主體。

每個人都愛自己超過愛所有其他人,但他重視別人關于他自己的意見,卻更甚于重視自己關于自己的意見。我們都活的太浮躁,都在別人眼中活著,卻沒有為自己的心而活。

所有的你所謂的歸屬感、存在感、安全感,從來沒有別人什么事,都是你自己的事,如果你打算一直活在別人的眼光中,那么你將一輩子都會是個漂泊的孤魂野鬼,找不到歸屬。

拋開那些懷疑的、肯定的、嘲諷的眼光,跟著你的心,努力做著你自己的事,沒有任何人會再去無視你的存在,沒有任何人再去質疑你的一切。那個時候,你不會再需要去尋找那些感覺,因為你的生活將會滿滿的。

作者:査建樹 ? ?微博@哎呀呀2妞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傍晚在泮坑散步,沿途野花開得正旺,天色已晚,手機抓拍。
    江夏月閱讀 302評論 0 0
  • 改變伴隨著脫去沉重的外殼 外殼在脫去的過程中會有些不適和疼痛 但會帶來輕盈 你完全可以繼續的選擇躲在里面 看似安全...
    幸福的李慧閱讀 272評論 0 2
  • 一、情緒管理的三個錯誤認識 1.情緒通過發泄可以減輕,這是個錯誤的認識。羅伯特薩博爾吉:憤怒可以導致血壓升高、心臟...
    一起媽媽閱讀 689評論 0 0
  • 為何你總是闖入我的夢里 帶著你如初的模樣 依舊是那么深情 依舊那么令人難忘 南國的紅豆 北國的佳人
    彝人心閱讀 288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