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工作,不是為了老板,而是體現你的價值!
《零秒工作》這本書,簡單的封面只有一個詞“speed”,這就是速度解決一切的麥肯錫工作術,有人會問,質量呢?
我們工作不但要求速度還要質量。
這就需要我們搞清楚工作的最終目的是什么?
有人說:我需要完成領導布置的任務。
對,這就是你的首要目的,完成它!
只有在完成工作的基礎上,才能談及追求質量。
這樣的方法是有他的科學依據的,《零秒工作》告訴我們,面對一項任務,如果你總是能超前完成,你會感覺很棒,你越想積極地去完成下一項工作。
這就像是好學生是被表揚出來的,越表揚他,他的表現越好。
在工作中也是這樣,當你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任務后,剩余的時間任你分配,你可以繼續完善你的這項工作,也可以進行下一項工作,這是一種良性循環。
當你處在游刃有余的狀態下,反而能激發你的思維活力,從而促進工作質量的提升。
《零秒工作》這本書中介紹了很多實用的工作效率技巧和方法,比如:A4紙做筆記、如何花更短的時間收集更多的信息、如何合理利用通勤時間、如何提高英語能力、如何短時間內完成制作文件和資料、如何高效舉行會議、如何高效回復郵件等等。
但是,所有的技巧都是以以下八個原則為基礎的,先了解如何實現《零秒思考》的八大原則:
1、形成整體印象
整體印象指: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為了達成這個目的需要做那些方面的努力?完成這些努力的順序是什么?什么地方是我還沒有掌握的?什么地方需要花最多的時間?有了整體印象,工作便不再盲目,心中也有把握。
這就像完成一篇畢業論文,首先要對論文有整體的認識,要想完成論文必須經歷:文獻查找、專家咨詢、問卷發放、數據分析等一系列過程后,才著手寫論文,而不是等到開始寫論文時,才發現前面的工作還沒有做。
2、工作不要過于細致
書中提出一個觀點:一旦超過截止日期,那么不管之前工作做得多么細致都于事無補。
對于一些“強迫癥”的人來說,這點真是要了親命了。
可事實就是如此,第一遍工作盡最快的速度去完成它,無論質量好壞。節約下來的時間,再去進行第二遍工作,此時,你的心中已經有底,反而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水平,工作質量更高。
在完成畢業論文的時候,我便犯了這樣的一個錯誤,我的整篇論文有近100個三線表,這是一個相當龐大的工作量。當我發現時間緊、任務重時,我優先制作表格,卻沒有時間解讀表格,然而表格只是為內容服務的,沒有內容,表格便也沒有了意義。
3、掌握工作要領
掌握完成這項工作的全部要點,做到心中有底,不會被大量出現的工作而逼到手足無措。
這點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能預先考慮到短時間內100多個三線表遠超我能力范圍,那我便會提前想出應對策略,減少一些維度或是提前請一些朋友幫忙,而不是自己做到一半后發現實在時間來不及而不得不放棄。
工作完成一半后再刪掉,前一半的時間就全部浪費掉,還會影響個人情緒及工作狀態。
4、形成良性循環
簡單地說,當你提前完成一件事情,那么,之后的所有事情都會提前,這就是一個良性循環。每一件事情都提前完成,你總是領先別人,你的狀態就會格外的好,其他各種好事情也會接踵而至。
相反的,當你每一件事情都落在別人之后,你便會覺得生無可戀,自信心受挫,形成惡性循環。
5、對改善方法本身做改善
關注完成一件事的方法,在每一次實踐中盡可能地與改進它,并將改進后的方法及時記錄下來,很辛苦總結出的便捷方法,如果不記錄下來,下次還需要從頭再回憶也會浪費不少時間。
作者赤羽雄二在《零秒工作》中提到,對于經常發郵件的內容生成模板,減少寫郵件時間。
6、凡是提前
掌握整體流程;終止多于不必要的工作;專注于只能自己完成的工作;一旦時間變得充裕就開始完成其他工作。
在制作100多個三線表的過程中,我發現,表的制作是可以尋求別人的幫助的,而論文的內容卻只能由自己完成,如果在一開始工作時,我便專注于論文內容的撰寫,而將表交付于他人,我的論文可能會比現在更加完善。
7、凡事先行一步
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多做一些事情,即使不是今天要交的任務。但也不提倡無休止得加班,一天完成一周的工作。
你的所有工作都是在別人催促下完成的,和自己主動提前完成是不一樣的心態,后者更易形成良性循環。
8、盡量避免返工
返工不但浪費時間,而且給人以挫敗感。想要避免返工,需要在工作開始前,先請教有經驗的人。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以及要注意的要點。
如果發現自己需要返工,必須及時止損,不要抱著僥幸心理任由其發展下去。
《零秒工作》是一本神奇的工具書,我非常認同速度決定一切的理念,
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工作,不是為了老板,而是體現你的價值,
愿我們都能像麥肯錫精英一樣工作。
無尾熊不吃桉樹葉 / 文
重新日更第1天
關注我,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