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完機票才開始有意無意的給身邊人灌輸我要去非洲這個已無可爭議的決定。
“烏干達?那是在哪兒?”第一反應基本是拿起手機開始百度,接著就是連聲的驚嘆,嗯!我聽得出驚嘆里有一點兒恐懼。
還有算是閱歷更豐富些的,“身邊有朋友派駐非洲,被蟲子叮咬后非常恐怖專機運回國治療……”
他們的眼神里我讀出兩個字“作!死!”
討論沒有繼續下去,關于不打疫苗的決定也盡量在匯報父母雙親時弱化轉移,強調我們會全程五星酒店的,當地有朋友全程陪伴還是維和軍官哦!
鬼知道我們究竟會經歷些什么?
不過關于疫苗,我們倒是認真查閱了大量信息,也咨詢了新華社駐非站記者還有外交部非洲司的工作人員,綜合得出結論:短途旅行只要防護得當,不打疫苗也沒問題。關鍵是疫苗的潛在風險無法估量,尤其對女性。
3 那些劍拔弩張的時刻
去烏干達顯然不是度假的,所以衣服飾品盡量從簡,用半個行李箱裝了免洗消毒液、濕巾、紙巾以及防蚊液。
“常規藥物我都會準備,你們不用擔心。”G男神的暖心值再次飆升。
“自來水不能直接飲用……”
“要謹防被蚊蟲叮咬……”
“本地人很喜歡握手……”
離開UN基地我們就直奔烏干達首都坎帕拉,擁擠破舊的城區開始顯現非洲本來的面貌。
記得剛靠近坎帕拉城區,街道上騎行摩托的黑人越來越多,坐在前座的G回頭詢問“會害怕嗎?”有車窗的阻擋,即使是十公分的距離之外擁擠著車輛行人也并沒什么壓迫感,“哪有什么可怕啊!”此刻我們的內心還溢滿了好奇。
聽說水果異常便宜且美味,剛入住市中心的酒店,G就決定帶我們去市場開開眼界。
斜坡上大型的自由市場,沒有固定的攤點,堆成小山一樣的香蕉鳳梨芒果鱷梨……,站在低處往上看去喧鬧繁茂,充滿生命力,每到一個新鮮國度最愛去當地市場,濃濃煙火氣,只是這一次……
正低頭挑選鳳梨,突然聽見略有敵意的兩聲呵斥,四周的人群瞬間聚集過來,你可以想象90年代銅鑼灣街頭準備開戰的古惑仔,從航拍俯瞰的角度,像潮水一樣涌來,黑漆漆一片。
那一刻有點兒懵,我看看旁邊的小K,她正抱緊了手里的相機瑟瑟發抖,對面的攤主一副馬上要沖過來的架勢,大概是沒經允許的拍照激怒了他。
正不知所措,G連邁兩步過去,拍著那個壯碩的黝黑肩頭“Calm down!calm down! We are brother.”G的聲音此刻充滿了魔力,僵持幾十秒后,緊張的氣氛隨之松懈,那一刻尤其漫長,后來聽G說和非洲朋友稱兄弟是暗語。
買了鳳梨趕緊撤回酒店,第一次意識到我們正在一個貧窮落后的國度,有文明的差距。
市場上的小插曲很快被我們拋擲腦后,不到四塊錢(人民幣)一個的甜美大鳳梨讓我們對這個熱帶國家充滿了親近感。
不過,拍照導致緊張這并不是最后一次。
行程結束前回到坎帕拉,已經完全游人心態的我們決定去坎帕拉的Makerere大學和博物館感受一下烏干達的人文氣息。
大學的門口設置有一個安檢處,原以為只是例行公事的檢查,卻格外嚴格,隨身行李全部被要求開包,負責安檢的也并不像一般安保,不僅配槍還一臉肅殺氣。
檢查通過走出去十來米開外,小K偷偷拿出手機回頭拍照,卻被一位軍官模樣的黑人看見,他快步沖過來,搶奪手機勒令刪除,又一次懵掉又一次G出面化解,我們訕訕地離開……現在回想起來,我們仨真的是足夠心大隨意,該慶幸有G一路同行。
即使最后G男神地位不保,跌落成男神經,也要感嘆他這一路對三位姑娘的悉心照料有多不易。
G,回頭敬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