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節,各種社交網絡都會被「吐槽親戚聊天」的內容刷屏。
今年更為嚴重,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的作品《春節自救指南》、papi醬的視頻《致那些討人厭的親戚們》、微信公眾號推送、豆瓣的文章,各種各樣的內容層出不窮。
難道春節時候,親戚的提問真的那么令人尷尬與厭惡嗎?
好像有些時候是這樣的。
但是,
這大過年的,誰都希望高高興興的,所以無論是你七大姑還是你八大姨,都不是存心跟你過不去,都不是有意讓你難堪。
好的,明確的這一點,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些尷尬與厭惡,是從何而來的。
話題難以確定
我們設想一下,如果春節聚會,一群人圍坐在一起,每個人都低著頭,一言不發是有多尷尬?啊真的是要多尷尬就有多尷尬啊。
于是你大姑大姨作為長輩,就理所當然地開始尋找話題,以便活躍氣氛了。也許你也在努力地尋覓著聊天的話題。
聊什么呢?
+ 聊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與心理-社會治療模式之間的關系?
- 你大姑大姨也不知道弗洛伊德是誰啊。
+ 聊聊她家樓下菜市場的土豆紅薯幾塊幾毛幾一斤?
- 你好像不太關注這個。
+ 聊聊YG的新女團blackpink?
- 你大姑大姨不一定接受得了這曲風。
+ 聊聊她新跟舞伴學的廣場舞《雞年大吉咯咯噠》?
- 你貌似看不起人家這種藝術形式。
看來聊這些話題都是行不通的,你與大姑大姨幾乎就沒有共同關注的領域,這天很難聊得成啊。
你大姑大姨為了緩解尷尬,就找了一些她了解的、你也在經歷的話題去聊了。
* 你有沒有對象呀?
* 什么時候結婚啊?
* 工作怎么樣啊?
* 每月工資多少呀?去年賺了多少錢?
* 小朋友期末考試考了第幾名呀?
她本想著能由此引起話題,聊聊你現在的生活,以及對未來生活的向往,可是不料哪壺不開提哪壺,正好問到讓你尷尬與厭惡的話題。
你大姑大姨就是單純的隨口一問,你的對象、工作怎么樣,沒別的意思。
可是想不到,你把這些都算作是隱私,而且還是不想提及的隱私。
她把這些當作茶余飯后的談資,這卻是你的聊天禁區。
你倆所生活的完全不是同一個世界,過得完全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
她無意惹你難堪,只想跟你聊聊天。
關系過于疏遠
想一想,那些讓你尷尬與厭惡的親戚都是些什么人?
是不是大部分都是那些一年就見這一次的親戚?
我想大概是這樣的。
你們平常不聯系,就連微信朋友圈都屏蔽了。
她們不了解你;在你心里也離她們遠遠的,沒有要拉近的意思。
你還別不承認你跟她們疏遠。
你爸你媽問你的對象、工作,你就不會這么反感,覺得很是平常。因為你沒把爸媽當外人,而你對于親戚的態度就不是這樣了。
這關系本來就尷尬,堪比陌生人。
哦對,比陌生人還尷尬。因為跟親戚還不能急,畢竟你小時候她還抱過你呢。
這樣尷尬的關系,注定引起尬聊。
你就沒想聊天
你承認嗎?你其實根本就沒想跟她們聊聊天。
如果你想跟她們好好聊天,你就會主動跟她們social,怎么會讓她們去費盡心思的找話題呢?
想想你在學校里、職場上,對于自己的朋友、領導,那些你想去social的人,你都是會去主動尋覓話題,進行愉快的聊天。
你春節回家前,你看了那些春節自救指南,你打心眼兒里就抵觸這種聊天,有了偏見,這就變成了一種狼狽的防御。
設想一下,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有聊不完的共同話題,是一件其樂融融的事情。然而這需要你跟大姑大姨共同努力,你要接受這種場合的social,不要抵觸,才能有好的效果。
好了,剛才我帶你分析了一下這種尷尬感產生的原因,接下來說一說如何應對這種尷尬。
因為你去改變你大姑大姨的行為是很難的,所以接下來主要說你要如何改變自己的做法。
努力不怕被詢問
親戚談論的話題讓你尷尬,主要是源于你在這個領域做的不夠好。你沒對象、你工資也不算太高、你混得不太好,所以不好意思跟親戚去談論。
如果你在這些領域都很優秀呢?
* 你有高富帥的男朋友,死心塌地的愛著你,每天開著瑪莎拉蒂接你上下班,年前剛給你買了大鉆戒求婚,年后又帶你去迪拜十日旅行。
* 你工作穩定,當上公司高管。工作年薪幾十萬,公司沒你不能轉。
我想大概不用你大姑大姨去問,你自己就會主動去炫耀的。
所以,如果不能改變大姑大姨的問題,那么請努力努力再努力,以自己豐碩的生活去回應,是可以緩解這種尷尬的。我相信作為親人的大姑大姨,也是愿意你去談論你美好的生活,替你高興的。
你主動去找話題
剛才分析原因的時候說過,聊天話題難以確定。
其實,這聊天的話題也不是注定無解。只要你足夠機智,情商夠高,是完全可以搞定的。
舉例:
你看你大姑穿的紅毛衣,那么你就可以說「哎呦大姑!您這紅毛衣真好看啊。」「啊還是自己織的啊 我大姑這手還就是巧 嗯 眼神兒也棒 都這么大歲數了 織出毛衣一點都不比外面買的差!」
你大姑聽了肯定高興,也就顧不上去問你尷尬的話題了。
再舉例:
你看你哥哥家的小孩都3歲了,你就可以感慨「這時間過的可真快呀,我哥家的孩子都這么大了!我還記得我小的時候,大姨您還抱過我呢!」
不知道為啥,咱中國人對「小時候抱過」這件事如此重視,所以一提這個,大概就可以開啟敘舊模式了。時光倒流30年,那時候她才不管你現在工作怎么樣呢。
情商是個好東西
如果以上做法都來不及了,大姑大姨還是問了令你尷尬的話題,也先不要慌。面不改色心不跳,深吸一口氣,想想怎么應對,不尷尬的應對。
舉例:
-臉臉,你這也20多歲了,找小女朋友了嗎?
-啊 沒呢,這不是沒合適的嘛~等著以后大姑您給我介紹個好的呢!
如果第二年、甚至第三年她還問,而且我還沒對象,可以這么答。
-哎呀大姑!我這都讓您幫我介紹三年了,您咋還沒給我介紹呢,這不是耽誤我嘛?
(委屈、一定要表現出委屈的樣子)
再舉例:
-臉臉,你大學時候學的什么專業呀?
-我這專業在國外可厲害了,在國內剛起步,發展前景也不錯。
balabala……可以談論自己專業是啥、發展狀況咋樣、在生活中有啥應用領域。
如果你知識基礎夠厚實,大概聊這個能聊一上午。
所以你看,春節回家聊天根本沒那么可怕。你處理好這種關系,大姑大姨高興,你自己也高興,這樣才有過節的氣氛。
你大姑大姨自始至終都沒惡意,她們只是想跟你聊聊天,化解尷尬。
你可千萬不要據她們于千里之外呀,你想一想,在你小時候,你大姑大姨還抱過你呢~現在你長大了,離她們越來越遠了。她們想了解你,走進你的世界,僅此而已。
當然以上的內容,僅僅是應急之舉,想要真正的家庭和諧,不如從平常做起。平常多在親戚群里發個紅包、偶爾給大姑大姨點個贊、過年過節有個問候,拉近平常的距離,讓你與大姑大姨之間的關系不再尷尬,別忘了,你小時候她還抱過你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