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天,我可愛的學生問我:“老師,你小孩吃飯要一邊催他才吃嗎?要不然他都忘記自己在吃飯……”
我今晚吃飯默默偷偷拍了幾張,倍感欣慰啊~
? ? ? ? 回想起一直以來都有很多媽媽都跟我說:
“我寶寶不玩玩具就不吃飯。”
“我寶寶吃飯一定要看電視!”
“我寶貝都上幼兒園了,吃飯一定要大人喂!”
……
? ? ? ? Oh~No~
麻咪,你是不是用錯方法了呢?
來來來,讓我們掃描一下,
回顧過去的做法,看看問題出在哪?
多大可以開始嘗試自己進食?
? ? ? ? 航寶從8個月就已經嘗試自己用手抓著吃的放進嘴巴里面了,像勺子這種條狀物……一些寶寶零食,如某品牌的星星泡芙或芝士條,讓航瘋狂熱愛,不僅滿足了他的口欲,還同時鍛煉了他的抓握,訓練了本體覺,因為要把食物準確放進嘴巴,而不是塞進鼻子里。是不是好贊?不過零食真是要少吃,就算無添加,鹽分也會超。
? ? ? ? 寶寶10個月后,開始對餐具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總想自己動手,喜歡擺弄餐具,而且每次喂飯他都喜歡來搶奪你手中的餐具,這正是訓練寶寶自己進餐的好時機。對食物的自主選擇和自己進餐,是寶寶早期個性形成的一個標志,而且對鍛煉協調能力和自立性很有幫助。
什么時候可以開始培養自己吃飯的好習慣?
? ? ? ? 如果我說一歲之后就已經可以實現獨立自主進食了,你們會不會驚到?其實知道真相的麻麻聽到是很淡定的,因為自己的娃也一樣能做到。航寶一歲以后就已經自己吃飯了,雖然吃得滿地都是,讓老人家極其抓狂!但被我“嚴厲”堅持下來了,爹娘對不起呀~畢竟自己的娃是要自己負責任的,別讓老人家辛苦了還落得個不配合科學育兒的抱怨。
? ? ? ? 孩子滿周歲后,就是讓孩子自食其飯的實際誘導期,而其中12~18個月之間,又可視之為“黃金誘導期”;因為在這段時間里,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迅速發展,若給予以適當的誘導,則會有事半功倍的成效。而同時,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很可能因此會把飯菜灑得一身一地。有的娘親怕麻煩,愛干凈,也怕孩子吃不飽,不愿意寶寶把一切弄得臟亂不堪,往往就生氣地制止寶寶這種行為,豈不知這樣做實際上是扼殺了寶寶自主自立學吃飯的萌芽,時間長了,寶寶就會認為吃飯就是一個被動接受的過程,與自己無關。
獨立吃飯的能力會倒退嗎?
? ? ? ? 確實是會倒退的哦~2~3歲這個時間段會吃飯時更會折騰了,因為superman出現了!不愿意讓人幫忙,自己的能力又有時候會hold不住,加上上一餐是否吃得過多不太餓?想玩的那顆心更活躍?反正就是不能像之前一樣順順利利吃飯了。
? ? ? ? 2歲的寶寶應該已經能自己進餐了,但如果要求他與全家人一起坐著好好吃飯,幾乎是不可能的。他一定會不停地折騰,媽媽一煩,干脆自己喂吧,這也是許多寶寶直到上幼兒園才被“逼”學會自己吃飯的原因之一。
? ? ? ? 同時,等寶寶會自己吃飯以后,有時也會不肯自己吃,這時不要過分遷就他,告訴他吃飯是他吃飯是自己的事。使他樹立自立光榮的意識和觀念。這樣到寶寶上幼兒園后,就不用擔心寶寶自己吃飯的問題了。
麻咪你弄清楚寶寶的月齡進食食物性狀了嗎?
? ? ? ? 每個月齡的寶寶食物的性狀是截然不同的,大家一定要根據月齡的增長來調整食物性狀,而不是根據出牙的情況哦~一歲之后已經是可以吃剪碎一些的大人食物了,不需要另外去給寶寶開小灶,這也是讓孩子覺得自己長大的提醒標志,當你承認了孩子的能力,孩子的能力才能毫無阻攔地提升上來。
? ? ? ? 剛添加輔食的寶寶,食物應該是對液體奶到固體食物的初期過渡。既要比奶更稠一些,又要比固體食物稀軟一些,比較合適的性狀是細滑的泥糊狀。可以將食材蒸熟、煮熟后用輔食機或料理棒攪打成泥,更建議剛開始用市售米糊,安全有保障,不會砷超標,也會額外補充鐵,滿足寶貝身體需求。
? ? ? ? 此時的寶寶已經接觸了一段時間的輔食,如果接受度較好,就可以增加食物的粗糙度了。輔食適合的性狀是較稠厚的泥糊和剁成碎末的食物。
? ? ? ? 剛開始接觸食物性狀的轉變,很多寶寶會出現拒絕、干嘔、把食物推出來等情況,這些都是正常的。就像寶寶學習走路會摔倒一樣,是必經的挫折和失敗。家長不要因此而停止,多鼓勵他、多示范正確的方法。在度過一段熟悉的過程后,寶寶的進食技巧就Level Up了!
? ? ? ? 寶寶已經能有1~2次吃比較多的輔食后不感到饑餓了,每天爬爬走走不知疲倦,體能消耗越來越大。因此這時的輔食要注意盡量搭配不同類型的食材,并增加輔食的稠度和粗糙度,減少稀而湯的食物。輔食的性狀以柔軟的食物和丁塊狀的食物為主。
? ? ? ? 注意這個階段由于食物顆粒變大,而寶寶的第一乳磨牙要到14個月左右才開始萌出,缺乏磨牙的小嘴研磨食物能力還比較差,所以經常在便便里看到食物的殘渣。但這是正常現象,家長不要擔心是消化不良。
? ? ? ? 在科學的鍛煉下,寶寶處理食物的能力越來越棒了!(如果食物性狀落后太多,在這個階段也會慢慢出現各種進食問題。比如不愛咀嚼、含飯不動等情況)
? ? ? ? 他們可以逐步融入家庭的飲食了。平時爸爸媽媽吃什么菜,寶寶也可以吃同樣的食材,只是要處理得更為細軟些、也要少用調料。
Tips:
? ? ? ? 寶寶的咀嚼力鍛煉牽涉到嘴唇、牙齒、面部肌肉等共同參與,讓寶寶有接觸食物后進行咀嚼動作的好習慣非常重要。只要接觸了足夠多的食物、進食了足夠多的次數后,就應該及時轉換下一個性狀。而不是以出牙數為判斷標準哦!沒出牙的牙齦也是很厲害的!
樹立信心,調整習慣
? ? ? ? 不管孩子現在是一歲還是三歲,你相信孩子擁有能夠自己吃飯的能力嗎?如果你自己都想放棄,都更愿意用老辦法,那就不要抱怨孩子不好好自己吃飯了。任何改變都時間來適應,任何改變都需要勇氣與堅持,不僅是孩子,還包括所有帶養人。只要你做好準備開始了,任何時候都不晚~
? ? ? ? 既然決定改變了,請謹記以下幾條:
剁手!——不要再喂孩子!與孩子進行一次走心的溝通!
清理!——餐桌上不要放除了飯菜碗筷的其他任何東西!
安靜!——不要聽音樂,看電視,甚至主題明確的家庭大型聊天!
選擇!——多買幾套碗勺,讓孩子自己選擇當餐的用餐餐具,增加孩子自主權的把控!
鼓勵!——不僅鼓勵孩子,還要時時鼓勵自己和身邊的帶養人,唯有信任,才能改變!
增加口腔觸覺刺激,調整餐食外貌
? ? ? ? 調整食物的性狀。不要看到自己錯過了,就直接跳到當下適合的性狀,還是需要一些時間循序漸進的,讓孩子逐漸適應口腔內不同食物的性狀。
? ? ? ? 口腔觸覺按摩。利用各種隨手可得的按摩物進行寶寶的口腔觸覺按摩,不管是哪個年齡層的寶寶,恰當的口腔按摩引導能讓孩子盡快適應現狀的改變。
? ? ? ? 口腔運動做起來。不是只有嚼口香糖才叫做口腔運動,像吹泡泡這種口唇配合度較高的不僅能夠實現口腔運動,還能一并提升本體覺哦~是不是很贊? 所以不要買泡泡槍,咱慢慢吹~~
? ? ? ? 如果你家娃不是因為脾胃不和,吃得過飽,身體欠安,重口味,那你還是思慮下,是否該把食物做得更賞心悅目些呢!~像我這種心靈又手巧的額娘,本想好好表現一番,無奈航太子對吃實在是毫無要求,額娘我就勉為其難不為你費心了。倘若娘娘們喜歡,也可留言給本宮,必會努力更新培養吃貨的動態,諸位娘娘小主就放寬心,常回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