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范仲淹,著名的詩人,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范仲淹作為軍人,寫下了漁家傲秋思。政治上有抱負,軍事上有追求,思想上有見解,敢于挑戰權威,敢于蔑視權貴,敢于為人民請命。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居廟堂之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此乃大丈夫也。
1040年,范仲淹51歲,任陜西經略副使,駐扎延安。
秋天草已經黃了,肆虐的秋風有點冷。滿頭白發的范仲淹,背著手看著遠處的山,近處的帳篷,西北的秋天和自己的家鄉浙江風景迥然不同,自己的家鄉這時候天還溫暖,那么濕潤,而這里卻已經秋風蕭瑟。大雁從天上飛過,去尋找他們的遠方。風呼嘯著,軍營里吹起號角之聲,各種聲音和諧的摻雜在一起,顯得那么硬朗。天已經接近了黃昏,軍營做飯的炊煙已經升起,城門也該關了。
端起一杯酒,想起了遠方,想起了家人,我沒有像竇憲一樣,千里追胡兵,勝利歸來刻下石碑,自己何時才能得勝還朝啊!西北的草原,西北羌笛的悠揚,秋天霜雪,拿起兵書,還要研究征戰策略,滿頭白發伴舞,外邊的那些士兵,那些小孩子更辛苦,怕是哭了吧!
范文正公,學生佩服得五體投地。
范仲淹血戰醉酒獻策
范仲淹滿身是血,他已經分不清是自己身上的血,是胡人的血,翻身下馬。士兵剛想替他拆掉盔甲,他突然拔劍,今天一戰,士兵死傷幾十人,心中憤恨,雖然敵人也死了幾十人,可是這都是死去的弟兄都是自己親手操練的親兵。心中有一種憤恨,他揮劍長歌。
“秋葉飛,百草黃,大雁排成行”范仲淹邊歌邊舞,寶劍寒氣逼人,已經51歲的范仲淹,身材矯健,聲音洪亮,在秋風中蕩漾。
“報將軍,酉時已到”士兵單腿點地。
“傳令!開鍋造飯,關城門”
“是”傳令兵下去了。
“大雁歸,回雁峰,一路不單行”范仲淹豪氣沖天,飛身縱起,舉劍砍下。
遠處牛角號聲,馬鳴聲連成一片。
“取我酒來”,范仲淹接過士兵的酒,一飲而盡。“吳浙秋雨戀,胡虜不滅何須歸?漢代竇將軍,千里追風還,留跡在燕然”一曲作罷,飛劍出手,定在帳篷之上。
眼角已有淚痕,范仲淹一動不動。士兵知道,將軍又想家了。
外面風聲漸起,伴著羌笛的聲音,偶爾還有小士兵想家的幽怨聲,范仲淹疾步走到桌前,提筆開寫,《諫君上;滅胡十策》。
夜深了,突然有士兵來報,“報將軍,遠處有敵兵來襲”。
“傳令迎戰”范仲淹提劍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