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黑鴨創立于1995年,最開始只是創始人周富裕在武漢的一個鹵味攤位。1997年,周富裕研制出了獨特的配方,開始制作鴨脖子等食品,隨后開始了連鎖式的快速擴張。如今周黑鴨已經是鹵味食品行業第二,全國有超過千家直營連鎖專賣店,僅次于絕味集團。它去年在香港上市,市值達到181億港幣。
周黑鴨的創始人周富裕1994年到武漢的一家醬菜廠打工, 從一個沒有文憑的個體戶,到現在的企業領導者,正是靠不斷學習和不斷改變自己。而在他身上,學習到的這些東西也轉化成了一些樸素的企業經營理論。在格局商學院的課堂上,周富裕分享了他對學習改變思想的心得以及周黑鴨的企業經營之道。
周富裕說他自己是個學習狂,在學習方面的花費至少有500萬了。他認為,學習的目的并不是知識本身,而是要引發新的思想、新的思路,讓自己深度思考,從而改善自身或者創造不一樣的企業。
以前總有人問周富裕哪個老師講課好,他一般會反問,哪個老師講課不好呢?這是因為他覺得這個問題就像褲子的長短一樣,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果一個老師的一百句話當中有一個思想點,能讓周富裕改變,引發他思考,他就覺得這課很有價值。
周富裕發現,人們不可能用相同的思維、相同的行為習慣,最后得到不一樣的行為和結果。世界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所以只有擁抱變化,未來才能有發展。
如果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就要從改變思想開始,從而改變行為,進而改變結果。而改變往往是從做決定的一剎那就開始了。周富裕自己的改變也是從一剎那開始的。
2000年,周富裕完成了他人生的第一個夢想,賺夠了錢在農村修了一棟比別人漂亮的房子,但那時他還沒有改變的驅動力。2003年,他得知,有人和他做相同的事情,但是已經開了100多家連鎖店了。那時候他認為收銀必須得由老婆或親戚負責,于是就疑惑那么多連鎖店老板得有多少親戚。后來他主動去了解這個老板,發現是自己的想法限制了自己的成長,隨后萌生了要去學習的念頭。周富裕沒有大專文憑,結果被高校的MBA拒之門外,直到2005年一個培訓公司找到他,說培訓不需要文憑,只需要學費就行。從那以后,他的學習就沒中斷過。
在企業經營上,周富裕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念。他有三條原則:經營企業,逐利則敗;逐產品精進,則得人心;管理逐身先則得擁護,逐放逸則失愛戴。
周富裕發現,所有偉大的公司雖然盈利,但它們都不是因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成功的,比如蘋果、Facebook、谷歌。周富裕決定也要以這些企業為榜樣,不刻意追求利益最大化。
那周黑鴨追求的是什么呢?很多人贊同企業的利潤就是銷售額減去成本,周富裕認為這其實這是錯誤的舊觀念,一個企業真正的持續利潤是顧客的感覺,良好的產品體驗才會帶來高頻次的購買率。周富裕認為給別人帶來好的感覺,讓顧客舒服大于一切道理。這才是周黑鴨所追求的:逐產品精進,則得人心。
在管理上,周富裕認為“逐身先則得擁護,逐放逸則失愛戴”。即管理者向別人提出要求的時候,自己要先做到。在周黑鴨,遭到罰款最多的人是周富裕本人,因為游戲規則是他自己制定的,因此日后踐行過程中,它要樹立榜樣作用。在最初立規矩的時候,他還會故意違反,然后受到懲罰,以此傳達一個信息,無論是誰,違反規定都無法逃避懲罰。
在周黑鴨的企業文化中,還有一個鮮明獨特的“食字理論”。
食字理論源自周黑鴨1999年的一件事。那時周富裕收了個徒弟,把做醬板鴨本該用的老鴨替換成了成本更低的稚鴨,這樣一換,利潤會更高。周富裕也有所動搖,決定囤一萬只稚鴨。結果用稚鴨做出的板鴨口感不好,老顧客購買頻率慢慢地也降下來了。原來一天銷售量在100到150只,而換成稚鴨以后,銷量降到10只左右,生意也無法維持下去。
周富裕的父親在知道這件事情以后,跟周富裕說,食品的“食”字之所以上面是一個人,下面是一個良,就是在告訴做食品的人,最重要的是講良心,不講良心就會走背運。周富裕的父親是個手藝人,認為做手藝要走一方紅一方,做食品要做到讓吃過的人留戀,不能留戀就一定會走下坡路。這也就成為了周富裕的“食字理論。”
這件事讓周富裕得出一個結論:欺騙只能一時得利,只有真誠才能生意長久。最終,食字理論衍生出了周黑鴨的核心文化之一:誠實守信。
以上就是周富裕的學習心得以及他從學習中提煉出的企業經營理念的分享,希望對你有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