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暗香 ——仙呂宮
辛亥之冬,予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征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隸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 ? ? ? ?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 ? ? ? ? ? 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在欣賞這首《暗香》之前,我們先來介紹一下姜夔的生平。
姜夔一生沒有考取功名,沒有仕宦,平生在各地周游流落,過著清貧的生活。在三十二歲時來到湖州,遇到蕭德藻,蕭德藻別號千巖老人,是與楊萬里、范成大齊名的一位詩人,家境也很富有,他讀了姜白石的詩詞,很欣賞他,就“以其兄之女妻之”,把他哥哥的女兒許配給姜白石了。蕭德藻在吳興附近有自己的一片莊園田地,所以姜白石結婚以后就住在湖州蕭德藻他們家里面。
白石平生沒有科第功名,總是依人為生,在那些達官顯貴人的家里做客,所以他一生都相當貧困。他曾經在他妻子的叔叔蕭德藻那里住過很長時間;后來在范石湖那里也住過一段時間;到了晚年,他又依托張镃兄弟。
但是據夏承燾先生考證,姜白石在二十歲左右在合肥與一位女子有過遇合。但是因為后來跟蕭德藻的侄女結婚,所以姜白石就跟這個合肥女子分離了。
我們講辛棄疾,他的詞中最基本的感情是那種激昂慷慨的豪情壯志,那種奮發有為、激昂慷慨的感情和意志是稼軒詞的主調。而貫穿白石詞中的最重要的感情則是他的一段愛情的往事。所以在白石的很多詞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那一段愛情本事的影子。包括一首詞中寫道:“少年情事老來悲”,一直都無法忘情。
大家評論白石詞,稱“清空騷雅”。
什么是“騷”?
詞可以表達“賢人君子幽約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詞里邊所要表達的是你內心中最幽深最含蓄的一種哀怨的感情,你“幽約怨悱”卻沒有辦法說出來,這就叫做“騷”。
那么什么叫做“不雅”呢?“發而不有動宕閎約之詞,是謂不雅。”“動宕”就是跌宕往復、充滿活力。所謂“閎約”,“閎”是博大,“約”是約束,也就是厚積薄發——本來有很豐富的內涵,卻只表現出那么一點點來,而讀者從這一點可以窺見很多東西。
如果做到了“動宕閎約”,這就是“雅”,否則就是“不雅”。
那么什么是“清空”呢?
繆鉞先生曾經評白石詞:“白石詞.........非從實際上寫其形態,乃從空靈中攝其神理。”
王國維不欣賞姜白石的詞,說他的《暗香》、《疏影》雖然寫的是梅花,格調也很高,然而“無一語道著”。他沒有一句話真正能夠把梅花切實地寫出來。姜白石寫梅花沒有一句讓我們切實地感覺到梅花。王國維說,讀這樣的詞“如霧里看花,終隔一層”。姜白石不從正面來寫梅花,總是在旁敲側擊,因為他以為這樣才“清空”。他為什么要追求“清空”?因為他是從江西詩法變出的,他故意跟人家不一樣——你們寫梅花就是梅花,我偏偏不這樣寫,我只寫與梅花有關的一些情事。
欣賞不同美感的詞,你要用不同的衡量標準,找到不同入門途徑。在白石詞里,長調里面有所謂的賦化之詞,他不是直接來寫,而是用安排與勾勒的思力來寫。所以白石詞的用字造句的特點是“清空騷雅”。
現在開始欣賞這首《暗香》
這首詞在音樂上屬于“仙呂宮”的宮調,因為白石精通音律,這是他的自度曲,所以他要告訴一般人,我是用的哪個宮調。他說:辛亥年冬天,我冒著雪去拜訪范成大,在那里住了一個月。后來,他拿一張紙讓我為他填詞,而且要做一支新曲子。于是,我做了兩支曲子。他非常高興,把我的曲稿拿在手里欣賞把玩不已,還叫他家里的樂工歌妓來練習演唱這兩支曲子。她們唱出來的音節和諧婉轉,我就給它們起了名字:一個叫《暗香》,另一個叫《疏影》。
《暗香》和《疏影》都是詠梅花的,兩個牌調用的是林和靖詠梅花的兩句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白石為什么要詠梅花呢?因為他拜訪的是范成大,范成大別號石湖居士。在范石湖家的南邊,隔著河有一大片花園,石湖給它起名叫范村。范村里種了很多梅花和竹子。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我們說“秦時明月漢時關”,秦朝的明月如此,今天的明月依舊如此。月色還是當年的月色,而當年的我呢?當年的月色曾經有多少次照見我在梅樹下吹笛子。
“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我叫起那個美麗的女子,說不管外面多么寒冷,也要去折下一支梅花來。
“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姜白石不但善于旁敲側擊,他還常常用一些別人的詩詞來做點綴。何遜是南朝梁時的一個詩人,曾經寫過《詠早梅》的詩:“銜霜當路發,映雪擬寒開...........應知早飄落,故逐上春來。”當別的花在寒冷的霜雪中漸次凋零之時,梅花沖寒冒雪而開。為什么梅花那么早就開,不像其他花,要等到“陽春三月、草長鶯飛”的時候?因為它知道自己很快就要飄落了,于是趕到春天以前就趕快開放了。何遜寫過這樣的詩,后來的人說到梅花,常常提到他。現在姜白石說:當年跟那個女孩子在一起,我為她寫過多少詠梅的詩詞!可是現在呢?我就像何遜一樣漸漸老去了。“春風詞筆”是說筆下如同帶著春風一樣,能把梅花寫的這樣美的寫詞的文筆。他說:而今我年華老大,不能再寫出當年那些美麗的詞句了。
而今我只覺得什么?“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我只怪竹籬笆外那稀疏的梅花,雜在寒冷的霜雪之中,那寒冷的香氣一陣一陣的飄過來,飄到我的坐席之中。古人常常有坐席,而華美的坐席就叫做“瑤席”。因為范成大家里很富有,有大宅院,有花園,當然還有“瑤席”了。
“江國,正寂寂”,“江國”就是南方有江水的地區。他說:江國的冬天寂寞而又寒冷。“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因為他離開了那個女子,所以要寄給她一枝梅花。古人也有寄梅花的詩,南朝詩人陸凱說:“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北宋的秦少游也寫過這樣的詞句:“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
“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翠尊”是翠綠色的酒杯;“紅萼”指梅花紅色的花萼。他說:我對著飲酒的翠尊,很容易就流下淚來,看到梅花的紅萼,我說不出什么話來,只是“耿耿”的相憶。“耿”字從火,本來指的是明亮的燈光。如果你心里有一種感情,像是不消滅的火焰一樣,也可以用“耿耿”來形容。
“耿耿”是光明的意思。姜白石說:“紅萼無言耿相憶”——我的相思懷念之情是耿耿不滅的。“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我永遠記得,我們當年曾攜手去看梅花。“壓”是極言梅花的繁密,而把花的繁密說成“壓”,也有個來歷。杜甫詩曰:“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姜白石說:“千樹壓、西湖寒碧”,千萬樹梅花壓在冬日西湖寒冷而碧綠的水上。在這一句中,你不要一口咬定“西湖”一定就是杭州的西湖,我們講歐陽修的十首《采桑子》,他詠的不都是潁州的西湖嗎?所以白石所說的西湖究竟是指哪里的西湖,也不能確指。
“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那么好的花,那么美的回憶,可是轉眼間又是一年,一片一片的梅花都被風吹落了。而今天的梅花落下去以后,你哪一天才能再見到他?今水非昔水,古今相續流,明年縱然有花開,不是去年枝上朵——落下去的花永遠也回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