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是不是有這樣的體會?當你和戀人在一起的時候,你們耳鬢廝磨,分享彼此間發生有趣的事情,不知不覺約會的時間就過去了,于是你們依依不舍的分開,期盼著下次盡快見面。讓你在聽一場很枯燥的報告時,你心里在想怎么還不結束,為什么時間過得如此之慢?你開始煩躁,不安地看手表,希望指針走的快一點,再快一點,甚至還會悄悄地溜走。
但事實可能并非如此,這些可能只是我們的感覺,說不定你和戀人約會的時間和聽報告的時間是一樣的,甚至和戀人約會的時間比,聽報告的時間還要長,可是你為什么還會感覺到和戀人約會的時間過得很快,聽報告的時間卻過得非常之慢呢?
心理學中,這種對某一事件持續時間的知覺被稱為時間知覺。時間知覺的形式主要有四種:
1.對時間的分辨,能夠將事情發生的先后順序對時間上進行區分。比如吃完早飯去上課,下課后去購物,按照時間順序把這些活動區分開來。
2.對時間的確認,比如說今天是星期四,明天是星期五。
3.對持續時間的估計,比如這節課已經過去半小時了,我上班已經四個小時了。
4.對時間的預測,比如還有一個月就開學啦,四個月之后要在上海舉辦心理學大會。
為什么同樣的時間我們有時候會覺得長,有時會覺得非常短呢?
心理學家從兩個角度對這個現象進行了解釋:一方面,在這一時間內發生的事件的數量和性質會影響我們對時間的知覺,另一方面對時間的估計還與我們自身的興趣和情緒有關。
事實上時間是客觀的,不關我們知覺它是長還是短,都不會發生變化。
真正出現差錯的是我們的感覺,和視覺聽覺一樣,它有時候并不可靠,因為人是復雜的情感動物,所以在對時間進行估計時,往往會加入自身的很多情感因素。
這就是所謂的錯覺――在特定條件下產生的歪曲客觀現實的錯誤知覺。人們在認識客觀事物的過程中,卻會經常發生各種各樣的錯覺,錯覺是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有時會讓我們感到沮喪失落,有時候會讓我們自覺不自覺地享受著它給我們帶來的好處。
比如一個房間很小,那墻壁上涂上淺顏色,并在房屋中將擺放一些較矮的沙發桌子和椅子,房間看起來就會更加寬敞明亮。如果我們把房間整面墻上放上鏡子,房間就會感覺變成兩倍甚至幾倍大。
錯覺效應被廣泛運用到商場中,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時間錯覺。
我們有過乘車的經歷,如果你坐在車上什么都不干,就會有一種度秒如年的感覺。如果你一邊坐車一邊看到聽音樂或者是看自己喜歡的視頻,你就會發現時間過得飛快。這是由于你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分散了對時間的注意力,從而造成了時間過得比較快的一種錯覺。
一般商場都會放音樂,然而真正能讓音樂起到效果的并不多。音樂對人的情緒有很大的影響,樂曲的節奏、音量的大小都會影響的顧客和營業員的心情,如果音樂播放得當,主顧雙方心情都好,主顧之間就會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和沖突,商場就能夠賣出更多的貨物,取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否則,如果樂曲播放不當,往往會適得其反。
在顧客數量較少的時候,播放一些音量適中、節奏舒緩的音樂,不僅能使主顧心情更加舒暢,使銷售人員的服務更加到位,還能延緩顧客行動的節奏,延長顧客在商場的停留時間,增加隨機購買率。
在顧客人數過多時,播放一些音量較大節奏較快的音樂,會使主顧的行動隨著音樂的節奏而加快,從而提高購買和服務的效率,避免由于人多而引起的主顧過多而引起的心情不好、矛盾沖突增多的情況。
總之,一方面要用科學理性的頭腦來認知錯誤錯覺,避免因錯覺造成的損失,另一方面要善于利用錯覺來為我們服。
我是小貓喵喵,歡迎關注,一起探討更多心理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