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nstant Run剛出來的時候,反編譯源碼寫過一篇Instant Run原理解析,但過于基于源碼,感覺沒有寫清楚,這周Android Developers推出了Instant Run: An Android Tool Time Deep Dive來講解Instant Run原理,既然是官方推出的,當然要重點看看,整理了一下,算是對Instant Run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完整構建和部署
首先我們來看下沒有使用Instant Run,代碼改變之后的完整構建和部署的流程
我們可以看到,在沒有Instant Run時,代碼變更之后運行,需要構建Application,你的Mainfest文件被合并,和資源文件一起被打包到APK里面,類似的,Java文件被編譯成字節碼,然后轉換成DEX文件,最后部署App,重新啟動App,重新啟動Activity,最終變更的代碼才能變執行。之間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工程小還好,一旦大了就需要花費幾分鐘甚至幾十分鐘時間,嚴重影響了我們開發的效率和心情(最重要的是心情!),還能不能愉快地編程了!Google真是急人之所急,我們的救世主呀,在Android Studio 2.0之后就推出了Instant Run功能,看字面意思就知道是即時運行的意思,本著工程師探索原理的精神,讓我們一探究竟。
Instant Run分類
我們可以看到,和完整構建、停止、重新安裝和加載App相比,Instant Run 只增量構建和部署代碼改變的部分,在很大程度上縮短構建和部署的時間。Instant Run有3種交換類型,分別是Hot Swap、Warm Swap和Cold Swap,Instant Run會根據改變代碼的類型,自動決定使用哪種類型。
Instant Run如何工作
Instant Run構建
根據上圖,我們可以看到Instant Run構建流程,首先增加字節碼到你的Class文件,用來讓我們之后進行替換,然后增加一個新的App Server Class運行在之后你的App里面,用來傳輸之后在運行期變化的代碼,Gradle也會將修改Mainfest進行合并,讓我們運行實時代碼的改變。
App Server運行
當你在Android Studio點擊Run按鈕時,首先會檢測在你的App里是否有一個開啟Socket端口的Server在運行,來確定Instant Run是否可用,在發送變化的代碼之前它也會檢測App構建的ID來確定是期望的版本,當你在開發過程中,Android Studio會監控哪些文件已經被改變,運行一個自定義的Gradle Task為那些改變的class文件創建一個DEX文件,這個新的DEX文件會被Android Studio部署到我們運行的App Server里面,App Server接收到之后就會加載和部署被更新的classes,使用之前注入到我們原始類,委托方法來調用我們剛才加載覆蓋的新classes里的方法。
Hot Swap
Hot Swap主要用于改變現有方法的實現代碼導致的代碼改變,這是最快的一種交換方式,不需要重啟App或者Activity,在你下一次調用方法時,新的實現就能被調用。
Warm Swap
Warm Swap主要用于修改或者刪除已經存在的資源文件,這個交換仍然非常快,但需要重啟Activity,因為加載這些被影響的資源,重啟是必須的。雖然改變的所有資源都需要被重新打包,但我們是增量開發,可以只打包和部署已經改變的資源,不過和Mainfest相關的資源改變或者Mainfest自身的改變,Warm Swap不會有任何作用,那是因為從Mainfest里面讀取值,在APK被安裝的時候就已經被確定下來,所以那些改變就需要重新安裝才能看到。從這里我們就能看出來,Instant Run并不支持改變定義App名稱的字符串或者App圖標。
Cold Swap
Cold Swap支持新增、移除、修改注釋、實例或者靜態字段,實例或者靜態方法簽名、改變父類classes或者類靜態初始化。這種交換會慢一點,雖然不需要完整構建一個新的APK,但需要重啟Application。原理就是發送有效代碼的DEX文件到指定設備,通過App加載多個DEX來實現代碼的改變,這就需要ART,所以Cold Swap只在Android 5.0及以上的設備才有效,那些Android 5.0以下的設備就需要部署一個完整的APK。
總結
到目前為止,我想大家已經理解了這3種交換類型的原理,也能了解其中的局限性,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最后祝大家利用好Instant Run,享受即時編程。
參考資料
可以隨意轉發,也歡迎關注我的簡書,我會堅持給大家帶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