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開始不喜歡吃自助餐了。
并不是因為不好吃,而是因為幾次的吃自助餐經歷讓我覺得吃自助餐一點美感也沒有,吃之前看著各種美食流口水,吃完后撐得已不記得吃了些什么,感覺就是一堆食物塞進了胃里,再也不想來吃了。
第一次吃自助餐是在大學的時候,和幾個室友一起去吃一家海鮮自助餐,每人58元。我們是準備晚上去吃的,有個自稱是吃自助餐高手的室友中午飯就已經不吃了,說是留著肚子晚上才能多吃,才能吃得不虧,才能把本吃回來!一到自助餐廳,她叮囑我們先不要喝飲料,不要吃水果,先去拿生蠔,螃蟹,蝦,魚等貴一點的食物,等吃得差不多的時候,再去拿冰淇淋,甜點,咖啡。后來,大家都吃得很飽了,桌上還有一堆,那就直接是往嘴里塞了,真是不管味道如何了,吃完再灌兩杯咖啡進肚再走,不管苦不苦,只要價格夠貴!最后一個個撐的要扶著墻才能出去。
如果說,是因為學生時代窮才這般吃法,那工作了賺錢了,應該不就會這樣了吧,然而事實上并不是。上次和兩個同事一起去吃一家日本料理自助餐。進去的時候,經過其他顧客的餐桌,看到一個個盤子里的食物都很精致,色澤看起來也是非常美味。這家餐廳雖然是自助,但是是需要點餐的,顧客勾選自選菜單上想點的菜名,將菜單撕下來,會有服務員收走,等做好后送過來。有個同事點了很多很多,我和另一個同事說已經足夠吃了,沒想到她也是一副要吃回本的架勢,光生魚片就點了6盤,還一個勁的催我們再多點一些,不能虧了。因為實在是太多了,我和另一個同事就沒再點了,她還諷刺我們吃個飯還那么清高,吃自助餐難道不是要把本吃回來嗎?最后的結果還是一樣,大家都撐得吃不下了,我們看著她皺著眉頭把桌上的一大堆一口一口咽下去。她已經無法細細品嘗食物的美好,只是一味的為了把這份飯錢吃回來,于人于己又有什么好處呢?對我們而言,吃飯是為了吃飽,吃個好心情,吃個八分飽,心里留有余念,才會體會食物的美好,如果只為把自己吃的撐的難受,豈不是本末倒置了呢?于店家而言,肯定是要盈利的,店家給我們提供了美好的食物,本來就應該得到應有的回報。
突然覺得那些一定要將吃自助餐吃回本的人,并不是因為沒有錢,或者窮,這是一種占便宜的心態。這樣的人一定是看到超市打折,不管自己需不需要都會買一大堆的人,也是那種為了贈品多而去購買的人,也是那種為了享受優惠券而湊單的人。他們看上去精明,似乎得到了優惠,占了便宜,其實這才是真正的不劃算,真正的浪費。那些因打折而購買的東西,或者為了湊單而增加的東西,真的會用到嗎?往往是堆在家里的角落再也不會過問。
現在商家正是利用了很多人愛占便宜的這種心理,推出各種促銷活動。所以,做一下清醒的消費者吧。在準備“剁手”之前,想想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不要被商家的各種小優惠沖昏了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