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里面有許許多多的謎團,引得后人無限的遐思。
這大概也是《紅樓夢》能有如此魔力,讓人深陷,無法自拔的原因吧!
第三十一回的標題,就是紅學界爭議比較大的一個謎團,原因就在標題中的:“因麒麟伏白首雙星”一句。各個紅學家向我們大大展現了他們的想象力。
“麒麟”指金麒麟。大家都知道,金麒麟本是史湘云的愛情信物。而在三十一回中,賈寶玉從張道士徒弟那里得到的,正和史湘云身上的金麒麟成雙成對。
那大家本來不用多想,伏的肯定是史湘云的事啊!和賈母、張道士什么關系?
你還別說,就因為一句“白首雙星”沒辦法解釋,所延展出來的,紅學家的那個想象力啊,嘖嘖。
(因為湘云丈夫不是死的早嘛,沒辦法“白首”而湘云最終和寶玉“白首”也只是其中一說,沒有成為定論)
其實“伏白首雙星”,倒也不是曹雪芹故意設下這個迷魂陣的,只是因為《紅樓夢》后八十回的遺失,而成為了全書的一大謎團。
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紅學家的觀點,就屬于腦洞十足,想象奇特,讓我欲哭無淚,但是不得不佩服的一種說法。
首先申明,本人不贊同這個紅學流派關于“因麒麟伏白首雙星”的解釋。
只是貼出來同大家一樂。大家要是有什么好玩的想法,也可以在評論里和我互動。
好,那我們開始分析了:
賈母當年嫁到賈府,嫁的是賈府哪一位大公子?——賈代善。
那《紅樓夢》里 張道士是誰的替身?——賈代善啊!
(可能有朋友不理解這個替身的含義,古代貴族家庭里孩子小的時候生病,就會讓那孩子出家,以求佛祖保佑。但是又不能真的出家,于是就會找別的孩子代出家,這個代出家的孩子,就叫替身)
這當然還不算什么,因為千千萬萬的貴族家庭都會這樣。
但是下面的情節,就讓人納罕了。
第二十九回賈母的孫子輩都稱呼張道士“張爺爺”,張道士稱呼賈母“老祖宗”,賈母則稱呼張道士“老神仙”。
于是有的紅學家說,你把“老”,換成“小”試試!
我的天,瞬間這個味道就變了,鄙人實在佩服!
還是二十九回,張道士嘆道:“我看見哥兒的這個形容身段,言談舉動,怎么就同當日國公爺一個稿子!”說著兩眼流下淚來。賈母聽說,也由不得滿臉淚痕(你看,淚痕!已經哭過了,妙不妙!),說道:“正是呢,我養這些兒子孫子,也沒一個像他爺爺的,就只這玉兒像他爺爺。”
于是有的紅學家就說了,賈代善死了這么多年了,你賈母如今又是享福之人,平日里完全沒有見你為賈代善掉過眼淚啊!張道士更不消說,和賈代善一不親,二不熟的,憑啥落淚啊?
兩個人還都淚流滿面,這說明他們很動情啊。那要這眼淚不是為賈代善流的,就只有為互相流淚了,你說,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值得挖掘的情況?
下山后寶玉、黛玉腦別捏,賈母一著急,說出的話里稱自己是“老孽障,而寶玉和黛玉是兩個小孽障”
這個有的紅學家也說是暗示寶玉、黛玉的愛情在賈母身上也有對應。
你說這個腦洞,大的讓人拍手稱奇!
哎,還有許多“證據”,這里不多贅述了。
很多紅學家據此,就展開了豐富的想象。
作為史候家的千金小姐,賈母當然不是隨隨便便的女人。不過,賈母自己不是曾經說過,她閨中待字時,溺過水,后來被人救上來,腦門邊上還被磕出了一個凹槽,至今仍然嘛?
紅學家順著這段故事,就分析,救賈母上來的,正是這個張道士。隨后兩人就開始了這么一段遭到歷史塵封的感情。當然,最終賈母是嫁給了賈代善,這場愛情最終以悲劇收場。
不過,雖然隔了許多年,但兩人互相心里都有彼此。
張道士為情所傷,終身不娶,寧愿做賈母丈夫——賈代善的替身出家修道。
而賈母對張道士也是一往情深,關系不已。
所以才有“白首雙星”的說法。因為你看,《紅樓夢》里面現成的,能撮合出來的“白首”、“雙星”,可不就只有他倆了嗎!
不得不感嘆,這個腦洞確實厲害!
當然,我本人是不同意這個看法的,但因為與本文無關,也不多贅述了。
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玩的見解,可以在評論區和我互動。
當然不要忘了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