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家主張清靜虛無,順應自然,稱為“無為”。
《老子》:“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薄痘茨献印ぴ烙枴罚骸盁o為為為,而合於道,無為言言,而通乎德?!?明 方孝孺 《懶齋記》:“道家之説貴無為而主靜。”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三篇:“然 老子 之言亦不純一,戒多言而時有憤辭,尚無為而仍欲治天下?!?/p>
儒家主張選能任賢,以德化人,亦稱為“無為”。
《禮記·中庸》:“如此者,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為而成?!?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離合根》:“故為人主者,以無為為道,以不私為寳?!?宋 王安石 《贈上元宰》詩:“民欺自不忍,縣治本無為?!?明 李贄 《藏書·儒臣傳一·德業儒臣后論》:“圣人之學,無為而成者也?!?康有為 《上清帝第二書》:“列國并立,則爭雄角智,一統垂裳,則拱手無為?!眳⒁姟?無為而治 ”。
? 佛教語。指無因緣造作,無生住異滅四相之造作為“無為”。
漢 牟融 《理惑論》:“佛道崇無為,樂施與持戒,兢兢如臨深淵者?!?唐 李邕 《大相國寺碑》:“莊嚴不獨於示相,功德何止於無為?!?宋 蘇軾 《東坡志林·袁宏論佛說》:“其教也,以修善慈心為主,不殺生,專務清浄。其精者為沙門。沙門, 漢 言息也,蓋息意去欲,歸於無為。”
1、儒家:代表人物是孔子。
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是仁義禮智圣德性論“五行”思想。就社會而言,是德道思想,即博愛、厚生,公平、正義,誠實、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諧,民主、法治等,它是我們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基石。
儒家的主要特點:
(1)祖述堯、舜,憲章湯、武,尊崇先王之道;
(2)崇尚禮儀即注重維護尊卑上下等級秩序;
(3)重視倫理道德在政治中的作用;
(4)尊崇孔子。
2、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
道家思想的核心內容:是“道”。道家認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統治宇宙中一切運動的法則?!暗馈迸c萬物的關系,就靜態而言,“道”是一切人、物共同存在的最終保證,是最高的價值,是終極性的價值根源。就動態而言,道是秩序的凝構及其動力,是“造化”或“造化力”,是使萬物得以相生、相續、轉化、發展的實現性原理。
道家的主要特點:
(1)保留了較多的民間信仰和方術,其宗教理論和信仰素質都與中國的傳統文化、生活風俗密切適應;
(2)保留了歷史上的自然宗教因素,而且還夾帶著不少迷信成分;
(3)它的宗教內容和傳道組織包括了道家、神仙術和為人驅鬼治病的幾個層次;
(4)以長生成仙為信仰目標,以修生養性為現實利益,是一種既重視眼前利益,又有長遠追求的宗教,很符合中國人的傳統。
? 3、釋家:代表人物是釋迦牟尼。
釋家思想的核心內容:便是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發慧。鳥巢禪師把這三個字通俗易懂地表達成十六個字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釋家的主要特點:
(1)相信因果?!耙?、緣、果”三個字,貫穿于整個三藏十二部經典,是佛法的中心;
(2)眾生平等的思想。眾生是平等的,只因業力不同而現相不同,均是因緣生法;
(3)發出離心,修解脫行;
(4)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菩提心就是廣大心,既有智慧又有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