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晚看了阿何老師的文章,《努力奮斗,是為了對這個世界有說“不”的權利》,很受觸動。
阿何老師本人堪稱行走人間大雞湯,清華畢業,著書立說,連續創業,做公眾號沒幾個月就積累了五十萬粉絲,盈利相當可觀。
有句話說,“最怕的是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努力”,阿何老師就是這樣的人。他是個工作狂,一周七天連續工作,之前有過合作,深深欽佩他專業和認真的工作態度。
他在文章里說,他對“錢”有著比較狂熱的追求,而與此同時,他對物質的要求并不高,他住在一套小房子里,生活一切從簡,無不良嗜好。
這么拼命,是為了什么呢?
他說,他那么努力,是希望能有向這個世界說“不”的權利。
他小時候,家境不好,交不起學費,需要挨家挨戶地借錢。創業的時候,和客戶吃飯,喝酒已經喝出了三高,明明不想再喝酒,卻不得不喝。那時候的自己不夠強大,所以只好一次次地無奈和妥協。
而曾經的拼命,換來的就是如今對生活的選擇權。
你弱小的時候,是沒有資格說“不”的。只有足夠強大了,你才有資格選擇,才有能力去過你想要的生活。
2.
我原來公司的一位姐姐,在北京做了十年互聯網,財務自由,回廈門本打算不再工作,專心享受生活。后來因為興趣,投身了全新的領域,重新開始她的事業。
可以說,現在的她工作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出于興趣。
我在她朋友圈里看到這樣一番話:
“曾經有一個小女孩問我,覺得什么樣的人生最好。
我仔細想過以后,它成為了我一直到現在的答案——
我覺得自由最重要。我想要一個自由自在的人生,不是要隨時隨地可以出去旅游,不是要上班不受領導約束,而是在每一個我想要改變、想要嘗試一種不同的生活、想要再往前走一步的時候,我永遠都有選擇的權力和能力。”
短短一番話里,藏著她這些年經歷過的風云。
她之所以努力工作,并非是想賺夠了錢然后從此什么都不干,而是希望有一天,自己無論做出怎樣的選擇,都不是為了錢。
3.
不少人羨慕自由職業者,覺得自由職業者就意味著自由自在的生活。作為半個自由職業者,我要告訴你,其實自由職業者恰恰更需要強大的自律能力。
沒有上司push你,你需要時時驅動自己。
《奇葩說》里馬薇薇說:要自由的人,其實要擔最大的責任。選別人少走的路的人,要背負最沉重的枷鎖。從來就沒有不需要抵抗重力的飛翔。
我以運營公眾號為業,每天十一點多發完推送后,就得立刻開始構思第二天的選題。我可以在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做這件事,但這也意味著,我無論到哪里,都必須繼續工作。
前幾天出去旅游,太累了一不小心睡著,半夜一兩點醒來,心中大驚:天哪我竟然沒發推送!昨天領了個獎,坐在嘉賓席等候的時候我在寫推送,領完獎下臺后我又第一時間打開文檔繼續寫推送。
自由職業者的“自由”,并非意味著清閑懶散,而是體現在:我在做我喜歡做的事,我在寫我喜歡寫的文字,我可以選擇不做我不感興趣的工作。
4.
我之所以拼命,不是為了有一天能“安逸”,而是希望有一天我努力工作,不是為了金錢,而是出于熱愛。
所謂更自由的人生,并非隨心所欲、懶散無為,而是擁有對自己人生的選擇權。
真正的自由是,你可以對自己不想做的事說“不”,而只為了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業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