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綠野
1.“怎么才銷售了這么點?”
4月30日了,瞅著系統中203萬元的營業額,我眉頭緊皺,用鋼筆在紙上不停地劃著“怎么辦?怎么辦?……”
一個下轄十四個縣區的區域公司,一個月只銷售了這么點,這還怎么生存呢?這連自己也交待不了,怎么向老總交帳呢?盡管,老總把便利店這項業務交給我負責時,曾經說,這項業務在咱這個區域沒有基礎,不用急,不用怕,放開手干!
鋼筆不停地劃著,腦子里茫然一片。
鋼筆劃破了紙面,露出了底層紙上的考核激勵辦法,回想起兩個月前,自己接手這項業務時,滿腔熱忱,信心百倍,還對原來的負責人一直打不開局面,經營陷入困境不以為然,有那么難嗎?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為了提高大家營銷的積極性,開展業務前,面對著八大品類商品,一個品類一個品類測算利潤,測算最高能給予員工的獎勵比例,一次次在價、量、利、獎勵之間平衡,五天的加班加點,制定出了聯量聯利獎勵辦法。心下還小得意一把,我要把這項業務做成員工收入的增長點。
記得組織縣區公司一次次調研,結果是常用商品少,價格還不占優,店面營銷幾乎沒有,員工對自己經營的商品很不了解,營銷意識和營銷水平更是談不上。
起早搭黑,研究庫存商品,聯系供應商,洽談新的供應商,按自己的設想,以特色商品為主,常用商品為輔,打造特色店的路子一步步展開。
熬夜把特色商品以及相關營銷做成PPT,親自做為講師對各縣區公司的負責人和核心員工進行了培訓,培訓結束時大家反響還挺熱烈……
2.可是怎么就銷售了這么點呢?
鬧心的事,還在后面,當月民主評議時,我的得分還拉在其他部門負責人后面,想想自己跑了的腿,費了的心事,熬了的夜,明顯的眼袋……
真是操蛋,我站在山頭大聲喊叫著,回應我的是一陣陣的風聲。
鋼筆在紙上無意識地劃著,還清楚地記得,剛接手時,關系不錯的幾個部門的經理悄悄說,你太膽大了,原來負責的男同志都干得沒成績,沒人敢挑這個擔子,你就不怕出力不討好。我當時很不以為然,只是笑笑,現在是有些后悔自己接手了這么個燙手山芋——
郁悶之下,我和朋友相跟著,悄悄去店面觀察。發現區域負責人一點都不積極主動。抱著賣了多少算多少的態度。而營業員更是說,咱們的常用商品少,不吸引客戶,特色商品質量好,但是價格貴,用戶也不來,沒有顧客到店里面,這怎么賣呢。
區域負責人和營業員都抱怨說,這業務太難做了。
朋友浩,是一位資深的前輩,他說要把團隊的銷售搞上去,必須凝聚起團隊的所有力量,把業務做成一件快樂的事。
是啊,目前看來,大家都不快樂。
3.怎么樣才能把業務做成一件讓大家都感到快樂的事呢?
我細細研究,大家不快樂,是因為開展業務太難,也就是找不到做大業務的有效辦法。
我請教了,許多做得成功的企業家。從中悟出了,首先要樹立起大家的信心,找到一個突破口,通過突破口,帶動整體的銷售。
這個月,我確定了一個品類做為突破口。掌握了影響這個品類銷售的相關事宜。找到了做大銷售的途徑和方法,并且把這些方法,和各區域負責人反復溝通,達成共識。建立了微信專項業務營銷平臺,把區域負責人、專家團隊和一線員工,整合到一起,實時解決營銷中遇到的問題,動態分享成功的營銷經驗,每日通報各區域銷售動態。
有方法有效果。大家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這個月僅這一個品類銷售就超過1500萬元。區域負責人和員工拿到獎勵,也是一個個樂開了懷。大家紛紛表示,下個月要更加努力,創造更好的業績。
4.把業務做成一件讓大家都快樂的事,凝聚起團隊的力量。這個職場催化劑,讓我的團隊從艱難月銷200萬元到月銷輕松突破1500萬元。
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掌握了職場帶領團隊拓展市場的催化劑, 不斷成長了!
鋼筆在紙上清晰地寫下,凝聚團隊力量,快樂開展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