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提起澳洲悉尼,首先進入我們腦海的當屬悉尼歌劇院,它那白色貝殼式獨特造型無不令聞者遐思、觀看嘆服。
對于它的設計者丹麥建筑師約恩·烏松卻鮮有人知,據說他的設計靈感來源于切開的橙瓣與海邊的貝殼,他最初參加角逐的設計草圖,被當作信手涂鴉的“廢紙”而棄之不用,所幸有獨具慧眼的伯樂力排眾議選用烏松的設計,才使它能夠聳立在悉尼海灣,為世人留下這建筑學上美倫美奐的佳作。
悉尼歌劇院與跨海大橋隔海遙望,一白一黑,一柔一剛,一個似儀態萬千的少女,一個如剛烈威猛的勇士;一個造型獨特令世界驚嘆,一個氣勢恢弘使觀者咋舌。二者相互映襯,相得益彰,組成了悉尼極具特色的地標性景觀。
今天有云,天不似昨日那般水洗樣的藍,有點灰蒙蒙的,但依然很美。上午十點的太陽溫暖而舒適,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好想躺在草地上瞇一會。觀景臺拍照游客不是很多,趕緊占據最佳視角拍一張歌劇院與大橋相映成景的美照吧。
觀景臺不遠處便是澳洲戰爭與和平紀念館,該館以名人畫作及雕塑的方式展現了澳洲短短二百多年的歷史,展出的莫奈、梵高等名人畫作均為真跡,對于我等藝術細胞匱乏者而言,也感受到了濃濃的藝術氣息,在一幅幅裝幀精美的畫作前駐足沉思,思緒也隨之信馬由韁了起來。
待得從紀念館出來已近午餐時間,在司導帶領下前往悉尼魚交易市場參觀并在此用午餐。
這個魚交易市場很大,是悉尼唯一、也是南半球最大的海產品交易市場,澳大利亞無人工養殖海產品,在這個市場交易的全部為野生海產品。
據司導介紹,每天早晨平均一小時能拍賣1000箱約65噸海鮮,其規模之大可想而知。
在這里用餐當然要吃海鮮了,只是這一餐按行程安排是自費,我們這個團蘭州來的六人西寧來的四人,聽說是自費,馬上就有好幾人嚷嚷說自己海鮮過敏,可這幾人團餐上的海鮮跟搶一樣吃呢,本就吃飯慢的我一抬眼就剩空盤子了,怎么一到自費餐時就過敏了。
這么多海鮮,都想品嘗一下,一個人點不了什么,萍水相逢,百分百不愿意給別人請客,算了,我獨自去享用,就當給自己過中秋節了。本來就是海鮮迷,見海鮮就流口水,今天這一餐自然是要大吃一頓的。
兩只鮑魚、一只大龍蝦、兩串墨魚仔就花了我98澳元,幸好我對數字比較敏感,掃了一眼便告訴店家準確金額,才算是幸運要回了被他們多算的20澳元,一餐海鮮78澳元,有點小貴哦,但能吃到這么新鮮的野生海鮮,還是蠻開心的。
吃過午餐游覽邦迪海灘和玫瑰灣。
邦迪海灘位于悉尼南海灘和北海灘之間,綿延一公里多,海風獵獵,海水擊打岸邊礁石發出巨大轟鳴。“邦迪”是當地語言,意即“擊碎在巖石上的浪花”,無怪乎海浪如此之大,濤聲如此之響,此處因浪大而極適宜沖浪,是澳大利亞的沖浪俱樂部之一。
滑翔機在空中盤旋,摩托艇在水上飛馳,沖浪勇士在波峰浪谷間輾轉騰挪,看得我是心馳神往。
這里不光有洶涌的波濤,更有潔凈細柔的沙灘,是當地人休閑、娛樂和展示運動才藝的場所。岸上有蓊郁的林木,如氈的綠茵,酒吧,餐館,歌廳等等。海灘上人潮涌動,岸邊巖石上擠滿了觀景和拍照的游客,人頭攢動我們該去何處拍照呢?倒不如收起手機觀景來得自在些。
當我們乘坐的游艇從港灣大橋下和悉尼歌劇院前通過時,在頂層甲板上觀景的游客驚喜地站到了船舷旁,眼睛和掀動快門的手唯恐慢了,怕錯過這美景,我也不例外。
玫瑰灣是澳洲富人及世界各國富豪聚居的地方,這里豪宅動輒就要數千萬澳元,國內演藝明星如田震、那英的豪宅均在此處,尼可?基德曼上億澳元的白色豪宅無疑是玫瑰灣豪宅群的極大亮點。清可見底的海面上數百艘游艇在此停靠,除超級富豪外,大部分游艇都停在自家別墅的后院,只在用時才用拖車拉到海邊。
悉尼夜景更是讓人感受到了神秘幽遠的可望而不可及。
美景、美食、美照,這心情好得似是要隨海鷗飛起來!
L's L 10月5日書于澳大利亞?悉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