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故土的惦念,是在離開它多年之后,也許是年歲見長,也許是心有所依。
記憶里的家鄉安靜祥和,僻靜幽遠,像一個慢悠悠的老人,笑看世間百態,四季變幻。
01家鄉的春意
家鄉的的春天是極美的,冰雪消融,萬物復蘇,春回大地,沉睡了一整個冬季的大地孕育力量,蓄勢待發。
有"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的雨后朦朧之景;有“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的柳枝發芽之妙;有“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夭夭灼華;
有“屋上春鳩鳴,村邊杏花白”的愜意之景;有“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的春意之趣等等,真是亂花漸欲迷人眼呢。
北方的春意是逐點逐面匯聚的,鋪設成萬紫千紅,春意盎然。
02家鄉的小路
家鄉的節奏多年來好像未曾有太多變化,依舊晚7點是最后一班末班車。
依舊有擺攤賣烤紅薯,賣蕎面油坨坨,賣涼皮的小攤,也是我逢見必買的。
城鎮的小路越發的窄了,也許是大城市的寬敞大道把我的視野養叼了。
每次和朋友盡興而歸,搭載最后一輛末班車回家,天色幾乎一片漆黑,司機在道路上快速穿行,我都暗暗吶喊 “師傅你慢點,危險啊,安全第一”
因為很少有人像我這般踩著末班車回家,我會一路從車后座移到靠近司機的位置,也許司機看出我的慌亂,會大喊 “姑涼,別擔心,我在這條路上開了十幾年了,閉著眼睛也不會有事”。果然,老司機。
我這才放寬心,繼續打量窗外的星星火光。
唯一驚訝的是大城市喝到的奶茶也開到了我家小鎮,既熟悉又陌生,很神奇。
03家鄉的味道
最近一兩年總是購買很多家鄉的吃食,來慰藉我在外游子的心。大餅呀、燒雞呀、麻辣粉、涼皮等等,我都不免詫異。
小時候,我可是暗暗較勁,長大一定要去吃好吃的,遠離大餅燒雞。
也許并不是它有多好吃,而是他有著童年的味道,是不可替代的存在,就像媽媽的味道一般。
最近“天水麻辣燙的”在火爆出圈,3月以來,熱度環比上漲285倍,帶動了600萬人次的旅游業。
家鄉的美食得到全國人民的認可呢,不僅僅是我覺得好吃。
時光易逝,在歲月的蹉跎里,我們已然長大,離開故鄉已久,回望家鄉,有些親人已塵埃故里。
但家鄉那座小鎮依舊處變不驚,屹立挺拔,踐行者它的使命,養育一代又一代的拓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