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在簡書的一片文章中看到關于這本書帶來的讀書方面的啟示,報著好奇和看故事的心態找到了它,并開始閱讀。卻沒想到,的確如醍醐灌頂般的被書中推崇的讀書精神所震撼。
故事的代入感很強,一個迷茫在職場,壓力倍增的年輕人,和我們眾多即將或已經步入職場的小白一樣,不知所錯,渴望成功,卻無建樹。
給他帶來契機是一個有著弱關系的朋友,突然帶來的建議,讀書。100天完成33本的挑戰。平均3天一本,其實這樣的速度是大部分正常人在稍稍努力的情況下都可以達到的。但是,貴在堅持和儀式感。有了初嘗閱讀的樂趣和新奇,就像打過了游戲的一關一樣,他遇到了讀書上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啟蒙老師,得到了下一個100本書的讀書任務,當然這會依然沒有方向上的要求,重要的是方法上的培養和進入常態。
在完成了3分之二的時候他幸運的找到了另一個書友,當然這或許是作者想給予我們的暗示,很多時候,我們期待的伴侶的特質不可能正好就那么出現,我們自己擁有了這個特質才會吸引同樣的人吧。而思想上的交流也會給我們帶來更加貼近的共鳴感覺。
真正有了目標,并分解到每天的日程上,早起,晚睡,拒絕無效社交,充分利用上下班碎片時間。以前想不到的變化也就慢慢發生了。自打我寫下了今年的夢想書單100本的計劃后,開始由著興趣點一本本的看下去,務求讀完并且有所產出,很多無聊的時間被讀書占據,思想上也日益豐富,更加愿意辯證的看呆問題,也更加愿意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行動起來。充電之路一旦開啟,人的內動力就會沒激發,習慣固定之后,數量的增長也越來越容易,不少原先認為自己一定讀不下去的書,也在計劃下一一完成。內心的力量和滿足感漸漸上來,盡管完成目標尚需進一步的提速和更加聰明的選擇。
再下一步的跨越卻是需要更大毅力的事情,看完與專業相關的100本書。的確,如今很多職場人士也酷愛讀書,但卻甚少有人可以靜下心來完成100本本專業書知識的建構。起碼我現在是沒有這個積累。盡管我已經整理好了不少于100本的庫存,但也只是占了電腦內存而已,沒有被搬到大腦中。或許我也必須做這樣的嘗試,一旦確定好了自己的行業大方向,就馬上開啟這一項任務,構筑好自己的知識體系,起碼要在專業上保證不落人后,打造自己的T型知識體系。
也許是因為我還沒有走過第一步的100本書,對于第二步有些膽怯,第三步的進階更是沒有想過。365天一天一本,看100本ceo的傳記,100本自我啟迪的書,165本有關領導力的書,來構建自己職場進階的扶梯。但這樣的一個計劃和自我進步卻是我期待和向往的,達到了這一階段,或許我也應當有了相當的積累和固定的自我教導自我學習的能力了吧。
書是要越讀越有難度,越讀越有深度的,不知不覺的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從學習者到教授者再到交流者。這也就是第四步采訪100位ceo的任務的初衷吧。要求自己提出更加有深度的問題,更加全面的了解一個行業牛人的經歷和思想,也是對自己的一個鞭策和再教育。當然,真誠,充分的準備都很是重要。
最后的書單和一些當今ceo的讀書寬廣度也是讓我瞠目結舌,這就是所謂的人以類聚吧,領導者的特質和自我要求,并不因為他們事業上的成功而有絲毫放松,而是更高。有所偏愛有所堅持。最終達到從各類書中提取出經營管理之道,自身的財富與學識多少還是成正比的,至少現在的我相信這一點,也要為今后的自己樹立這樣的觀念。
學會讀書,學會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