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自己會在2023還剩最后幾天時去了趟成都,原因更是想不到,是因為出差。
成都這座城市,說來并不陌生,本人和大多數人一樣,雖然從未到過成都,但那首趙雷的《成都》自大學時就不絕于耳。
“讓我掉下眼淚的,不止昨夜的酒;讓我依依不舍的,不止你的溫柔。余路還要走多久,你攥著我的手;讓我感到為難的,是掙扎的自由。分別總是在九月,回憶是思念的愁;深秋嫩綠的垂柳,親吻著我額頭。在那座陰雨的小城里,我從未忘記你;成都, 帶不走的 ,只有你。和我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燈都熄滅了也不停留。你會挽著我的衣袖,我會把手揣進兜,走到玉林路的盡頭,坐在小酒館的門口?!?/p>
昨夜的酒喝過了,但并沒有掉眼淚;依依不舍的溫柔,我在成都也沒有;同行者都是男的,也不敢讓誰攥著我的手;玉林路沒有去逛,小酒館門口也沒有去坐過,此行唯一體會到的,就是成都的陰、成都的霧。
前面也提過,這次是突然到的成都,現在看來,不只是突然,還有些許的慌亂與狼狽。開車到大理機場的途中路遇四車連環追尾的交通事故,雖然路通后一路狂飆,但終究是錯過了飛機,也不知道錯過的飛機有沒有正好從頭頂飛過。無奈之下,只得退票改買另一趟航班,萬幸沒有耽誤工作。
趁候機的空隙,打開手機查了一下成都的資料,百度百科是這樣描述的:成都市,簡稱“蓉”,別稱蓉城、錦城,自古有“天府之國”的美譽,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古蜀文明發祥地, 中國最佳旅游城市。周太王以“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故名成都。
經過兩個小時的飛行,飛機降落在成都天府機場,透過舷窗往外看,目之所及是一片陰沉沉。下飛機時,發現不是以往那樣通過一個長長的過道出去,而是直接走下舷梯到停機坪。不遠處停著一輛長長的公交車,看大家都拿著行李上了車,我猜測那就是傳說中的機場擺渡車,也跟著上了車,看來,天府機場還是很大的。
后來的行程,也印證了我的猜測,天府機場果然很大,從擺渡車下來大約走了一公里的樣子才到地鐵站。本來想探尋一下成都的地鐵票長什么樣,但因趕時間便放棄了。上了地鐵18號線,發現這趟地鐵比較獨特,有像公交車一樣的豎排座位和高鐵上那種行李箱架。說是地鐵,也不完全在地上 ,大多數時間還是在橋上,透過車窗望出去,還是霧蒙蒙一片。
走出地鐵站,隱約看到馬路對面有一個湖,走近一看,果然是一個湖。吃完午飯在湖邊散步時,得知此湖名曰興隆湖。興隆湖沿湖也修建了和洱海生態廊道類似的步道,據同行的人說,這條步道比洱海生態廊道修的還早。抬眼望去,周圍的建筑都錯落有致,高矮分明,且樓間距都很大,大概是為了讓所有人都能觀賞到湖景。在興隆湖步道上隨手拍了一張照片,通過微信傳給朋友,他們居然誤認為那是洱海邊。
除興隆湖以外,在成都還淺逛了新華坊和武侯祠·錦里三國文化體驗街區,真的就是淺逛,走一圈就結束那種。雖然景區里有茶館,雖然我很想進去喝茶聽戲,可是想想還有工作,只得作罷。其他時候,就只能透過車窗欣賞成都站這座城市了,總體感覺成都的街道和昆明蠻像的。臨回大理的前一晚,一個人沿住處附近的街道隨意逛了一下,也算是圓了一個“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的夢。沿街有很多火鍋店,大多是那種市井火鍋的風格,里面燈火通明,熙熙攘攘,倒也十分熱鬧。
在成都三天,除第一天見到一縷短暫的陽光和第三天早上在車上看到一輪紅色的太陽外,每天都是陰沉沉,霧蒙蒙的,和大理隨時可見的藍天白云形成了鮮明對比。據說有個詞語叫“蜀犬吠日”,指的就是成都常年陰雨,出太陽時候很少,所以成都的狗看到太陽時又驚又怕,忍不住要對著太陽狂吠。又聽本地人說他們每次遇到晴天都和過年一樣,總得呼朋引伴好好出去玩耍曬太陽。也難怪成都人皮膚好,美女帥哥多,沒有紫外線的傷害,再加上濕潤的氣候和火鍋的加持,想不好看都難。
三天的時間太過短暫,以至于飛機已經降落在了大理,還有一種身在成都和恍惚之感。也許,就像趙雷唱的那樣:成都, 帶不走的 ,只有你。那,就等下次再赴成都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