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聽歌總喜歡聽一些老歌,包括現在依然是從未斷過,中間有經受過打擊也學會了偶爾或者心血來潮去聽聽一些人所謂的流行好聽歌,兜兜轉轉還是覺得老歌更好聽,不知道為什么是歌詞嗎是因為歌曲的曲型跟音律嗎,我不知道!聽著有些歌聽著聽著會陷入發呆,具體發呆的內容與歌詞無關,借著音樂的帶動想起一些事兒!我的性格大多數偏安靜,不是因為我喜歡安靜,是一個人待的時光比較多,在家里有我,就夠了我就像是個天生"看家的人"一樣,宅在家里哪兒都不喜歡去,悶了就去偶爾走走!在一群熟悉的朋友面前有說不清的特質我會變得話多時常一些話語讓她們哈哈大笑而我卻靜靜的看著她們,朋友們說我講話的時候很幽默有時候很能講,我只能淺淺一笑,心想是嗎,我沒覺得!解釋著說我不是這樣的性格我其實是比較樂觀中的悲觀者!在朋友眼里看似大大咧咧的我多了幾分不易人察覺的敏感細心,會因為某些話語而變得悶悶不樂,也會因為某些人的行為獨自黯然神傷,在我的自我認識里,被孤獨落寞圍繞,有些朋友說我說話很直爽,想到什么說什么,不愛經大腦思考但是看待問題時卻很奇怪比他們看的清楚,我會借著這個朋友的發現訴說我得性格說我其實是個悲觀的人想的很多確什么都想不出來只知道亂想,沒人真正體會我得心,孤獨由此蔓延,孤獨來自很多方面的苗頭就像始于此一樣!如果用一種動物形容我自己,蝸牛形容我也許是比較體會我心的形容!慢慢爬,少啦年輕人身上的那股爭強好勝的勁頭,慢慢爬一步一步的腳印,無形中的毅力,真正做一件事缺乏的堅持在整個生活中卻是毅力的表現出來,不在某些事兒上天生的毅力,只在于長此的心態!很多東西無法去描述,表達出來的永遠是一小片,討厭那種因為別人講的一小片斷章取義去理解好像懂了全部,尷尬!說到朋友,從小就比較重視朋友情,可惜小時候的情義算什么,最真嗎?可是能保持在歲月痕跡的摩擦下還會有那股情嗎?小時候的玩伴隨著成長在乎的越多被傷害的就越重!人真的是很奇怪的高級動物,一個人不在乎你了,卻又要表現出一副特別與內心不相符的行為,朋友情淡了就淡了還干嘛那么裝,變了無外乎一個原因,哪怕是小小的差距都會影響很多,思來想去,原來裝不過是防著你以后,想著你得以后會不會有對她有用的東西!畢竟人只是成長還沒到所有的社會地位角色分配定型的時候!我拿真心以為也可以換真心,看來是我想的太天真!但我還是一直對自己說,兒時的情義積累到現在,,只要她們不變心,我絕對不會是最先變心的那個,感情不是人好了感情才好!后來才發現是我反了是人好了感情才好!這就是成長的代價嗎?但我還是對自己說,不管我得一切怎么變,我永遠愿意擔當那個最后變心的人!就算學會了所有的世故我也變得世故起來也一樣!坐在兩個小時的長途車里,思緒亂飛,突然想把自己發呆的腦海中的思緒記錄下來,慢慢的寫著,靜靜的一邊發呆一遍打字,聽著歌陷入自己的思想世界!突然拉開車窗的窗簾,外面的景色很美,驚喜!郁郁蔥蔥的樹木看著很舒服!…看會風景吧…網速慢現在才發出去





